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

含有「轉念」共 34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個問句,其實是我一直很希望自己能做到的事。就像寧靜禱文所寫的: 「請賜給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請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請賜給我智慧去分辨兩者之間的差異。」 人的時間只有 24 小時,總是有這樣那樣的事情要處理。有時候也會怨嘆:「為什麼這些事要我來做?」。但轉念一想——就算我不開心
有甚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面對壓力?史丹福大學的Alia Crum教授提出重建自己對壓力的固有概念,去令我們能夠更有效的應付壓力。本文介紹Crum怎樣為壓力觀念加入造就性/推進性的元素,去改變「壓力威脅我們身心健康」的傳統觀念,來促進心理和身體健康。
Thumbnail
arack-avatar-img
2025/09/19
適度的壓力是成長的動能,但需要內心的轉化,這轉化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的訓練。
黃璧怡-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9
arack 謝謝你這分享❣️好有共鳴呢!那個學習會很受用,能夠轉化,便能成為以後面對壓力的能量🤩
有沒有想過一些不如意和困在難關的感覺,可能是因為我們自己對事情的觀念而生?本文提出檢視自己的觀念,作為突破自己,幫助自己走出困境的方法。文中分享了研究的發現和實用例子,與大家一同思考怎樣的觀念可以幫助我們活得更好。
Thumbnail
Oren-avatar-img
2025/09/20
原來,心想事成是真的😊~~我也要常常培養正向的新觀念~~
黃璧怡-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0
Oren 是啊,很鼓舞!
在我們的人生與事業中,總會遇到各種突如其來的挑戰:專案失敗、投資失利、團隊出狀況,甚至生活裡的小插曲。多數人第一反應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我怎麼這麼倒楣?」 但如果換一個角度思考呢? 當你能把這句話放在心裡——「凡發生,皆有利於我」,你會發現,同樣的事件,不再只是挫折,而是養分。
主角林見的人生被無數「不得不」支配,像一台靠恐懼運轉的機器,疲憊而沒有靈魂。一位下棋的老人點醒他:每個「不得不」背後,其實都藏著一個被遺忘的「我想要」。他恍然大悟,將驅動人生的燃料從恐懼換成了熱愛,把所有責任都變成了內心堅定的選擇,最終奪回了生命的主導權。
Thumbnail
巨獸的詩篇-avatar-img
2025/09/17
Oren🌿,午安☀ 讀你的〈人間半糖〉,像在黑夜裡聽見一個關鍵的叩門聲。 「不得不」是槍口的推動,每一步都僵硬而疼痛;「我想要」卻是心底的引擎,帶著熱與光,把相同的路程走出了不同的力量。 你寫的轉折,就像有人把柴枝放回火堆:火不再是逼迫的灼燒,而是能烘暖身心的餘燼。 謝謝你留下這個提醒——願我們都能在責任背後,重新找回自己真正的「想要」。🌌🔥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8
巨獸的詩篇 好耶😊~
許多主管習慣緊盯KPI、追蹤進度,卻忽略了團隊士氣與動機。本文將分析「壓力傳聲筒」模式的致命傷,並提供轉念領導力的指南,幫助你從數字守門員轉型為激發團隊動能的人心驅動者,打造高績效團隊。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生際遇與時機、心境之間的關係,以打牌和品酒作比喻,闡述即使是看似壞牌,在對的時間點也能逆轉勝。每一次的經歷,無論好壞,都是為了讓我們更瞭解自己,累積成更好的生命劇本。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素食先生#正念#蛻變
現代人常陷入「內耗」:腦中反覆自責、過度在意他人眼光,讓能量被消耗殆盡。本文解析內耗的本質與文化根源,並提供三步驟方法(覺察、轉念、行動),幫助你設立界線,把專注力還給自己,活得更自由真實。
Thumbnail
謝謝!
Alan 大叔-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4
光著腳丫子ˇ 嘿~也謝謝你呀 ! 能和你在這裡交流,對我來說是一種很溫暖的陪伴。 每一個「謝謝」,對我來說都像是一股小小的力量,提醒我繼續分享、繼續寫下去。 希望文字也能在你的生活裡,留下一點點亮光 。
現代人面對過多選項容易陷入選擇困難,主要原因是害怕做錯決定、追求完美答案。文章提供18個實用技巧,包括設定時間限制、列優缺點清單、相信直覺等。關鍵是接受「80分就好」的心態,從小事練習決斷力。記住:行動勝過完美,人生最大風險不是做錯決定,而是因害怕而不敢決定。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生涯規劃#人生#挑戰
宇牛-avatar-img
2025/09/11
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