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反抗的限度,來自於正義與自由的平衡——卡繆的《反抗者》對於反抗的深度思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photo credit: Kobo

photo credit: Kobo

從二戰德國的虛無主義談起

在二戰歐洲戰場的末期,希特勒領導的納粹政權展現了玉石俱焚的絕望,就算敗戰已成定局,他們仍然堅持要一直戰下去,最後希特勒和納粹的高層在地下掩體自殺,以絕望式的虛無主義來宣告德國的戰敗。然而,這樣厭世的虛無主義並不是在瀕臨戰敗才產生的,而是在納粹開始掌權的戰前就已經是德國的中心思想:一戰戰敗後的鉅額賠款、再加上1929年經濟大蕭條,為了抵抗國家的全面崩潰,孤注一擲的重新武裝並發動戰爭,本來就充滿了沒有明天的亡命感。宛如在現代社會闖入校園大屠殺後自殺的亡命之徒,虛無主義的最壞結局,就是自殺與殺人。

儘管是侵略國,但是德國在二戰的角色,還是可以說是反抗者,為了反抗英國和法國施加的壓迫而付諸行動,卻迷失在虛無主義中而走向毀滅之路(亞洲戰場的日本也有類似的歷程)。人類歷史上為了各種理由的反抗行動層出不窮,在二戰這場參戰國皆以反抗為名的大型戰爭中,造成了上千萬人類的死亡;然而這樣大規模的殺戮,已經遠遠超過反抗的界限,而淪為瘋狂的互相毀滅。卡繆對於二戰的虛無主義有以下的看法:

總之,在本世紀鮮血和喧囂中,我們必須清楚回答該面對的問題,因為我們就在問題的核心。三十年前,在決定「殺」這個動作之前,人們否定了很多東西,甚至以自殺否定自己。…今日呢,意識形態只否定其他人,只有其他人是騙子,所以該殺…因此,現在的議題是謀殺…認為一切都相等、都無所謂所製造出的僵化舉動,這個邏輯把我們這個時代賦予自殺的價值推到極端後果,那就是殺人合理化,價值的頂點就是集體自殺。一九四五年希特勒的世界末日為我們提供了最顯著的示範…〈導言〉

認為「一切都相等、都無所謂」的虛無主義,這種看似只是無害的厭世消極,推到極限就是無差別的大屠殺以及集體自殺(除了納粹德國,別忘了還有亞洲戰場上日本的自殺式攻擊)。如果在反抗的盡頭等著我們的,只是「一切都無所謂」、讓暴力與仇恨寄身於其中的虛無主義,那麼人類為了爭取自由與正義的反抗行動,豈不是一場空?歷經了二戰令人厭惡的殺戮後,重新思考人類反抗活動的正當性成了當務之急,從這兩世紀以來的反抗歷程中(法國大革命與俄國革命、或許再加上二次世界大戰),卡繆重新檢視這些反抗行動的得失,試圖為無產階級革命成為當時顯學(本書出版於1951年)的國際社會,設定反抗行動的新界限。

「是」或「不」是反抗運動最基本的問題

反抗運動是一個說「不」的運動,因為無法忍受超過界限的侵犯與壓迫,而向侵犯者與壓迫者說「不」。說「不」的同時,反抗者也在捍衛著他自己極為珍貴的一部分,不論那是自由、健康、權利、價值觀…等等,都是他身而為人肯定自己、「是」的部分。說「不」是為了捍衛「是」,這是反抗運動的初衷,反抗運動的目標是「是」,而不是「不」。

以上的觀念,在納粹德國的法西斯主義與蘇俄的無產階級革命中被打破了。基本上,德國納粹的法西斯主義並沒有明確的「是」,一下子打英法,一下子打蘇俄,原因只有模糊的「爭取生存空間」。但是怎樣才算是擁有足夠的生存空間?把法國和英國的殖民地全部搶到手?把蘇俄的廣大領土完全納為己有?在沒有明確目標下,這場戰爭完全看不到盡頭,只剩下無止境的殺人與被殺,以及最後納粹高層的集體自殺。只剩下「不」的反抗運動,在最初就講不出「是」的反抗運動,就是籠罩著虛無主義的亡命行動,只能殺人與自殺。

蘇俄的無產階級革命也面臨著一樣的問題:他們宣稱在革命過程中採取的專制與暴力,當革命的終極階段、也就是世界上只剩無產階級的那一天,就會自動放下。明明在人類歷史上就是找不到會自動放棄專制與暴力的專制政權,卻聲稱自己可以「創造歷史」的自動放下,這樣沒有根據的鬧劇,如果不是因為1990年代蘇聯的解體,還會一直持續下去。共產革命就是一個堅持「不」的反抗運動,它的「是」只有到了「革命的終極階段」才會出現,也就因為沒有明確的「是」,革命過程就只有無止境的破壞再破壞,例如中國在毛澤東時代出現的文化大革命,就是看不到「是」的一連串的「不」。

