我平常並不常吃羊肉,總覺得那股特有的腥羶味讓人退卻。無論是火鍋裡的羊肉片,或是餐館裡的紅燒羊肉,總難免帶著一絲我不太能接受的氣味。所以長久以來,羊肉對我來說只是菜單上略過的選項。然而,記憶裡有一次的經驗,徹底顛覆了我對羊肉的印象,也成為我心中「美食記事」中無可取代的一頁。

那是多年前在中國義烏的旅行。義烏是個商貿繁榮的小城,夜晚的街頭到處是攤販,熱鬧得讓人目不暇給。那晚我和朋友走在街上,被一股濃郁的香氣吸引過去。轉過一個路口,只見一個小攤子,架著鐵製的烤爐,火光閃爍,鐵叉上插著一整隻羊腿,油脂在火焰上滴落,發出「滋滋」的聲響。空氣中飄散著孜然、辣椒和烤肉混合的氣味,簡直就是最直接的誘惑。


沒想到,這羊腿足有三公斤重,端上桌時氣勢驚人。烤得外皮焦香金黃,肉質卻依然鮮嫩。刀子一劃下去,肉汁隨即流出,香氣瞬間更濃。那一刻,所有對羊肉的疑慮都被拋到腦後。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送入口中,先是感受到外層焦脆的香,再來是裡頭柔嫩的肉質,幾乎入口即化。配合著孜然與辣椒粉的辛香,不僅沒有絲毫腥味,反而多了一股獨特的濃郁風味。

朋友早已打開青島啤酒,冰涼的酒液配上炙熱的烤羊腿,簡直天作之合。那晚,我們兩個人竟然就著啤酒,把這十斤重的羊腿啃得乾乾淨淨。邊吃邊笑,邊聊著天南地北,整個過程像是一場無拘無束的饗宴。

回想起來,烤羊腿的美味,並不只是來自食材本身,更來自那份環境與氛圍。街頭的喧鬧、人情的熱烈、火光的溫度,與好友共飲共食的暢快,交織成一種單純卻深刻的快樂。那次的經驗讓我明白,很多時候食物的美味並非僅僅取決於味覺,而是與當時的情境、心情緊緊相扣。

從此以後,我對羊肉的印象大為改觀。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少見到能與義烏那隻烤羊腿相提並論的料理,但那段經驗卻深深烙印在心裡。每當想起來,都會忍不住嘴角上揚,仿佛又聞到了那股獨特的香氣。

美食的魅力,大概就是這樣吧——它能超越食材的限制,突破心裡的防線,在某一刻打開一個新的世界。對我來說,那隻義烏路邊攤的烤羊腿,就是最真切的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