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

含有「資產」共 234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1.第一階段目標: (1)10年內(2025~2034)投資淨資產(含現金)達到30,000,000 保守複利計算方式:每月投入金額:0、年利:6.5%、投資期間:10年 2025/1淨資產(約):16,000,000 2034/12最終資產:30,043,215 202
Thumbnail
梅克爾的案例研究為領導力發展提供了一條明確的教訓:最具韌性與效率的領導者,並非那些迴避逆境的人,而是那些已發展出能將逆境內化吸收的心理基礎設施的人。她的職業生涯證明,在壓力下鍛造、並由穩定的內在倫理框架所引導的核心韌性,是在一個永續危機時代中,最終極的政治資產。
Thumbnail
投資組合再平衡說明其目的在於維持投資人可承受的風險水平,並透過反向操作來降低風險並有機會提升績效。文章同時介紹了兩種再平衡的頻率設定方式:定期和條件式,並提醒投資人需考量交易成本及避免設定極端的偏離比例。
Thumbnail
以「自由」為啟發。引述《持續買進》觀點,指出真正的財務自由是獲得「選擇的能力」,而非達到終點。啟發一:自由來自你如何使用時間。時間主導權比金錢數字更重要,能選擇怎麼過每一天。啟發二:應打造「時間型資產」。建立簡單持久的系統,如規律運動和學習,讓複利不只存在於金錢,也存在於關係與知識。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自由#財務#資產
我一直都有每天聽書的習慣,不僅能一心多用,利用瑣碎時間,還能隨時吸收新的知識。偶然間,我聽到了《底層邏輯 II》,其中的觀點令我驚嘆不已,也才意識到這就是傳聞中的劉潤老師——在華人商業領域享有盛名的專家學者。他確實擁有少數而犀利、獨特的見解。於是我循著線索,把《底層邏輯 I、II》的資料與有聲書一一
Thumbnail
我在一個務實的家庭長大,從小被教導的觀念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爸爸曾經說過:「家裡一定要留現金,這樣叫貨的時候才有貨款,不用跟人家周轉」。所以家裡做生意從來沒有貸款,也未曾有過負債。
「每天都想離職」是許多上班族的日常心聲。但辭職後,你以為的自由真的是自由嗎?本文將揭示不上班的三個殘酷真相,幫助你在衝動辭職前做好準備。
Thumbnail
書名:致富習慣:改變10個生活小細節帶來巨大財富 作者:史蒂夫.艾德卡克(Steve Adcock) 譯者:劉大維 出版社:金尉 出版日期:2024年6月 財務獨立提早退休(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簡稱FIRE),是由兩個部分所構成的一項概念。
Thumbnail
以投資老話「待在市場裡勝過選對時機」為引,探討「持續買進」的啟發。啟發一:持續買進是建立抗情緒的紀律系統。真正值得買進的資產,是能隨時間複利增值的,包括指數型基金及「專業技能、親密關係」等人生資產。啟發二:應設計心理抗震系統,不輕易被恐懼打敗。將持續買進的精神應用於健康、信譽、技能等長期投入的資產。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資產#波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