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漫談

含有「政治漫談」共 1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花蓮,是台灣最美也最脆弱的一塊土地。靠山又臨海,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在這裡緊緊相擁,地震、颱風、豪雨與土石流,都像是老朋友一般常來拜訪。假如我是花蓮縣長,我得先學會「活在風險中」,再學會「與災難共存」。這不是悲觀,而是一種面對現實的智慧。一、郾塞湖源頭情況:知己知彼,避免茫然 每一次強震或豪雨後
Thumbnail
一、歷史脈絡:北士科、T17/T18與新壽得標的爭議 要看這起爭議,不能跳過它的歷史背景與前手設計上的瑕疵。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簡稱「北士科」)是臺北市政府規劃的產業發展區。其構想是將北投、士林區域的都市更新、科技產業與智慧健康、數位服務等功能結合起來。在柯文哲市府任內,北士科的 T17、T
Thumbnail
最近在社群上,「鏟子超人」的身影再次掀起討論。這些默默無名的平凡人,頂著烈日或冒著風雨,拿著一把鏟子,在災區、在泥流、在受困的巷弄裡,一下一下地清除泥土、搬開障礙。他們沒有華麗的口號,也不在乎媒體鏡頭,只是身體力行,把別人眼中的「小事」,當作自己該做的事。他們讓人感動,不是因為力量特別大,而是因
Thumbnail
自2024年正式就任總統以來,賴清德的施政表現引發社會廣泛爭議。原本外界期待他能在蔡英文八年執政的基礎上,延續改革與穩健的外交路線,同時在內政上展現新風貌。然而,一年多來的局勢卻顯示,他的執政不僅未能凝聚更多支持,反而在民調數據與社會氛圍上呈現持續下滑的趨勢。本文將從幾個層面批評其施政問題,探討為何
Thumbnail
李建崑-avatar-img
2025/09/10
真是一針見血,威廉要加油。🤔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0
李建崑 是呀,他真的要加油。
柯文哲,這個名字在台灣政治舞台上,曾經代表著「素人革命」與「政治新風」。2014年,他以醫師背景、無黨籍候選人之姿,挑戰台北市長選舉。那時候的柯文哲,直白、不修飾的口條,像是一股清新的風,吹進台灣長久以來藍綠對峙的政治泥淖。許多人對他寄予厚望,甚至視他為政治改革的希望。然而,八年市長任期結束,踏入總
Thumbnail
Shawn心理-avatar-img
2025/09/11
謝謝分享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1
Shawn心理 謝謝,感恩。
在近代國際政治舞台上,美國總統向來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作為全球最強大的經濟與軍事力量,美國領導人的一舉一動,不僅影響本國,更會牽動全球。然而,川普上任後的政策與作風,卻讓世人看見了「失格」的另一面。他自詡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卻藉由關稅壁壘、極端談判手段與單邊主義,掀起了一場場波及全世界的貿易戰。這不僅
Thumbnail
近日在綠營內部與友好媒體間,有一種聲音甚囂塵上:大罷免雖然沒有成功拉下國民黨的立委,但民進黨與罷免團體「聲勢浩大」,獲得「社會廣泛支持」,所以不能說是失敗,甚至有人宣稱「沒有輸,就沒有需要負責任」。這樣的論調,聽起來像是安慰劑,實際上卻反映出民進黨對現實的逃避。大罷免不僅是輸,而且是輸得徹底,輸得慘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2025/09/06
這次民進黨輸得很徹底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06
傑克 沒錯,就看改沒改。
近年來,美國前總統川普與其政治路線代表的「美國優先」思維,再度將關稅武器化,對全球供應鏈掀起巨大的震盪。無論是對中國徵收高額關稅、要求友邦企業回遷美國、取消特定補助,還是針對晶片與關鍵科技祭出出口管制,目的都在於確保美國能主導高科技產業的未來。這一波一波的政策,不僅讓傳統製造業疲於奔命,更讓半導
Thumbnail
2025年8月1日,美國川普政府再次出手,對台灣等特定國家輸美產品加徵20%的對等關稅,自8月7日起生效。雖然在強烈談判與遊說下,半導體、伺服器、AI晶片等美國急需的核心科技產品獲得豁免,但絕大多數台灣的農漁、紡織、傳產產品,卻被毫不留情地納入關稅清單。表面上,美國標榜「公平對等」,但實際效果卻是加
Thumbnail
回顧自2025年初以來的政治局勢,台灣經歷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八個月。從最初的穩健施政,到立法院的預算混戰、地方罷免風潮,再到726與823的連番挫敗,國政似乎陷入了空轉。這段經歷無疑是一場「高開低走」的政治戲劇,也成為社會大眾口中反覆提及的「慘痛教訓」。然而,政治從來不是單純的輸贏題,而是一門不斷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