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不穩定的人
一個星期之後,我走進診間,迫不及待地要告訴醫生我這個星期以來有多大的轉變。
「哦?」
看著我那彷彿換了一個人、興高采烈的神情,醫生用一種匪夷所思的表情看著我,深怕這個情緒不穩定的傢伙又出了什麼差池。
「在吃藥之後的第三天,我變的精神很好,睡眠時間也漸漸縮短了,腦子裡開始有很多計畫,一直有一股想做些什麼的感情湧出,腦袋會自動放音樂,還很難用意志力壓下來…在我看來,我好像直接擺脫了憂鬱症…才短短的幾天而已耶。」
我一臉驚喜的看著醫生,而醫生則皺起眉頭,用冷靜的神情觀察著我,似乎在想些什麼。
「就你的感覺而言,如果憂鬱症到躁症之間給分數,你會給現在的感覺打幾分?」
「如果從0(憂鬱症最大值)到10(躁症最大發作)的話,現在應該有7分,我現在感覺非常的好,從來沒有料到這居然會改變這麼多。如果就以前用過的藥比起來的話,這顆肯定是第一名,遠超過艾司西酞普蘭和帕羅西汀,雖然這幾天拉肚子拉的很嚴重就是了。」
「喔?真的嗎?可是正常來說這顆藥應該會讓人的消化系統變得比較差、應該是要會便秘才對…」
聽著我的話,醫生沉思著,接著將目光盯向螢幕,似乎開始在翻閱我的病歷紀錄,好似在找些什麼。
「嗯…」
在想了一段短暫的時間以後,醫生開始敲打鍵盤,暗地裡做出了一個我從來沒有想過的決定,隨後試探性的對我說著:
「我發現你的情緒起伏還是很大耶。」醫生理所當然的說著。
「哦?我自己也這麼認為。」我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的這樣認為。
「真的吼,那我們來換情緒穩定劑,我們把帝拔癲換掉。」
「嗯?」
什麼?要換情緒穩定劑?而且是把抗躁的帝拔癲換掉?我有沒有聽錯?
「是這樣的,我懷疑這麼久以來,根據我們的觀察和病歷上的紀錄,我懷疑帝拔癲似乎對你沒有什麼用。它好像都沒有在你需要它的時候起到任何關鍵的防躁因素,特別是換了藥之後就有大起伏這點,看起來不太對。」
醫生向我詳細的解釋他的看法,而我後來仔細想了想,確實,我的問題似乎和醫生所說的一樣。
在我的情緒HIGH起來的時候,原本應該要起作用的情緒穩定劑似乎都沒有發揮他的效果,不論是之前躁症大暴走、還是在躁期漸漸之後進入憂鬱狀態的這段時間,帝拔癲確實都沒有起到顯著的「情緒穩定功效」。
也因此,醫生會懷疑這藥對我來說無效、或效用不佳(可能是我真的體質比較特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其實,上個禮拜開這個藥給你的時候,我完全沒有想到你現在會感覺這麼好。」
說到這裡,醫生忽然噗哧一笑,接著露出「這也真是沒辦法」的表情,誠實的和我說出了他的看法。
「…哎,我原本也不覺得這顆藥會有這種效果,我本來以為他會和帕羅西汀差不多,了不起艾司西酞普蘭10mg。」
我尷尬地回答道,確實就我的觀點而言,我本來也完全沒料到,Bupropion竟然可以對我這麼有效。
「對啊,正常來說應該要是這樣沒錯。」
醫生無奈地回答道,面對這個意料之外的事情,他早已做好決定。
「我們把Quetiapine換上去試試。」
「Quetiapine?」
聽到這個字眼,我開始在腦海中搜索有關的資料,而後冷不防地說出了我的搜索結果:
「喹硫平?」
「哈哈,這個你也知道阿。我想也是,畢竟是你。」
其實,早在上次躁症發作的時候,我就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心力(畢竟躁起來能做的事情很多,以我的狀況來說,躁起來之後對文字的讀寫能力都會明顯的上升,甚至會影響記憶力),去調查了很多關於精神科的一切。
包含了精神疾病的歷史、現代精神科是如何發展而成、醫療技術仰賴的原則為何、還有可能會用到的藥有哪些等等。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其實我已經了解部分可能會使用到的藥物是什麼,而當然,屬於非典型抗精神病劑的喹硫平也沒有超乎我的搜查範圍之外。
「稍微有調查過。」我保守的回答。
「那很好,我們先從最小的劑量25mg開始試,由於這種藥的上限很高,我們可以慢慢地調整,直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
「暸解。」
就這樣,這次的會診結束了,而在之後一次的看診內容差不了太多,我也沒有感覺到換藥之後帶給我確切的差別,直到增加劑量的另外一次看診之後,新的問題再度浮現出來為止。
在後來一次的會診之中,我一如往常地走進診間,簡單的和醫生打了個招呼,然後坐到椅子上,接著整理腦中的思緒,開始向醫生報告我的罕見副作用。
「醫生,我試過幾次,我發現只要吃了Quetiapine,我在隨後的幾個小時內就會鼻塞的很嚴重。」
「鼻塞?」
