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大起飛,你我身邊的小開始 | 二手精品市場
你也是古著、跳蚤市場的愛好者嗎?享受在層層疊疊中挖寶,並找到一眼萬年的「小物件」!
隨著永續時尚理念的興起,『二手精品市場』正迅速成為全球時尚產業中的新興力量。根據Bain & Company的推估,全球二手精品市場約達500億美金的銷售額,亞洲約佔一半。 這一增長反映了消費者對環保、經濟效益以及獨特風格的追求。
由於二手精品市場是「高單價商品的再流通」,因此消費者對商品真偽及交易安全有高度的關注。這樣的特性為市場參與者提供了機會,也提出了挑戰。在亞洲,尤其是台灣和香港,這一市場正快速擴張,吸引了眾多新創企業的關注。其中,PopChill 便是這一領域中的佼佼者。
PopChill | 體現何謂「信任」的價值主張
PopChill 是一個專注於二手精品買賣的 C2C 平台,致力於解決二手精品交易中的「信任」問題。其核心價值在於建立一個安全、可靠的交易環境。為此,PopChill 承擔起品質把關 及 正品鑑定的雙重責任,除了人工確認商品品質與賣家照片描述一致外,更採用 AI 技術確認品牌真偽,在重重關卡都通過後,商品才會寄送到買家手上唷~
此外,結合科技發展的趨勢,PopChill 也開始發展更多便利的平台功能,讓賣家更方便上架&管理物品,還有協助自動定價的工具;對買家則實現個人化推薦及更聰明貼合需求的搜尋結果!(靡小編OS:就是要讓你花錢花的安心、放心、揪甘心~)
翻轉支點:與你的相遇,是一種「命中注定」!
PopChill 成功打開市場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跳脫「電商」傳統框架的思考,讓小新創可以"繞過"大鯨魚游到自己的藍海。
過去成功的電商平台,給人的感覺就是商品要夠多樣、客戶量要足夠大,最重要的是要想辦法讓消費者認為「足夠便宜,不買可惜」!因此平台之間總是一言不合就打價格戰!雖然多樣的促銷補貼活動讓消費者開心撿便宜,卻苦了創業經營者。在該產業不知不覺間變成比拚資本的情況下, PopChill 卻在夾縫中找到另一片新天地
人購買二手精品,是一股怦然心動的命中注定(靡小編腦補轉譯非原話)
過去有幸聽到 PopChill 創辦人 Andy Kuo 的一場 pitch,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上面那句他對消費者與二手精品之間的生動描述(非原話只是概念雷同),精準的道出消費者對於 二手精品市場 與 傳統電商的全新品 在期待上有本質的差異:
- 首先二手精品自帶『命運屬性』,基於商品當時販售的時間地點,或受限於限量及市場流通性而錯過,此刻可以再次重逢只能說是『命運』➡️ 價格 out
- 再來透過C2C平台,自動添加前主人的光環,若是喜歡的明星網紅販售,怎麼能不支持/貢獻一波?!➡️ 價格 是什麼?可以吃嗎~
- 最後,回歸二手的本質高舉循環經濟大旗,一改電商給人「補貼、促銷、砸錢不手軟」的浪費形象。➡️ 名牌二手包,不僅品質好還很環保!比平價包貴一點又如何
所以「價格」不會是用戶選擇使用哪個平台購入二手精品的首要考量!
從普通的消費行為,挖掘出人們深層細膩的情感驅動。看了一些 Andy Kuo 的訪談,瞭解這也是幾經軸轉(pivot)努力的成果,並非天外飛來一筆或是坐在樹下偶然被掉落的蘋果打到~(靡小編OS: 當然有這樣的靈光乍現時刻也很好!沒有不尊重牛頓的意思啊~)
延伸閱讀:創業轉型很痛但必須做!看台灣新創 PopChill 如何跨過死亡之谷,從二手精品找出一線生機
新創茶水間
有幸問到 Andy Kuo 關於平台新創的死亡難題「冷啟動」,他毫不藏私分享,表示團隊當時寫了2000封的邀約信件,邀請網紅名人到 PopChill 上進行二手品義賣,捐款給公益單位,最後收到200個回覆!成功促成賣方建立良好形象、買方滿足自我認同、公益團體得到捐款,而 PopChill 的形象&流量都獲利的四贏義賣活動,大豐收~
或許可以這樣想?! 回顧自我
- 提不起勁&沒有熱情,有時或許是因為對周遭缺乏細心的觀察,凡事一概而論就會覺得事事都相同、了無新意。但若多問幾個問題,就會發現本質的差異,進而挖掘出全新的想法!如識別出全新品跟二手精品人們挑選的標準及期待,才有不同的營運策略
- 人們挖掘自我熱情,或許也像找尋二手精品,我們都不只是在找哪個工作「價格/薪水」最好,而是在找那個「最像我自己/命中注定」的身分認同。(靡小編OS: GPT老師給的啟發,真的太會說了)
- 成為精品,好讓時間為自己「加值」而不是「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