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說這兩天的台南遊,但我不是要說遊玩心得而是要說這幾年來的心態轉換。
記得以前國高中時期很排是跟家人出遊,因為以前有一種心態是覺得跟家人出去玩很遜很low,一定要跟自己的好朋友們出遊才酷才煞氣。
所以以前家人找聚餐找出遊找一起看電影我一概拒絕。我到現在還會記得以前家人找我出門我都會說「我已經跟朋友有約了」我家人露出失望的表情。
但出了社會到了一定的年紀發現反而比較懶得跟別人社交倒不如跟家人出門還比較舒服自在。常常看到家人放假沒事做就是在家裡滑手機一整天,
我看到都會勸說他們沒事可以開車出門走走出去玩個兩天一夜也好不要一直悶再家裡,但他們總是會說我都不帶他們出去一起遊玩,說我工作忙如果大家不一起出門就不好玩等。
自從七月底的時候我們家狗狗過世我常常會陷入再一種後悔的情緒中覺得自己沒有好好陪伴牠但牠一起出門玩之類的,
這樣的情緒會讓我不精思考是不是應該也要趁有多餘的時間也應該要好好的陪伴家人竟可能的珍惜接下來的時間呢?
如果大家都珍惜自己家人的話我覺得不一定要說肉麻話,或許用身體力行的方式去陪伴我相信家人都會感受到的,這樣回過頭來也不會產生所謂後悔的情緒裡。
這幾年跟家人出遊的心態轉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han的沙龍
2會員
7內容數
Ch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10
我覺得如果電影沒有這隻狗狗的話電影應該會遜色不少,阿倫在裡面說過自己一直追求小咪這麼久很可能是月老一直都沒有綁紅線但我想當初他們因阿魯才黏在一起而又因阿魯才又彼此相遇我想阿魯或許才是他們命中注定的紅線吧

2021/12/10
我覺得如果電影沒有這隻狗狗的話電影應該會遜色不少,阿倫在裡面說過自己一直追求小咪這麼久很可能是月老一直都沒有綁紅線但我想當初他們因阿魯才黏在一起而又因阿魯才又彼此相遇我想阿魯或許才是他們命中注定的紅線吧

2021/12/01
曼達洛人在星戰世界觀中一直扮演著賞金獵人的腳色,不外乎就是去酒莊接任務談價錢然後解任務,之後再回到酒莊領賞金
故事每一集我們都跟著曼達洛人視角去接任務打怪,但在某一次的任務中意外的發現一個尤達寶寶並且任務內容就是要解救尤達寶寶而活著帶回去
圖片來源;露天拍賣
但再回去的路程曼達洛人跟尤達寶寶產

2021/12/01
曼達洛人在星戰世界觀中一直扮演著賞金獵人的腳色,不外乎就是去酒莊接任務談價錢然後解任務,之後再回到酒莊領賞金
故事每一集我們都跟著曼達洛人視角去接任務打怪,但在某一次的任務中意外的發現一個尤達寶寶並且任務內容就是要解救尤達寶寶而活著帶回去
圖片來源;露天拍賣
但再回去的路程曼達洛人跟尤達寶寶產

2021/11/18
脫稿玩家乍看是一部輕鬆充滿彩蛋但又可以令觀賞者去深深思考的作品
主角是遊戲裡的NPC每天重複過著他認為應該要過的生活,並且樂在其中,
每天說著一樣的台詞 喝著一樣的咖啡 走著相同的道路 穿著相同的衣服並且上班做著一樣的工作,
這點彷彿有點像楚門的世界般所打造的宇宙讓遊戲NPC在裡面都做著一樣事情,

2021/11/18
脫稿玩家乍看是一部輕鬆充滿彩蛋但又可以令觀賞者去深深思考的作品
主角是遊戲裡的NPC每天重複過著他認為應該要過的生活,並且樂在其中,
每天說著一樣的台詞 喝著一樣的咖啡 走著相同的道路 穿著相同的衣服並且上班做著一樣的工作,
這點彷彿有點像楚門的世界般所打造的宇宙讓遊戲NPC在裡面都做著一樣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以前年輕剛出社會時候,同事間感情很好,常常會私下邀約聚餐或活動。
但是有些已經結婚有家庭的同事,並不是每一次都可以參與,甚至是活動尚未結束前,就得匆匆先離去。
那時候,都會有一種很可惜的落寞感,遺憾相聚暢歡的時光不能夠再久一點。
也不太能理解,難得的聚會,就那麼一天,那些朋友同事們為什麼不可以

