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於關注自己,而非關注別人」-現實與雜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專注於關注自己,而非關注別人」-現實與雜訊-

當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往往變得喜歡關注別人的生活~臉書或IG打開,就是某某明星的事情、或者很多新聞、朋友動態,一則又一則的出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新聞出現都是出去哪裡玩、或吃什麼美食、或在什麼地標打卡、某某公司獎金多少、公司福利排行之類的~

以上這些訊息出現都跟每個人沒有關係,唯一可以掌控的,就是“拿著手機的那個人”也就是經營好自己就算大功一件了~

“ 那為什麼我們不能關注別人?”

並不是說不能關注別人,而是任何事情都要適量~以人性心理角度觀察,喜歡每天“超時”使用社群媒體關注別人動態,或者喜歡分享自己動態者(除非是營利取向的),通常都是比較有“孤獨感”的!這是有經過國際上的研究證實的。

衍伸上一篇文章《拿自己跟別人比較,是在侮辱自己》文章我也寫到,人性心理往往沒有經意就把自己放在比較心理裡面!某某朋友出國玩,在臉書打卡分享旅行快樂時光,而刷臉書者就覺得很羨慕別人,極端一點可能演變成嫉妒!

出現“羨慕與嫉妒”心理,那就表示已經陷入比較心理層面了!

“羨慕與嫉妒”反射在人性心理,為意識到自己成就與財務上等不及別人,並且渴望與希望去得到而產生的情感。

在這個世界資訊爆炸年代,人們往往關注別人,比關注自己還要勤奮~

而過度關注別人對自己並不會有什麼幫助,講難聽一點有很多連飯都吃不飽的人,卻每天關注國際政治、關注全世界富豪的新聞

唯一能夠讓自己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把重點放在“關注自己”身上~去關注自己每一天的生活、目標、要怎麼做才可以讓自己更好、假期要怎麼安排自己的生活等等~