醫生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狐疑的看著我,然後手腳飛快的在鍵盤上打字,馬上展開搜尋。
「…你說會鼻塞…?」醫生感覺很驚訝,困惑都寫在臉上。
「是,我很確定是藥的問題,因為每次發生的時間點都一樣,都在吃了藥之後的兩個小時內。而且那種塞法很明顯不是一般的鼻塞,因為兩邊的鼻翼都會膨脹的很嚴重。」
「哎,這很特別…我查查看。」
有賴於GOOGLE的方便,醫生很快地查到了藥品的資料,並在那寫的雜七雜八的副作用統計紀錄裡面,找到了「鼻塞」的這個副作用。
「哈,這是我看診這麼多年來,第一次聽到有人吃Quetiapine會鼻塞。」
醫生笑著,用一種驚喜的神情盯著電腦螢幕看,我想他大概是真的很驚訝,自己的病患裡面居然真的有人出現這種罕見副作用。
「真的嗎?發生率很低?」
「統計上大概只有1%左右,算是不太常見。」
醫生雙手一攤,露出一副「這下也沒辦法啦」的樣子看著我,心理在盤算著要怎麼辦。
「而且你是加重劑量之後才出現?之前沒有嗎?」
「沒有喔,但或許是因為低劑量反應不明顯,其實有微塞可是我不認為那是藥的問題。」
「有可能,這很合理。」
事實擺在眼前,我和醫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尷尬地笑了笑。
「對了,我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
「什麼問題?」
為了打破我們之間尷尬的沉默,我率先提出疑問,希望能夠得到解答。
「為什麼精神科會給躁鬱症病患開立非典型抗精神病劑?我是說…這個東西不是拿來對付思覺失調症的嗎?還可以拿來當作情緒穩定劑?」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醫生看了我一眼,接著飛快的瀏覽著螢幕,然後對我解釋道:
「在幾十年前,我們主要拿來當情緒穩定劑的,都是所謂的抗癲癇藥物,像是Depakine、Carbamazepine之類的藥,還有就是經典的鋰鹽類。但是在二代抗精神病劑出現之後,有很多關於二代抗精神病劑功效的研究。漸漸的,這類的藥物,就被批准使用在其他的疾病上。它們的功用很多,而在台灣被認可、可以拿來當作情緒穩定劑的,目前也只有幾種可以用而已。而未來,這一類的藥物在抗躁鬱症上,可能會漸漸取代傳統的抗癲癇藥,尤其是Quetiapine,在情緒穩定劑上,國外對它研究的很多,使用這種藥當情緒穩定劑的個案也不少,現在躁鬱症的藥物選擇,已經越來越多往這個方向試。」
醫生超級流暢的講完這一大段醫學知識,完全沒有中斷和額外思考,果真是這方面的專家,感覺他回答這種問題超多次了。
「原來如此。」我稍微思考一下,認知到和網路上查到的內容差不多。
「但是有很多病人都會有這種問題,因為在認列上,這是所謂的抗精神病劑,一般認知也都覺得這是給思覺失調症患者用的,但其實它們的用途很廣,並不限於思覺失調症。也不要以為醫生開了抗精神病劑給你,你就有嚴重的精神疾病,其實不是這樣。」
在稍微談了談精神科用藥的問題之後,醫生快速的修改了一下電腦上的資料,重新擬定了我的藥單。
「不過既然你吃這麼低的劑量就有副作用發生,那我們還是換一下比較好,我們試試看Risperidone(理思必妥)。」
「好,反正狀況還不錯,就多試試看,我自己是不排斥,我其實還滿喜歡試藥的。」
「哈哈,可是這樣頻繁換藥,就我來看不是很好啦。我們的治療目的,還是要讓你穩定一點比較好。」醫生笑了幾聲,感覺很無奈。
就這樣,原本很有希望成為長期戰力的喹硫平馬上就被撤換了下來。而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裡面,由於藥物的交互作用,使的我的食慾大幅度的減少,因此產生了許多衍伸的問題,例如容易頭暈、頭痛、神智不清、反應變慢等等。
在這幾個星期的努力之下,我們進入一段頻繁更改藥物、進行試驗的時期,但由於此時的狀況沒有很穩定,情緒起伏還是很大,只是都還在可控範圍內。
在過完農曆春節之後,Risperidone(理思必妥)又被換了下來,改成Paliperidone(帕利哌酮)。而在症狀沒有顯著改善的情況下,最終換下了讓食慾與體重嚴重降低的安非他酮。靠著藥物的藥理作用,我在一個月內,光靠食慾不振的副作用就瘦了六公斤,還被醫生說拿去報名隔壁診所的減肥療程肯定可以拿到減肥冠軍。
而到了最後,抗憂鬱劑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被換成了Mirtazapine(米氮平),在適應了數週之後,原本起伏不定、一下憂鬱一下HIGH的我,隨著時間的流逝,竟也漸漸變的穩定了下來。
經歷了這麼多年的折磨,包含接受精神科治療前的時間計算,近五年來最安定的一次穩定期,終於姍姍來遲了。
※關於這個專題的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