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乖孩子到挑戰者:如何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真正的創新源於挑戰現狀,只有那些勇於質疑和打破規則的人,才能帶來突破性的成果。」而許多顛覆性的新技術或模式往往來自於那些不跟隨市場主流、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或公司。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年代,要成功可以說越來越容易但也越來越困難,簡單在好的點子越來越容易被市場看見,困難在相似的產品只能透過價格戰來搶奪市場,所以在這個時代想要成功,已經不能單單只是複製貼上了。

iPhone系列產品問世時,主流市場對手機的定位仍在通訊、商用、鍵盤,但賈伯斯堅持將用戶體驗、美學擺在首位,於是新世代的手機領導品牌出現了;Airbnb的構想是來自兩個沒錢繳房租的大學生,決定提供客廳給找不到飯店的外地人士,在他們發現這個商機的當下,人們對「讓陌生人住你家」還很排斥,但反其道而行最終讓Airbnb成為一間大公司。

對於「從眾」這個概念,我也是從小聽到大,甚至在幾年前還是它的信徒,但現在的我卻盡量避免自己從眾,為什麼呢? 一起看下去吧!

當我們長得跟隔壁那位朋友、前面那排第3位的朋友、最後一排打瞌睡的朋友一模一樣時,就別指望世界能從中看見你、發掘你了。

【聽話的文化:你是否被無形的枷鎖束縛?】

你有發現潛藏在文化中的聽話、從眾嗎?小時候聽爸媽的話去學了一堆才藝,長大聽老師的話讀書考試,工作後聽老闆的話加班為公司拼績效,聽話彷彿被刻進DNA一樣如影隨形。

為什麼學才藝?不知道,因為大家都在學;為什麼要考高分?不知道,因為大家都想進第一志願;為什麼要進台積電?不知道,因為大家好像都很想進來。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許多「因為大家都這樣所以我也這樣」的選擇,不知不覺間,大部分的人成為了「同一個生物」,為了相同的目標前進。

你有發現英文裡沒有「乖」這個單字嗎?這足以體現東西方教育宗旨的不同,東方文化強調聽話、順從,西方則認為這樣是沒有主見的,反而提倡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很喜歡的一個概念是,當我們無條件接受上一代給我們的觀念時,我們只會長成上一代的樣子。不聽話才能實現階級翻轉,去思考、質疑、挑戰、顛覆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我們才有可能從人群中脫穎而出。

【我的叛逆故事】

我曾經是一個聽話、高度從眾的人,農漁村出生的爸媽對小孩的唯一要求就是好好讀書、出人頭地。不幸地我的成績還不錯,不斷考試升學的過程中,身邊同學的目標幾乎都是前幾志願,在這樣的環境下我自然而然地把目標放在前幾志願,如果認真問我為什麼想念OO大學OO系,我的答案大概就是:大家都說那個很好!

就在考上大家羨慕的公務員後,我心中的矛盾越來越大了。我發現當眼前的目標沒了,我就不知道該往哪前進了,拿掉會讀書的標籤後,我所剩無幾。要自己設定目標嗎?我不會也沒試過;要向其他公務員一樣升職加薪結婚買房嗎?不太想,人生這樣感覺很無聊。就在這樣渾渾噩噩的狀態下度過了半年,直到我開始學習投資。

當我只是聽爸媽的話、模仿別人設定目標時,我完全不會獨立思考,完全跟著別人的路徑走,那我要不要乾脆改個名字好了?

而學投資帶給我一個很大的收穫:開始思考自己要什麼。

開始思考之後,腦袋中的畫面有種漸漸清晰的感覺,心中出現了一種情緒,是渴望、是期待、是興奮、是摩拳擦掌等不及開始,我把它命名為「我」,那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來自內心深處的強烈想法,於是我開始詢問、嘗試、行動,意圖開創一個專屬於自己的未來,但這樣的想法與身邊的人卻是大相徑庭。

當我第一次表達離開公務體系的想法時,遭到父母義正嚴辭的反對,於是就是長達1小時的循循善誘;一起考上的同學們,多數也在現狀下安逸,許多資深的前輩知道我離職的想法後,也紛紛表示不贊同,在這樣的環境下,真的不免會對自己內心的聲音感到懷疑,質疑自己是不是不懂得珍惜,自己想法是不是太天馬行空,自己是不是太草莓。

但在一次次的自我覺察,一次次對公務體系失望後,我還是決定「不聽話、不從眾」,看到那些長官的樣子,我突然很害怕自己以後也變得跟他們一樣,害怕現在沒有為自己挺甚而出就只能後悔一輩子!所以在心中暗暗堅定了自己的念頭,並且盡我所能的遠離這些對我不利的環境。