(並且不要把焦點放在自己沒有的,而是要把目光放在自己所擁有的)。

PS:本文章主要重點為,分辨出什麼是現實什麼是雜訊。關注自己並用心經營好自己人生就是最真實的~

則外部任何跟自己無關的事情,都是雜訊~這個部分越少關注,對自己越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alan指數價值投資筆記的沙龍
15會員
104內容數
2024/01/20
「1/15-1/19投資日誌」-參與全球指數,獲利不漏接- 昨日台積電公佈法說會,展望超乎預期,帶動台積電大漲6%多~我雖然沒有台積電的股票,但是我有台股全市值的ETF,2024年也將回歸全球指數化投資~ 台積電或者蘋果,全球最強企業強漲,我都能夠參與到~2024年主要配置在債券市場還是維持不變
2024/01/20
「1/15-1/19投資日誌」-參與全球指數,獲利不漏接- 昨日台積電公佈法說會,展望超乎預期,帶動台積電大漲6%多~我雖然沒有台積電的股票,但是我有台股全市值的ETF,2024年也將回歸全球指數化投資~ 台積電或者蘋果,全球最強企業強漲,我都能夠參與到~2024年主要配置在債券市場還是維持不變
2024/01/14
「父親教會我的事情」-將大家認同感轉換成資產- 今天回去老家,做爸爸的百日祭拜,讓我有個感觸,覺得人生其實沒有很長~我們成年後多數時間都為了金錢而煩惱!即使有了點錢,也是不敢拿來享受!反而認為花光就沒有了! 人的一生,任何事情都無法帶走的!包含在人間的金錢名利及所有資產!唯一能夠帶走的是:「記憶
2024/01/14
「父親教會我的事情」-將大家認同感轉換成資產- 今天回去老家,做爸爸的百日祭拜,讓我有個感觸,覺得人生其實沒有很長~我們成年後多數時間都為了金錢而煩惱!即使有了點錢,也是不敢拿來享受!反而認為花光就沒有了! 人的一生,任何事情都無法帶走的!包含在人間的金錢名利及所有資產!唯一能夠帶走的是:「記憶
2024/01/05
「1/2---1/5交易週記」-分批出清個股,回歸指數化投資- 2024年開始,追求簡單及穩健,這兩個方向~到農曆年過年,將開始紀律獲利了結個股,然後轉進市值型及債券型ETF。 我的投資策略非常簡單,就是“買低賣高”。何謂高低? 最簡單就是看月KD指標,當月KD指標通過高檔區,也就是80以上高
2024/01/05
「1/2---1/5交易週記」-分批出清個股,回歸指數化投資- 2024年開始,追求簡單及穩健,這兩個方向~到農曆年過年,將開始紀律獲利了結個股,然後轉進市值型及債券型ETF。 我的投資策略非常簡單,就是“買低賣高”。何謂高低? 最簡單就是看月KD指標,當月KD指標通過高檔區,也就是80以上高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這週是核彈攻擊週,每天都有超出意料外的爆料,各家媒體在標題上狂下猛藥,看得我頭昏眼花,不只在演藝圈爆炸,學術圈、知識界每個晚上都有出乎意料的「驚喜」,對於重度使用社群的我,真的有點吃不消。 這個時候套一句曾經風靡一時的廣告詞:「世界越快,則心越慢」。 當外界的眼光都放在猛料之上時,我們的心也跟著隨之
Thumbnail
這週是核彈攻擊週,每天都有超出意料外的爆料,各家媒體在標題上狂下猛藥,看得我頭昏眼花,不只在演藝圈爆炸,學術圈、知識界每個晚上都有出乎意料的「驚喜」,對於重度使用社群的我,真的有點吃不消。 這個時候套一句曾經風靡一時的廣告詞:「世界越快,則心越慢」。 當外界的眼光都放在猛料之上時,我們的心也跟著隨之
Thumbnail
「專注於關注自己,而非關注別人」-現實與雜訊- 當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往往變得喜歡關注別人的生活~臉書或IG打開,就是某某明星的事情、或者很多新聞、朋友動態,一則又一則的出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新聞出現都是出去哪裡玩、或吃什麼美食、或在什麼地標打卡、某某公司獎金多少、公司福利排
Thumbnail
「專注於關注自己,而非關注別人」-現實與雜訊- 當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往往變得喜歡關注別人的生活~臉書或IG打開,就是某某明星的事情、或者很多新聞、朋友動態,一則又一則的出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新聞出現都是出去哪裡玩、或吃什麼美食、或在什麼地標打卡、某某公司獎金多少、公司福利排
Thumbnail
近年社群媒體興起,如YouTube、FB、IG各式各樣的內容都有,而我最喜歡看的就是吃美食、旅遊及自我挑戰的影片。 可能我是個很宅的人吧!所以對於那些網紅能去一些我無法去的地方感到很羨慕,但這也讓我吸收到很多資訊,覺得可以開開眼界,但漸漸的我發覺好像越看越空虛, 感覺別人生活好多采多姿喔,我也想像她
Thumbnail
近年社群媒體興起,如YouTube、FB、IG各式各樣的內容都有,而我最喜歡看的就是吃美食、旅遊及自我挑戰的影片。 可能我是個很宅的人吧!所以對於那些網紅能去一些我無法去的地方感到很羨慕,但這也讓我吸收到很多資訊,覺得可以開開眼界,但漸漸的我發覺好像越看越空虛, 感覺別人生活好多采多姿喔,我也想像她
Thumbnail
今天我要來說說這個議題,這應該算近些年的熱門話題了。時常在各大社群媒體和文章上看到。這起源於這些年社群媒體興起,我們非常容易就知道其他跟自己生活毫不相干的人事物的發生。請特別注意,這邊是只跟自己“實際”生活沒有任何相連結的人。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我搞錯了。 我沒有用對方法。
Thumbnail
今天我要來說說這個議題,這應該算近些年的熱門話題了。時常在各大社群媒體和文章上看到。這起源於這些年社群媒體興起,我們非常容易就知道其他跟自己生活毫不相干的人事物的發生。請特別注意,這邊是只跟自己“實際”生活沒有任何相連結的人。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我搞錯了。 我沒有用對方法。
Thumbnail
因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獨處已變成一種技能。現在的科技生活,早已讓人不必說話,也能進行交流。把這種情況想得浪漫點的話,網路上的文字交流,彷彿是某種心電感應。但使用社群,倒也不見得等於在進行社交。現今人們使用手機最常見的狀態,莫過於一直在網路上,接近無意識地漫遊。
Thumbnail
因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獨處已變成一種技能。現在的科技生活,早已讓人不必說話,也能進行交流。把這種情況想得浪漫點的話,網路上的文字交流,彷彿是某種心電感應。但使用社群,倒也不見得等於在進行社交。現今人們使用手機最常見的狀態,莫過於一直在網路上,接近無意識地漫遊。
Thumbnail
「發現自己常常容易被手機通知聲打斷手邊工作,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來滑,就算沒有訊息,也會想要打開看一下……」 「自己在FB、Instagram上發文,如果沒有人按讚,會感到難過失落,或是Line被已讀不回的時候,一直盯著手機看,直到對方回覆才安心……」
Thumbnail
「發現自己常常容易被手機通知聲打斷手邊工作,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來滑,就算沒有訊息,也會想要打開看一下……」 「自己在FB、Instagram上發文,如果沒有人按讚,會感到難過失落,或是Line被已讀不回的時候,一直盯著手機看,直到對方回覆才安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