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白堊紀森林 – 樹皮下的生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了解生態系統中各物種間的交互作用,對於理解整個生態系的功能演化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化石通常很難保存相關資訊,這是因為多數化石紀錄著重於生物的個體形態,而無法顯現出與同生境其他物種之間的交互關係。 本次研究則是發現了一個樹皮底下的微型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被包含在來自緬甸的克欽琥珀礦內,年代上屬於白堊紀晚期。 近年來緬甸克欽琥珀有著許多重大的發現,揭示各種白堊紀無脊椎動物的捕食互動演化,比如隱翅蟲幼蟲、螳螂、草蛉等都有特化用於捕獵的部位。與此同時,草蛉幼蟲、竹節蟲、某些直翅目昆蟲等則在避免被捕食的過程,演化出擬態的能力。 不過上述這些例子,大部分都只表現出一小面向,畢竟在一個生態系統中除了頂級掠食者以外,大部分掠食者幾乎都會同時身兼被捕食者的身份。在這次研究中描述的新屬種則就同時具有攻擊與防禦的特化,讓我們可以更加了解當時複雜的生態系統。

鍬腹谷盜屬 Rutrizoma

鍬腹谷盜是鞘翅目谷盜科的新屬,具有金屬藍的結構色。其顯示出特化的捕食形態,身體細長、鞘翅縮短,適合穿梭於樹木之間的裂縫,強壯的上顎也非常適於攻擊獵物。同時其腹部末端的背板則特化出傾斜的結構,基於現代甲蟲的相似結構具有防衛天敵的用途,因此也可以判斷鍬腹谷盜擁有該結構也是為了防禦更大型的掠食者。 目前該屬擁有兩個物種:

