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相信認識的人裡面應該有不少人已經開始退休生活,但是他們都不講話,不吭聲。我時常好奇他們都在幹些什麼事。樓下一對老夫婦,太太七十歲了,還比較活躍,經常參加社團跳跳舞、打打拳,先生年紀應該再大些,除了蹓狗之外,好像沒點別的興趣,聽說在家就是追劇。
五十多歲,說年輕不年輕,說老不老,要退休不退休,尷尬的年紀。有錢的一年出國好幾次,沒錢的就家裡附近走走就好。看著孩子們每天手機不離身,動不動就是某某同學又發了什麼限時動態,青春的氣息,自己的同學朋友們現在全部靜悄悄,誰過得如何,想什麼、做什麼都沒人知道。發個Line 過去,不讀不回。過了幾週,回覆來了:「你最近好嗎?我很久不用Line 了。」
鼓足勇氣(為什麼要鼓足勇氣?)直接打電話給過去的摯友,才知道他老婆的病還沒好,還在標靶治療中。再鼓足勇氣打給幾十年沒見的高中時期的暗戀對象,難得對方在電話裡還是熱情如昔(霎時又回到了當年的青春校園),還是好朋友嘛,只不過到如今快兩年了,她就是抽不出時間出來見個面。大學同學的Line 群組平時鴉雀無聲,不管天下發生了多大的事,靜悄悄,只有在某人生日時,平時潛水的大夥突然都冒出水面,五花八門的生日快樂貼圖像是夜空中稍縱而逝的煙花,嗶嗶剝剝一陣熱鬧之後,又歸於一片黑,萬籟俱寂。只有一位向來與眾不同的同學還持續每天早安問候,發表對於宇宙人生的領悟,儘管一點回應也沒有。
家鄉的地方小報讀者投稿:因為年輕人都出外工作了,版面上永遠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在話當年,筆下不脫遊記、地方典故及懷舊憶往,見不到新想法,沒有新題材,沒有年輕的聲音。
上了年紀的人自動閉起了嘴巴過日子,什麼意見也沒有,什麼熱情都消失,唯獨剩下的是數著饅頭過日子和過時的文藝腔、說不出口的政治嘴,和一肚子的股票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