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發現:這顆天體不是「流星」,是「宇宙間諜」
2025年7月,智利ATLAS望遠鏡首次捕捉到一絲「異常光點」,隨後歐洲ESA的彩色立體表面成像系統(CaSSIS)對其進行跟蹤觀測,結果讓整個天文界震驚:
這顆天體的3個「反常」特徵
- 來自外星系:與太陽系不同,它源自「遙遠恆星周圍的氣體塵埃雲」——換句話說,它的「母親」不是太陽,而是億萬光年外的另一顆恆星;
- 年齡超級大:科學家測算,它的年齡比太陽系還要古老30億年——太陽系誕生於45億年前,這顆天體已經「活了」75億年,見證過宇宙早期的樣子;
- 亮度驚人壓抑:CaSSIS相機首席研究員湯姆士透露,這顆天體比過往觀測的彗星暗淡「1萬到10萬倍」,要捕捉它的影像,猶如「在黑暗中尋找一根蠅毛」。
🚀 為什麼它比「奧陌陌」還重要?第三顆星際天體的宇宙價值
提到「星際天體」,很多人會想起2017年的「1I/ʻOumuamua」(奧陌陌)和2019年的「2I/Borisov」——它們是人類首次發現的「來自外星系的游客」,而3I/ATLAS則是第三個「宇宙間諜」,卻有著更獨特的價值:🔑 它是「太陽系起源的時間機器」
太陽系中的所有天體(行星、小行星、彗星)都來自同一團「原始星雲」,但3I/ATLAS不同——它帶著「外星系的塵埃和化學信號」,能幫我們解答「太陽系為何會形成現在的樣子」:
- 比如,它的化學成分是否包含「太陽系缺少的稀有元素」?
- 它的軌道特徵是否能揭示「恆星係之間的物質交換機制」?
ESA天文學家馬丁直言:「這顆天體就像一本寫滿宇宙歷史的書,我們只需要從中翻幾頁,就能了解太陽系誕生前的故事。」
🧬 它可能攜帶「史前宇宙的生命線索」
雖然目前沒有證據顯示3I/ATLAS上有生命,但科學家更關心:它是否攜帶了「前生命分子」?
畢竟,地球上的生命起源與「彗星帶來有機物」密不可分——如果這顆星際天體上存在類似氨基酸的物質,將徹底改寫我們對「生命起源」的認知。
🌏 歐洲航天局的「彗星攔截器」任務:未來要抓更多「宇宙間諜」
發現3I/ATLAS只是開端——歐洲ESA已經啟動「彗星攔截器」(Comet Interceptor)任務,目標是「在太空中等待並捕捉星際天體」:
任務核心:「守株待兔」捕獲星際彗星
這顆名為「彗星攔截器」的衛星將被發送至「太陽系外圍的奧爾特雲」(離太陽約1光年處),在那裡等待新的星際天體自投羅網。與傳統探測器不同,它不需要「尋找目標」,而是通過「長時間監測」,一旦發現異常天體,就會啟動攔截裝置,近距離收集樣本。
ESA計劃在2030年發射該衛星,屆時我們有望獲得更多「外星系天體」的第一手數據,甚至找到「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宜居行星」的線索。
💡 為什麼我們要關心這顆「暗淡的天體」?
因為它不只是「宇宙中的一顆石子」,更是人類探索宇宙起源的關鍵證據:
- 它告訴我們,銀河系並不是「封閉的」,物質會在不同恆星系之間流動;
- 它幫我們驗證「星際旅行」的可能性——未來人類或許能乘坐類似的天體,前往遙遠的星系;
- 它讓我們更清楚:我們的太陽系,只是宇宙中無數「恆星系統」中的普通成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