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不見你的「終端顧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試想一個弔詭的現象:一間公司可能擁有極為強大的銷售通路、穩固的市場地位,卻對真正使用其產品或服務的「終端顧客」所知有限。

今天,我為一家以銀行通路為核心的金融保險業者,引導了一場「顧客旅程地圖」(Customer Journey Mapping, CJM) 內部工作坊。整個過程深刻地揭示了這個普遍性的管理挑戰:當企業的業務命脈高度依賴單一強勢通路時,往往會在公司與顧客之間,築起一道無形的牆。

這種結構會衍生出兩個核心問題:

  1. 數據與洞察的斷裂:第一手的客戶輪廓、行為數據與回饋,都被通路所掌握。企業如同隔著一層毛玻璃看市場,難以做出精準的產品開發與服務優化決策。
  2. 品牌價值的依附:顧客的信賴感主要來自於強勢通路的品牌背書,而非企業自身的產品或服務特色,導致自有品牌識別度模糊,難以開拓獨立的客源。

這場工作坊的目標,便是引導團隊拆解這道牆,學習如何從「服務通路」的B端思維,轉向「理解顧客」的C端思維。

raw-image

思考的鷹架:以AI賦能,加速組織的換位思考

要讓一群來自不同部門、習慣於內部流程視角的專業人士,快速切換到外部顧客視角,需要有效的工具作為催化劑。

在這次工作坊中,我導入了一個特製的GPT工具「CJM Master」,其目的並非取代人,而是作為團隊思考的鷹架 (Scaffolding),突破「從零開始」的思維僵局。

CJM Master是我基於CJM與服務流程設計的方法論所設計出來的:

  1. 定義問題:團隊首先輸入分析的基礎框架,包含目標產品與客群的簡要描述。
  2. 建立人物誌 (Persona):AI會依據輸入資訊,快速生成三個具體的「人物誌」草案。例如,一位為家庭尋找長照資源的40歲職業婦女 ,或是一位對傳統癌症險猶豫的65歲退休教師。這些人物誌包含了心理特徵、核心痛點與決策動機,讓討論的對象從抽象的「客群」,變為具體的「個人」。
  3. 生成旅程地圖 (Journey Map 1.0 & 2.0):在選定人物誌後,AI會自動產出兩版顧客旅程地圖。
    • 1.0 版是「現況診斷」:描繪該人物在當前服務流程中的體驗、情緒與痛點。
    • 2.0 版是「策略建議」:這一步是關鍵。AI會整合 ERRC (增刪提降) 與 Kano兩個管理模型,提出一套兼具刪減痛點與創造亮點的改善建議藍圖。

這個流程最大的價值,在於將團隊的精力從「發散的腦力激盪」,聚焦到對一個「結構化草案」的批判、修正與深化之上。

AI僅是火種,人的洞察方能燎原

當AI的分析報告呈現在桌上,真正有價值的環節才剛開始。團隊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對AI的產出進行檢視,進而挖掘出許多深層的組織洞見。

發現一:數位接觸點的「策略性孤島」現象

當企業與終端客戶脫節時,其官網、APP等數位通路,往往會變成缺乏整體策略的孤島,潛力遠未被開發。

工作坊中發現,許多數位流程存在嚴重斷點。例如,線上試算的結果無法直接帶入投保申請,或是家庭旅遊的保險無法為家人合併投保,這些都大幅增加了使用者的操作摩擦力,並將潛在客戶推向競品。

團隊亦發現,官網上可能有內容詳盡的加值服務介紹,卻沒有任何連結引導至對應的產品銷售頁面。資訊流無法順利轉換為金流,是數位通路常忽略的細節。

發現二:「關鍵時刻 (Moment of Truth)」是品牌信任的試金石

在保險業,「理賠」是少數能與客戶直接、深度互動的機會。這個微旅程的體驗設計,是危機處理,更是品牌建設。

團隊在探討「身故理賠」時,意識到服務的對象是悲痛的家屬。因此,設計的重點從「如何快速付錢」,轉向「如何提供溫暖支持」。從主動聯繫、一次性告知所有文件,到提供緊急預支款項,甚至在事後追蹤關懷,這些超越SOP的「魅力品質」服務,能建立深度的情感連結與品牌忠誠度。

