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無情,人間有情:格局要大,但腳要落地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人生只有短短一百年。

在千年古木的眼中,什麼美中貿易戰、什麼以伊衝突,不過是幾次清晨微風,幾場季節雨。

牠們不會在意人類社會的起伏波動,也不會因為哪天的股市新聞而產生情緒。

牠們唯一感知、會產生恐懼的,是地震、旱災、氣候變遷這些來自大自然的長期變化。這就是「天道」——無情的自然法則。

人類與之相比,壽命太短,感知太急。


我們的生理與心理都還停留在遠古的演化設定:即使不會挨餓,看到高熱量的甜食,仍會一口接一口地吃下去——因為我們的基因還沒更新,還以為明天會打獵不到。

從人類歷史學者的角度來看,大多數人天天吃飽,其實是這兩三百年才出現的事。

從宇宙學家的角度來看則會說,一顆恆星的光變暗,往往要百萬年,甚至千萬年。

而我們,只活一百年,連「一瞬」都算不上。

這種時間感落差,會讓我們誤以為眼前發生的事都是「不得了」的事。


查理.芒格說:「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他提到他的一位朋友——銀行董事長彼得・考夫曼說:

「要能從上往下看,也要能從下往上看。」

這句話表面上像是投資策略,實際上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們要能夠拉高視野,從更長期的角度看現在發生的事:

像 4 月的關稅戰爭、短期的政治衝突、媒體的恐慌敘事……這些在十年後看起來,也許都只會在歷史上留下淺淺的足跡。

我們若總是被眼前的短期波動影響情緒,很容易忽略長期來看重要的是什麼。

所以,我們要學會把格局拉大,看事情是否會影響 5 年後,10 年後的自己,若不會,何必焦慮呢?


除了用天的角度看,我們也要能夠回到地面上來

我曾在朋友旅行後,回來聽到朋友對我說:

「我感覺你好像在也不在,你人是跟著走完了行程,但感覺你整個人都沒有在場。」

那一刻我讓驚醒,因為我常常思考未來而忽略當下的人際關係,

我總是在思考未來,「我等一下要做什麼」、「我今天要做什麼」「我這週要做什麼」「我接下來一年要做什麼」

雖然身處美麗的風景中,難得與朋友相聚,但我的心卻早已飛去計畫未來、構思任務、想下一步該做什麼。

我沒有活在那一刻,也沒有陪伴好眼前的人。

如果一個人總是活在未來,身邊的人會感覺你「在也不在」,沒有存在感,也沒有溫度。

你太太會覺得你不在乎她,你小孩會感覺你心不在焉,朋友甚至會覺得你在跟不在有什麼區別。


所以,真正的智慧是「格局要大,但腳要落地。

抬頭看天道,低頭觀人間

能夠拉高視野,像天道一樣無情冷靜的看整體與長期趨勢;

同時落到當下,像人間一樣有情、有溫度。

我們可以訓練自己:

  • 遇到焦慮事件時,問自己:「這件事五年後還重要嗎?」
  • 與人在場時,提醒自己:「我現在是用心在聽他說話嗎?」
  • 每週練習一次「天道 × 人道」的檢視:長線在走、短線也在陪。