不從眾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氣的事,你得先在心中堅持自己的信念,接著還得要有勇氣真正邁開步伐,面對那些不安、懷疑、別人的好言相勸、冷言冷語,這注定不是條好走的路,但不走這條路,我一定會後悔。

【如何訓練自己不從眾?從行動開始】

從意識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到真正做自己,「行動」功不可沒。

我認為在改變的路上,最容易失敗的節點,就在你意識到自己的聲音後到開始行動前,這個階段我們會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父母、朋友、同事、伴侶、社會價值觀,希望我留在舒適圈的聲音會開始動搖你的信念,如果在這個時候被打敗就功虧一簣了!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刻開始行動!從行動中不斷感受、不斷修正,成功了很好失敗了也沒關係,因為你會更了解這個想像中的世界,所引發的好奇心會帶你越走越遠,所帶來的成就感會讓你越陷越深,這樣正向的循環可以讓我們專注在目標上,忽視那些反對的聲音。

我也常常告訴自己,反正失敗了也沒什麼損失麻!頂多就是再回到舒適圈待著就好了!「從眾」絕對比做自己簡單的多,既然如此,那就真正的做一次自己,不行再回來從眾就好了~~萬一真的成功了呢?與其讓人生淹沒在人群中,不如大膽走出自己的道路,哪怕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從發現到實踐:做自己需要的關鍵階段】