發現三:外部顧客旅程的順暢,源於內部流程的整合

這是本次工作坊中,由高階主管反覆強調的核心觀念:「順暢的顧客體驗,始於順暢的內部協作」。

任何有意義的顧客體驗優化,都無法由單一部門完成。一個看似簡單的線上功能,背後都牽動著IT、法務、商品、行銷、理賠等多個部門。若沒有一個以「顧客需求」為共同目標的跨職能協作機制,各部門仍以本位主義行事,那麼任何外部體驗的改造都將窒礙難行,淪為空談。

集體的心智模式改變

這場工作坊所揭示的挑戰與機會,不僅適用於特定產業,更是所有企業在當前環境下都需面對的課題。AI提供了分析的起點,但真正的轉型,始終在於人的決策與執行。綜合本次的發現,有三個可供企業管理者思考的行動方向:

  1. 建立直連客戶的管道,掌握第一方數據的主權:
    與其被動依賴通路夥伴,企業應主動規劃小規模、低成本的「客戶直達」試點計畫。無論是透過獨立的線上產品、社群經營或內容平台,其戰略目標是開始累積屬於自己的第一方客戶數據,從直接的互動中提煉真實的市場洞察。
  2. 將數位轉型視為文化課題,而非技術專案:
    卓越的數位體驗,根基於強大的內部能力與組織文化。企業應思考長期的數位人才資本策略。如同標竿案例星展銀行(DBS)的啟示,IT與數位人才不再是後勤支援單位,而是驅動商業模式創新的核心引擎。這需要從根本上改變資源配置與人才投資的思維。
  3. 從組織設計著手,培育跨職能的協作文化:
    打破部門壁壘需要結構性的解決方案。企業可考慮成立一個被充分授權的「顧客旅程先鋒隊」。賦予這個跨職能團隊明確的目標與權力,讓他們完整地擁有一個特定旅程(例如:「新客戶啟用旅程」或「售後服務旅程」)的設計、執行與優化權責,以此作為推動組織變革的灘頭堡。

這套方法論,始於一場金融業的工作坊。但其核心精神——直面顧客、打破壁壘、重塑體驗——適用於任何一個渴望在時代變革中持續成長的企業。

最後,我得謝謝三位專家共同促成此次工作坊:Stanley Lu規畫了此次工作坊專案,以及現場指揮;Kevin(常振國)老師在工作坊前的指導,以及在今日工作坊持續提供我行業專業資訊與引導思路;潘郁如顧問提供行業專業知識與現場的輔導、引導。