多氏鍬腹谷盜標本照片 Li, Y.-D et al. 2025

多氏鍬腹谷盜標本照片 Li, Y.-D et al. 2025

模式種多氏鍬腹谷盜 Rutrizoma donoghuei

皮氏鍬腹谷盜標本照片 Li, Y.-D et al. 2025

皮氏鍬腹谷盜標本照片 Li, Y.-D et al. 2025

與皮氏鍬腹谷盜 Rutrizoma pisanii 兩個物種之間的差異主要是體型跟腹部末端斜背板邊緣的形態。多氏鍬腹谷盜的體型較小,體長約4.1毫米,背板邊緣具有葉狀突起。皮氏鍬腹谷盜的體型則較大,體長約5.4毫米,背板邊緣平滑單調。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的沙龍
238會員
371內容數
你對古生物了解多少呢?在進入這個領域之前這裡提供古生物學的基本認知~
2025/05/29
生物的體型演化的趨勢長期受到生物學家的關注,為此生物學家也在過去建立多種假設來解釋體型演化的關鍵。 除了之前提到溫度、緯度影響體型的柏格曼法則(Bergmann's rule)以外,還有一個類群隨著時間演進體型會跟著變大的科普法則(Cope's rule)、棲地大小與隔離程度影響體型的福斯特法則(F
Thumbnail
2025/05/29
生物的體型演化的趨勢長期受到生物學家的關注,為此生物學家也在過去建立多種假設來解釋體型演化的關鍵。 除了之前提到溫度、緯度影響體型的柏格曼法則(Bergmann's rule)以外,還有一個類群隨著時間演進體型會跟著變大的科普法則(Cope's rule)、棲地大小與隔離程度影響體型的福斯特法則(F
Thumbnail
2025/04/28
棘頭動物(acanthocephalan)是一群專性寄生動物(絕對寄生),目前已發現近1,500個物種。生命週期複雜,常涉及兩種以上的寄生宿主,幼蟲期寄生於無脊椎動物宿主,包含甲殼類、昆蟲;成蟲期則寄生於脊椎動物宿主,有魚類、鳥類、哺乳類等。因為是專性寄生,牠們並不存在口部與消化道。成蟲生活在最終宿
Thumbnail
2025/04/28
棘頭動物(acanthocephalan)是一群專性寄生動物(絕對寄生),目前已發現近1,500個物種。生命週期複雜,常涉及兩種以上的寄生宿主,幼蟲期寄生於無脊椎動物宿主,包含甲殼類、昆蟲;成蟲期則寄生於脊椎動物宿主,有魚類、鳥類、哺乳類等。因為是專性寄生,牠們並不存在口部與消化道。成蟲生活在最終宿
Thumbnail
2025/04/20
體色對於動物的行為、生理、以及棲息環境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在哺乳類動物當中自然也是如此。 現今的哺乳類擁有著豐富的體色與圖樣,然而我們對於生存在中生代的早期哺乳形類體色樣式卻知之甚少。 為此近期一項研究分析了中國東北出土的六種中生代哺乳形類 Mammaliaformes 體色,這六種動物的時代跨度從
Thumbnail
2025/04/20
體色對於動物的行為、生理、以及棲息環境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在哺乳類動物當中自然也是如此。 現今的哺乳類擁有著豐富的體色與圖樣,然而我們對於生存在中生代的早期哺乳形類體色樣式卻知之甚少。 為此近期一項研究分析了中國東北出土的六種中生代哺乳形類 Mammaliaformes 體色,這六種動物的時代跨度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今年7月我參加了我們系上的田野技術調查課,這門課會到南投縣蓮華池研究中心進行野外的調查,利用我們所學的研究方法來對台灣這塊有趣的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這課程中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穿山甲,半夜聽著豎琴蛙的鳴叫聲,還有最後一天大家半夜一起趕出ppt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還有好多好多讓我用文字呈現給大家吧。
Thumbnail
今年7月我參加了我們系上的田野技術調查課,這門課會到南投縣蓮華池研究中心進行野外的調查,利用我們所學的研究方法來對台灣這塊有趣的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這課程中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穿山甲,半夜聽著豎琴蛙的鳴叫聲,還有最後一天大家半夜一起趕出ppt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還有好多好多讓我用文字呈現給大家吧。
Thumbnail
自古以來,人類只能佇立於蒼天古木之下,瞻仰大自然無盡的生命力;妒忌地看著鳥獸棲息於巨木之上,想像著它們眼中居高臨下的景色又是如何? 「尋樹的人」是台灣第一個研究團隊團隊身體力行地尋樹、攀樹。他們穿梭在台灣的森林尋找古籍、原住民耆老所說的巨木,除了拍攝巨木的等比例全身照,也為我們大來樹冠層的故事...
Thumbnail
自古以來,人類只能佇立於蒼天古木之下,瞻仰大自然無盡的生命力;妒忌地看著鳥獸棲息於巨木之上,想像著它們眼中居高臨下的景色又是如何? 「尋樹的人」是台灣第一個研究團隊團隊身體力行地尋樹、攀樹。他們穿梭在台灣的森林尋找古籍、原住民耆老所說的巨木,除了拍攝巨木的等比例全身照,也為我們大來樹冠層的故事...
Thumbnail
你曾經是草食動物 一木一草即為你的天地 你曾經是肉食動物 狩獵動物即為你的天性 最終生態系裡 分解者 分食一切 消失殆盡 你曾經回到過去 為了安撫未完成的情緒出口 你曾經想像未來 為了追求未知帶來的冒險精神 現在你停留在此時 只為片刻的快樂 因為最終 你不是你 我不是我
Thumbnail
你曾經是草食動物 一木一草即為你的天地 你曾經是肉食動物 狩獵動物即為你的天性 最終生態系裡 分解者 分食一切 消失殆盡 你曾經回到過去 為了安撫未完成的情緒出口 你曾經想像未來 為了追求未知帶來的冒險精神 現在你停留在此時 只為片刻的快樂 因為最終 你不是你 我不是我
Thumbnail
林間的一場狩獵
Thumbnail
林間的一場狩獵
Thumbnail
曾經走過沙漠的旅行者會烙印著沙漠的印記。這是備受尊敬的赤腹鷹告訴我的話。
Thumbnail
曾經走過沙漠的旅行者會烙印著沙漠的印記。這是備受尊敬的赤腹鷹告訴我的話。
Thumbnail
目前主流認為開花植物(被子植物)是出現在侏儸紀到白堊紀早期(有些人認為更早),昆蟲協助植物授粉也被認為是發生在開花植物出現之後,但近年來的化石發現這樣的共生現象早在二疊紀的裸子植物就已存在。以往要從化石了解古生代或中生代昆蟲授粉的資訊都是由間接的途徑得知,如植物的毬果、花朵的形態適合蟲媒或者昆蟲的口
Thumbnail
目前主流認為開花植物(被子植物)是出現在侏儸紀到白堊紀早期(有些人認為更早),昆蟲協助植物授粉也被認為是發生在開花植物出現之後,但近年來的化石發現這樣的共生現象早在二疊紀的裸子植物就已存在。以往要從化石了解古生代或中生代昆蟲授粉的資訊都是由間接的途徑得知,如植物的毬果、花朵的形態適合蟲媒或者昆蟲的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