如果你也是個習慣從眾的人,我想先恭喜你,畢竟,能發現自己習慣性從眾已經很不容易了,畢竟大多數人根本沒有意識到吧!更進一步的,如果你心中有很多想法想要去實現,不太在意他人眼光了,直接開始行動吧!兩三年後你仍可以變回跟身邊的人一樣,但兩三年後你可能就沒有現在的體力、精神、自由可以去試試看有趣的想法了!所以在你可以控制的範圍內,去嘗試看看不同的想法,做個與眾不同的人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火線上決策
5會員
99內容數
嗨!我是棉先生! 《火線上決策》是一個分享文章的平台,文章的主題來自一位消防員,對工作及日常生活的體悟、閱讀的輸出與實踐,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在文章下面留言跟我互動!
火線上決策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在一次靈感閃現中,我決定詢問ChatGPT:「你眼中的我是誰?」。這場對話意外成為了一趟深刻的自我探索旅程。從爐火與煙火的比喻,到現實與創意間的平衡,我開始理解自己的節奏與價值,也學會不再用他人的標準衡量自己。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與AI對話後,對自我認識的新體悟。
Thumbnail
2025/04/27
在一次靈感閃現中,我決定詢問ChatGPT:「你眼中的我是誰?」。這場對話意外成為了一趟深刻的自我探索旅程。從爐火與煙火的比喻,到現實與創意間的平衡,我開始理解自己的節奏與價值,也學會不再用他人的標準衡量自己。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與AI對話後,對自我認識的新體悟。
Thumbnail
2025/04/26
你以為當主管是指揮決策、排班分工?我曾這樣以為,直到有天同仁的情緒直接在群組爆炸,我才意識到,領導真正的挑戰,是在情緒的洪流中學會傾聽、理解與修補。這篇文章紀錄了一次內部摩擦帶來的反思,也分享我如何透過接納、道歉、共識來重建信任,讓團隊走得更遠。
Thumbnail
2025/04/26
你以為當主管是指揮決策、排班分工?我曾這樣以為,直到有天同仁的情緒直接在群組爆炸,我才意識到,領導真正的挑戰,是在情緒的洪流中學會傾聽、理解與修補。這篇文章紀錄了一次內部摩擦帶來的反思,也分享我如何透過接納、道歉、共識來重建信任,讓團隊走得更遠。
Thumbnail
2025/04/22
在感情中,很多人會選擇「沈默以對」,以為這樣比較成熟,卻往往讓情緒悄悄累積成為壓力與傷痕。這篇文章透過真實的兩段戀愛經驗,反思「說出口」的重要性,強調溝通不是要求對方改變,而是一起尋找共識,學習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讓感情更穩固。
Thumbnail
2025/04/22
在感情中,很多人會選擇「沈默以對」,以為這樣比較成熟,卻往往讓情緒悄悄累積成為壓力與傷痕。這篇文章透過真實的兩段戀愛經驗,反思「說出口」的重要性,強調溝通不是要求對方改變,而是一起尋找共識,學習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讓感情更穩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一個聽話文化深植人心的社會裡,從眾成為多數人的習慣。但隨波逐流的選擇,卻讓人失去獨特性與目標感。本文以 iPhone 和 Airbnb 的成功為例,闡述創新的力量來自於挑戰常規。作者分享個人成長故事,從盲從到學會傾聽內心,展現如何透過思考與行動,開啟不一樣的人生道路,並鼓勵讀者勇敢嘗試做自己。
Thumbnail
在一個聽話文化深植人心的社會裡,從眾成為多數人的習慣。但隨波逐流的選擇,卻讓人失去獨特性與目標感。本文以 iPhone 和 Airbnb 的成功為例,闡述創新的力量來自於挑戰常規。作者分享個人成長故事,從盲從到學會傾聽內心,展現如何透過思考與行動,開啟不一樣的人生道路,並鼓勵讀者勇敢嘗試做自己。
Thumbnail
在很多大團體中,都有很多盲從的舉動。 如果..你不跟隨,那..你就有點奇怪,盲從不奇怪,但你卻很奇怪... 當大家一窩蜂....都在團購,而你,卻拒絕。也許..團購有很多東西對你而言是一種浪費,或是多餘,因為..你單身,只有一個人,小家庭,人口數少,或...你只買需要用到的。 而大家都在訂飲料
Thumbnail
在很多大團體中,都有很多盲從的舉動。 如果..你不跟隨,那..你就有點奇怪,盲從不奇怪,但你卻很奇怪... 當大家一窩蜂....都在團購,而你,卻拒絕。也許..團購有很多東西對你而言是一種浪費,或是多餘,因為..你單身,只有一個人,小家庭,人口數少,或...你只買需要用到的。 而大家都在訂飲料
Thumbnail
鼓勵人們勇敢跨出舒適圈,應該是現在很常碰到的課題,但是到底怎樣才算是跨出舒適圈,恐怕每一個人的想法都不太一樣。很多人會安於現狀不願意改變,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沒有勇氣,畢竟要跨出原本的舒服圈子,到一個不太舒服的環境,總是會有一點壓力要承擔。
Thumbnail
鼓勵人們勇敢跨出舒適圈,應該是現在很常碰到的課題,但是到底怎樣才算是跨出舒適圈,恐怕每一個人的想法都不太一樣。很多人會安於現狀不願意改變,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沒有勇氣,畢竟要跨出原本的舒服圈子,到一個不太舒服的環境,總是會有一點壓力要承擔。
Thumbnail
「無法說也無法聽」來自我們社會一個不良的文化環境。 我們從很小在家庭中,就傾向接受「權威型」管制,聽父母的話,做個聽話乖順的小孩。 到了學校,為要融入班級和學校,要試著一切跟上環境的步驟和動作,落後了肯定沒好事,顯得自己差勁或怪異,於是我們成為一個個很重視和諧和同化的人,環境怎樣要求,我們也立刻順從
Thumbnail
「無法說也無法聽」來自我們社會一個不良的文化環境。 我們從很小在家庭中,就傾向接受「權威型」管制,聽父母的話,做個聽話乖順的小孩。 到了學校,為要融入班級和學校,要試著一切跟上環境的步驟和動作,落後了肯定沒好事,顯得自己差勁或怪異,於是我們成為一個個很重視和諧和同化的人,環境怎樣要求,我們也立刻順從
Thumbnail
「乖」的話術在沒有防備的時候會引導我們,陷入一個要不斷讓自己有用的情境:我得讓自己有用。
Thumbnail
「乖」的話術在沒有防備的時候會引導我們,陷入一個要不斷讓自己有用的情境:我得讓自己有用。
Thumbnail
覺知並且警惕那些不知不覺已經在塑造我們的, 接納並且勇敢去把握那些必須攥在自己手裡的。 既要做人間清醒,也要有打破一切的勇氣。 為人一世,對得起這個世界,對得起自己。
Thumbnail
覺知並且警惕那些不知不覺已經在塑造我們的, 接納並且勇敢去把握那些必須攥在自己手裡的。 既要做人間清醒,也要有打破一切的勇氣。 為人一世,對得起這個世界,對得起自己。
Thumbnail
我發現自己太想要被愛了,我太想要被喜歡。然而這個社會,要被喜歡不容易,但要被討厭有時候卻只需要一個眼神、一句穿鑿附會、一個無法改變的面容,所以我把自己藏了起來,卻也沒有因此而喜歡我,日子照樣過去,唯一改變的,就是我失去了屬於自己的光芒。 而當我們終於瞭解了自己的價值,自然就不需要從眾來保護自己。
Thumbnail
我發現自己太想要被愛了,我太想要被喜歡。然而這個社會,要被喜歡不容易,但要被討厭有時候卻只需要一個眼神、一句穿鑿附會、一個無法改變的面容,所以我把自己藏了起來,卻也沒有因此而喜歡我,日子照樣過去,唯一改變的,就是我失去了屬於自己的光芒。 而當我們終於瞭解了自己的價值,自然就不需要從眾來保護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