以前年輕剛出社會時候,同事間感情很好,常常會私下邀約聚餐或活動。
但是有些已經結婚有家庭的同事,並不是每一次都可以參與,甚至是活動尚未結束前,就得匆匆先離去。
那時候,都會有一種很可惜的落寞感,遺憾相聚暢歡的時光不能夠再久一點。
也不太能理解,難得的聚會,就那麼一天,那些朋友同事們為什麼不可以
看見家人傳來有些責備我的訊息,情緒上馬上被拉走,意味著在她眼裡我是個糟糕透底的人,我不敢說自己多麼的好,但至少也無需如此地說我的不是,或許她只是站在她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在責備我之前,她有沒有想過這之間所發生的事情,而不是一昧的因為表面的狀況而來評斷我。
看見家人傳來有些責備我的訊息,情緒上馬上被拉走,意味著在她眼裡我是個糟糕透底的人,我不敢說自己多麼的好,但至少也無需如此地說我的不是,或許她只是站在她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在責備我之前,她有沒有想過這之間所發生的事情,而不是一昧的因為表面的狀況而來評斷我。

又是一個親人篇,今天星期五,要不是跟同學借了書約好今天還,我大概也不會記得,今天我原本安排要去找書看書,不過醒來的時候已經下午兩點多了,跟朋友約好的四點多感覺就會遲到,在馬上去洗澡還是先吃東西之間我選擇了後者,自從有在外因為低血糖暈倒後我對吃東西變得比較注重一點了,當然也是鑒於我多次先選擇洗澡結果暈

又是一個親人篇,今天星期五,要不是跟同學借了書約好今天還,我大概也不會記得,今天我原本安排要去找書看書,不過醒來的時候已經下午兩點多了,跟朋友約好的四點多感覺就會遲到,在馬上去洗澡還是先吃東西之間我選擇了後者,自從有在外因為低血糖暈倒後我對吃東西變得比較注重一點了,當然也是鑒於我多次先選擇洗澡結果暈

去年底和先生回匈牙利探親和旅行一個月,感覺和前年因為疫情關係被迫待了七個月的感覺完全不同,我想不同的原因是我的生活是有目標的,知道自己只是旅行一段時間,還是會再回到生活的軌道上。
這次來訪改變的是不再有臘腸狗Benji的陪伴,貓咪們倒是越來越胖(已經超過五公斤📷),景色從夏天變成冬天,而今年歐

去年底和先生回匈牙利探親和旅行一個月,感覺和前年因為疫情關係被迫待了七個月的感覺完全不同,我想不同的原因是我的生活是有目標的,知道自己只是旅行一段時間,還是會再回到生活的軌道上。
這次來訪改變的是不再有臘腸狗Benji的陪伴,貓咪們倒是越來越胖(已經超過五公斤📷),景色從夏天變成冬天,而今年歐

大家許久不見,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這一個多月,我回香港過年,久違地跟家人聚會。離開香港後,又跟家人短遊日本,再自行回台,過了一個為期7日的獨遊。不得不說,這一陣子過得非常充實。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連回顧都來不及就進入再次忙碌的生活。所以這次我想借著文字,把回憶好好記錄下來。

大家許久不見,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這一個多月,我回香港過年,久違地跟家人聚會。離開香港後,又跟家人短遊日本,再自行回台,過了一個為期7日的獨遊。不得不說,這一陣子過得非常充實。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連回顧都來不及就進入再次忙碌的生活。所以這次我想借著文字,把回憶好好記錄下來。
家人確診,我焦慮爆發,拜託不要跟我說話
最近真是一團混亂。大概是前陣子家姐確診,焦慮於一家四口同住,焦慮感無止盡攀升,明明是放鬆的家,卻變成膽戰心驚的場域,又擔心偏高齡的父母染疫等等。心情整個down到不行。
家人確診,我焦慮爆發,拜託不要跟我說話
最近真是一團混亂。大概是前陣子家姐確診,焦慮於一家四口同住,焦慮感無止盡攀升,明明是放鬆的家,卻變成膽戰心驚的場域,又擔心偏高齡的父母染疫等等。心情整個down到不行。

昨天下午我和孩子們匆匆回娘家,給剛離世不久的大姑丈上香,再和妹妹陪爸媽、看護安妮吃晚餐,就又回中壢了,很短暫的時間,我卻有了新的感受。
但是當孩子們長大,也會不滿意父母的言行,也會排斥父母的管教約束,更有機會是討厭父母,甚至有恨的,因為我們都是“人”。

昨天下午我和孩子們匆匆回娘家,給剛離世不久的大姑丈上香,再和妹妹陪爸媽、看護安妮吃晚餐,就又回中壢了,很短暫的時間,我卻有了新的感受。
但是當孩子們長大,也會不滿意父母的言行,也會排斥父母的管教約束,更有機會是討厭父母,甚至有恨的,因為我們都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