天道無情,人間卻有情。

活在當下,心繫遠方。

願我們都有這樣的心智雙軌,

能與世界共舞,也不忘照顧身邊的溫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維鍛鍊場:Charlie的成長筆記
2會員
53內容數
人生是一場修行,我在這裡書寫,也在這裡前行。 我是一名軟體工程師,也是一位探索人生道理的修行者。 熱愛學習、思考與分享,關注技術、投資、個人成長,並透過書寫整理自己的思維。 這裡記錄我的所學、所思與所行。 透過書寫整理思維,與同樣追求成長的人交流,探索更深的理解與可能性。
2025/06/27
延續上一篇,,本文深入探討《尋找你的牛》中「得牛」與「牧牛」兩個階段的修行歷程。 從找到方向後的迷惘,到學習與內在自我和平共處,文章藉由禪僧枡野俊明與演員鬆重豐的對話,引導讀者反思人生方向與自我覺察。
Thumbnail
2025/06/27
延續上一篇,,本文深入探討《尋找你的牛》中「得牛」與「牧牛」兩個階段的修行歷程。 從找到方向後的迷惘,到學習與內在自我和平共處,文章藉由禪僧枡野俊明與演員鬆重豐的對話,引導讀者反思人生方向與自我覺察。
Thumbnail
2025/06/19
AI時代來臨,工作型態與人才價值觀將重新定義。 從 Thoughtworks 技術長 Martin Fowler 的文章「Expert Generalist」(專精通才), 的重要性,強調好奇心、協作性及以使用者為中心等特質,並反思現有組織制度如何留住潛力人才。
Thumbnail
2025/06/19
AI時代來臨,工作型態與人才價值觀將重新定義。 從 Thoughtworks 技術長 Martin Fowler 的文章「Expert Generalist」(專精通才), 的重要性,強調好奇心、協作性及以使用者為中心等特質,並反思現有組織制度如何留住潛力人才。
Thumbnail
2025/06/11
「考大學、進大公司、穩定上班」一直是台灣社會普遍認可的人生路線。然而,隨著AI技術突飛猛進,這條路如今真的還走得通嗎? 近期在聯合新聞網看到一篇轉載自《紐約時報》的報導——〈年輕不是本錢 分析:畢業生面臨40年來最糟就業市場〉,指出美國年輕人正遭遇40年來最嚴峻的就業環境,而AI正是幕後推手之一。
Thumbnail
2025/06/11
「考大學、進大公司、穩定上班」一直是台灣社會普遍認可的人生路線。然而,隨著AI技術突飛猛進,這條路如今真的還走得通嗎? 近期在聯合新聞網看到一篇轉載自《紐約時報》的報導——〈年輕不是本錢 分析:畢業生面臨40年來最糟就業市場〉,指出美國年輕人正遭遇40年來最嚴峻的就業環境,而AI正是幕後推手之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天地的仁愛之心被濫用,導致萬物之痛苦,在統治者的仁愛也造成蒼生痛苦。文章也談到了臺灣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些問題。文章提醒人們要審慎選擇領袖,讓民意順勢發展。同時也提出大自然的變遷是無法阻止的,應該順應時代變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天地的仁愛之心被濫用,導致萬物之痛苦,在統治者的仁愛也造成蒼生痛苦。文章也談到了臺灣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些問題。文章提醒人們要審慎選擇領袖,讓民意順勢發展。同時也提出大自然的變遷是無法阻止的,應該順應時代變化。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際連結的困境、我們與環境的關係,以及社會的權力鬥爭。文章充滿了關於不平等、懷疑民主的評論,並且提到了生態相關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際連結的困境、我們與環境的關係,以及社會的權力鬥爭。文章充滿了關於不平等、懷疑民主的評論,並且提到了生態相關的問題。
Thumbnail
透過閱讀「一如既往」一書,理解作者所提人性裡不變的法則有哪些,並以此來觀看關於理財、職場、人際等各方面的狀況,如能以此做為方針,或引導自己去面對生活、工作、財富等種種。
Thumbnail
透過閱讀「一如既往」一書,理解作者所提人性裡不變的法則有哪些,並以此來觀看關於理財、職場、人際等各方面的狀況,如能以此做為方針,或引導自己去面對生活、工作、財富等種種。
Thumbnail
當世界的無常,變成人類的失常時,您會想為這時代做點什麼?
Thumbnail
當世界的無常,變成人類的失常時,您會想為這時代做點什麼?
Thumbnail
殘酷的競爭和戰爭有悖于人類團結與合作的天性,人類並不天生迷戀戰爭。 當今世界面臨的文明更迭、自然災害、全球問題等危機歷史上都曾發生,世界並非線性而是循環發展的。人類的誕生是一種一次到位的設計,而非經過漫長進化過程隨機出現的生命形式。殘酷的競爭和戰爭有悖于人類團結與合作的天性,人類並不天生迷戀戰爭。
Thumbnail
殘酷的競爭和戰爭有悖于人類團結與合作的天性,人類並不天生迷戀戰爭。 當今世界面臨的文明更迭、自然災害、全球問題等危機歷史上都曾發生,世界並非線性而是循環發展的。人類的誕生是一種一次到位的設計,而非經過漫長進化過程隨機出現的生命形式。殘酷的競爭和戰爭有悖于人類團結與合作的天性,人類並不天生迷戀戰爭。
Thumbnail
地球上所有生物要生存都是不太容易的,隨時隨地要尋找東西吃,也隨時要防備被別人當食物,再加上看不到的細菌病毒的感染,寄生蟲的侵擾……可說是步步危機。 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已脫離朝不保夕的恐懼,儼然似乎超越所有物種,成為掌握環境的萬物之靈,直到面對天災、不管是地震、洪水、野火或是山崩土石流……人類才
Thumbnail
地球上所有生物要生存都是不太容易的,隨時隨地要尋找東西吃,也隨時要防備被別人當食物,再加上看不到的細菌病毒的感染,寄生蟲的侵擾……可說是步步危機。 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已脫離朝不保夕的恐懼,儼然似乎超越所有物種,成為掌握環境的萬物之靈,直到面對天災、不管是地震、洪水、野火或是山崩土石流……人類才
Thumbnail
邪惡根本不存在,有點像用自然界的角度,去譴責人類開墾自然界的自私自利,或許就像個環保生態片,但卻不只是自然界是對、人類就是錯,這樣二元對錯化分,他有更深一層的哲學,一種萬物的平衡,世間背後我們難以察覺的因果這把尺。
Thumbnail
邪惡根本不存在,有點像用自然界的角度,去譴責人類開墾自然界的自私自利,或許就像個環保生態片,但卻不只是自然界是對、人類就是錯,這樣二元對錯化分,他有更深一層的哲學,一種萬物的平衡,世間背後我們難以察覺的因果這把尺。
Thumbnail
疫情改變人類生活樣子,重挫經濟,改變了地球樣貌,以及生態的多樣性。疫情下人類活動暫停,生態稍微獲得改善空間。生態被開發不回。變種病毒侵襲,難以逐步控制。政治分裂造成社會連結被破局。全球人口問題與社會矛盾。反思人類生活與價值觀。
Thumbnail
疫情改變人類生活樣子,重挫經濟,改變了地球樣貌,以及生態的多樣性。疫情下人類活動暫停,生態稍微獲得改善空間。生態被開發不回。變種病毒侵襲,難以逐步控制。政治分裂造成社會連結被破局。全球人口問題與社會矛盾。反思人類生活與價值觀。
Thumbnail
現代生活讓我們與周遭的環境是分離的,雖然人跟人在同個環境,但心卻在不同的地方,當我們放下手機開始感受你所處的空間、環境,你會發現周遭人的一舉一動跟你的所思所想,竟然在不同的地方有相似之處。 如果你細細品讀你的環境要給你的訊息,你會發現你心中的疑問都在生活中有所解答。
Thumbnail
現代生活讓我們與周遭的環境是分離的,雖然人跟人在同個環境,但心卻在不同的地方,當我們放下手機開始感受你所處的空間、環境,你會發現周遭人的一舉一動跟你的所思所想,竟然在不同的地方有相似之處。 如果你細細品讀你的環境要給你的訊息,你會發現你心中的疑問都在生活中有所解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