「全有」或「全無」決定了反抗運動的規模:我反抗,故我們存在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593 字、17 則留言,僅發佈於J Premium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8K會員
310內容數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2025/05/11
《臺灣漫遊錄》是個很好的示範,從一般人都喜愛的旅遊與美食出發後,居然可以走到那麼遠的深度探索,這樣老少咸宜兼具深度的書寫策略,值得我們效法。
Thumbnail
2025/05/11
《臺灣漫遊錄》是個很好的示範,從一般人都喜愛的旅遊與美食出發後,居然可以走到那麼遠的深度探索,這樣老少咸宜兼具深度的書寫策略,值得我們效法。
Thumbnail
2025/04/27
在這個終戰八十年的2025年,隨著世界史的進展所開創的新視野,二戰帶給現代世界的意義,不再只是正義的同盟國戰勝邪惡的軸心國這種單純的軍事對抗敘事,而是更複雜的全方面衝突…
Thumbnail
2025/04/27
在這個終戰八十年的2025年,隨著世界史的進展所開創的新視野,二戰帶給現代世界的意義,不再只是正義的同盟國戰勝邪惡的軸心國這種單純的軍事對抗敘事,而是更複雜的全方面衝突…
Thumbnail
2025/04/05
不必讀《紅樓夢》就能看見紅樓夢的世界?請來台北故宮看「看得見的紅樓夢」展覽,保證耳目一新
Thumbnail
2025/04/05
不必讀《紅樓夢》就能看見紅樓夢的世界?請來台北故宮看「看得見的紅樓夢」展覽,保證耳目一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抨擊某方人士的"加薩人道危機"乃認知戰說,將之歸類於納粹餘孽的“猶太大屠殺否認說”、日本右翼的“南京大虐殺の虚構”論、土耳其民族主義者的"亞美尼亞人大屠乃謊言"說。無人能捏造出加薩正在發生人道危機,是以色列將反戰、反殖民、反強凌弱等人道主義抗議都說成"全球反猶陰謀",才催生了這個全球性反以陣線。
Thumbnail
本文抨擊某方人士的"加薩人道危機"乃認知戰說,將之歸類於納粹餘孽的“猶太大屠殺否認說”、日本右翼的“南京大虐殺の虚構”論、土耳其民族主義者的"亞美尼亞人大屠乃謊言"說。無人能捏造出加薩正在發生人道危機,是以色列將反戰、反殖民、反強凌弱等人道主義抗議都說成"全球反猶陰謀",才催生了這個全球性反以陣線。
Thumbnail
  《帝國毀滅》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戰役─柏林戰役(1945/4/16~5/2),從蘇聯攻進柏林,到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於4月30日自殺、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於5月8日簽署投降書,從此宣告納粹政權瓦解。而這短短的17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帝國毀滅》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戰役─柏林戰役(1945/4/16~5/2),從蘇聯攻進柏林,到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於4月30日自殺、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於5月8日簽署投降書,從此宣告納粹政權瓦解。而這短短的17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什么纳粹的残余分子没有选择游击战方式继续战斗?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说对于战败的纳粹来说,进行游击战似乎是适合他们的行动方式,但其实背后还是存在着许多潜在原因的。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要了解到当时第二次世界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什么纳粹的残余分子没有选择游击战方式继续战斗?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说对于战败的纳粹来说,进行游击战似乎是适合他们的行动方式,但其实背后还是存在着许多潜在原因的。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要了解到当时第二次世界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时期,生活在纳粹德国是种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从纳粹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汉斯·万宁格的视角来看一下。   希特勒青年团是纳粹掌控德国时的一个众多组织之一。这个组织的目标是让14岁到18岁之间的青少年变得更加激进以及对希特勒保持狂热的忠诚。随时为纳粹政府做好全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时期,生活在纳粹德国是种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从纳粹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汉斯·万宁格的视角来看一下。   希特勒青年团是纳粹掌控德国时的一个众多组织之一。这个组织的目标是让14岁到18岁之间的青少年变得更加激进以及对希特勒保持狂热的忠诚。随时为纳粹政府做好全
Thumbnail
  朋友们好,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德军内部,大部分士兵已经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次战争的胜利机会,将会越来越渺茫。出于对自身性命的考虑,有不少士兵纷纷为了自保选择装病,而一些胆小害怕的军官,则开始选择暗中逃避。那么纳粹高层是如何应对这一情况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关于这些事
Thumbnail
  朋友们好,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德军内部,大部分士兵已经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次战争的胜利机会,将会越来越渺茫。出于对自身性命的考虑,有不少士兵纷纷为了自保选择装病,而一些胆小害怕的军官,则开始选择暗中逃避。那么纳粹高层是如何应对这一情况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关于这些事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跟各位談論有二戰頭號戰犯之稱的「阿道夫·希特勒」,內容嘗試以他所牽引出的納粹美學、納粹精神...等來分析「圖符之於歷史意義與影響的延伸探討」,試著討論除了他對猶太人進行的屠殺之外,還有對世人帶來的其他影響...。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跟各位談論有二戰頭號戰犯之稱的「阿道夫·希特勒」,內容嘗試以他所牽引出的納粹美學、納粹精神...等來分析「圖符之於歷史意義與影響的延伸探討」,試著討論除了他對猶太人進行的屠殺之外,還有對世人帶來的其他影響...。
Thumbnail
  朋友们好,二战时期,在希特勒出席的仪式上拒绝行纳粹礼,结果会怎么样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古斯特·兰德梅塞尔的故事。   这张照片是1936年德国军舰下水时拍摄的,当时希特勒本人也出席了仪式。出席的每个人都在对“霍斯特·韦塞尔号”战舰敬礼以及积极地表达他们对元首的永恒
Thumbnail
  朋友们好,二战时期,在希特勒出席的仪式上拒绝行纳粹礼,结果会怎么样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古斯特·兰德梅塞尔的故事。   这张照片是1936年德国军舰下水时拍摄的,当时希特勒本人也出席了仪式。出席的每个人都在对“霍斯特·韦塞尔号”战舰敬礼以及积极地表达他们对元首的永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