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2023年12月23日的日記,幼稚的阿姨偷偷準備好聖誕禮物後,又忍不住想逗弄老實的小寶貝:
「聖誕老公公會送禮物給乖孩子,可是寶貝有乖嗎?」
寶貝自信的回答:「有!」「有沒有打阿姨?」
停頓了一秒,寶貝才輕聲回:「比較沒有。」
「哈哈,意思是現在比較沒有打,以前很常打?」
這下寶貝不敢作聲。
其實六歲的寶貝情緒一向穩定,他不曾惡意傷人,只是有時候玩得太嗨,或是累到快沒電了,力道就會拿捏不好,出手難免有點重,動作也顯得有些粗魯。
然而,現實並不總是那麼溫柔。
台北市內湖環山路一段,11月29日中午發生一起凶殺案,被害人倒臥在地,左胸中3刀,搶救後宣告不治。根據了解,兇嫌是被害人的外甥,疑似長期染上毒癮、缺錢花用,想跟照顧他的阿姨討錢遭拒絕,竟持刀將人刺死。去年11月兇嫌才因為缺錢花用、縱火燒家,被趕出家門,之後長期靠阿姨維生,沒想到這回因為要錢不成,和阿姨起口角,一氣之下狠下殺手。76歲的譚姓死者是中山女中退休國文老師,抱持仁慈教育的心,長年給予資金幫助,嫌犯卻對疼愛他的阿姨痛下殺手,母親以為斷絕關係能改變現況,不料卻害姐妹魂斷刀下。
每當出現這類人倫悲劇,阿嬤和舅舅總會第一時間聯想到我和寶貝,接連叮囑我不要過度溺愛,擔心「愛的教育」會寵壞下一代。他們似乎不太相信我懂得拿捏分寸。
但我認為,更該警惕的,不只是寵愛,而是當一個孩子誤交損友、受到毒品誘惑時,所帶來的毀滅性代價─結局往往是家破人亡。
這就是為什麼,我堅信從小就要讓寶貝知道毒品的可怕。
現在的他,哪怕一絲菸味,都像毒氣一樣,一聞到立刻摀住口鼻,像逃命似地拔腿就跑,生怕吸進一口就少活一年!
雖然這樣的反應太誇張,但我只願他這份本能的抗拒,能成為未來保護自己的力量——遇上毒品時,能毫不猶豫地轉身離開,不要將來一步踏錯回不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