#商周CEO學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相勳的沙龍
16會員
60內容數
用強大的基於個案的培訓在你的企業中激發變革性的思考。學習成功的應用,並掌握創作自己的個案的技巧,以培養成長和持續學習的環境。
吳相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18
矽谷師徒再掀波瀾!Salesforce前總裁高調創辦AI新創Sierra,直挑昔日龍頭,這是一場膽識過人的豪賭,還是螳臂擋車?本文深入剖析這場「代理人戰爭」,拆解背後的策略邏輯與學術辯證。
Thumbnail
2025/06/18
矽谷師徒再掀波瀾!Salesforce前總裁高調創辦AI新創Sierra,直挑昔日龍頭,這是一場膽識過人的豪賭,還是螳臂擋車?本文深入剖析這場「代理人戰爭」,拆解背後的策略邏輯與學術辯證。
Thumbnail
2025/06/17
你以為Apple和鴻海只是單純的「發包」與「代工」關係嗎?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這對全球科技巨頭與製造業龍頭,其實打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 「非典型垂直整合」 模式。
Thumbnail
2025/06/17
你以為Apple和鴻海只是單純的「發包」與「代工」關係嗎?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這對全球科技巨頭與製造業龍頭,其實打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 「非典型垂直整合」 模式。
Thumbnail
2025/06/15
🌿 昨天,我帶著元智大學五位令人驕傲的引導教練們,一同前往苗栗的綠意山莊,為一家充滿活力且優質的企業,帶來了一整天的生成式AI實作工作坊。這是一場充滿挑戰與驚喜的旅程,不僅翻轉了我對企業內訓的傳統想像,更見證了人機協作時代下,學習與創新的無限可能。
Thumbnail
2025/06/15
🌿 昨天,我帶著元智大學五位令人驕傲的引導教練們,一同前往苗栗的綠意山莊,為一家充滿活力且優質的企業,帶來了一整天的生成式AI實作工作坊。這是一場充滿挑戰與驚喜的旅程,不僅翻轉了我對企業內訓的傳統想像,更見證了人機協作時代下,學習與創新的無限可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行銷5C的概念,提到以顧客為中心,強調消費者需求、消費者體驗及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同時提供了深入瞭解目標客戶、提供優質的顧客服務和建立良好品牌形象等實用技巧。這將對正在尋找新的行銷策略的企業和行銷人員有所幫助。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行銷5C的概念,提到以顧客為中心,強調消費者需求、消費者體驗及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同時提供了深入瞭解目標客戶、提供優質的顧客服務和建立良好品牌形象等實用技巧。這將對正在尋找新的行銷策略的企業和行銷人員有所幫助。
Thumbnail
身處競爭激烈市場環境中的行銷人員,處處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和機遇。 無論是產品推廣還是品牌建立,了解客戶的需求和行為都是成功的關鍵。 然而,客戶並不是一個同質的群體,他們擁有各自獨特的特點、需求和偏好。 正因如此,行銷人員需要對不同類型的客戶有深入的了解,並根據這些特點採取相應的行銷策略,以實現
Thumbnail
身處競爭激烈市場環境中的行銷人員,處處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和機遇。 無論是產品推廣還是品牌建立,了解客戶的需求和行為都是成功的關鍵。 然而,客戶並不是一個同質的群體,他們擁有各自獨特的特點、需求和偏好。 正因如此,行銷人員需要對不同類型的客戶有深入的了解,並根據這些特點採取相應的行銷策略,以實現
Thumbnail
#週一推薦 #行銷人必學 數據洞察行銷的專場分享 面對瞬息萬變的數據行銷時代,您準備好了嗎? 在我眼中,沒有難做的市場,只有看不見的藍海 而準確的線上數據越來越能夠協助我們洞悉商機 #消費者旅程的洞察 隨著第三方cookie消失|各大品牌和電商積極收集從公領域轉到私領域流量的數據,如果線上和
Thumbnail
#週一推薦 #行銷人必學 數據洞察行銷的專場分享 面對瞬息萬變的數據行銷時代,您準備好了嗎? 在我眼中,沒有難做的市場,只有看不見的藍海 而準確的線上數據越來越能夠協助我們洞悉商機 #消費者旅程的洞察 隨著第三方cookie消失|各大品牌和電商積極收集從公領域轉到私領域流量的數據,如果線上和
Thumbnail
在行銷圈十幾年,知道最難的事情是如何對標精準的受眾,瞭解清楚的受眾輪廓,才有辦法去制定有效益的行銷策略與方案。Sowork摘星的CJ是能夠把消費者輪廓做到最符合受眾的,同時最新的數據為王和數據紅利書籍也是市場上的熱門話題,這些關鍵字都能幫助提升文章的搜尋排名。
Thumbnail
在行銷圈十幾年,知道最難的事情是如何對標精準的受眾,瞭解清楚的受眾輪廓,才有辦法去制定有效益的行銷策略與方案。Sowork摘星的CJ是能夠把消費者輪廓做到最符合受眾的,同時最新的數據為王和數據紅利書籍也是市場上的熱門話題,這些關鍵字都能幫助提升文章的搜尋排名。
Thumbnail
1.Oracle轉型聚焦客戶成功,推出專屬服務與智能工具協助企業瞭解客戶需求 2.《富比士》:追蹤落後和領先指標預測有風險客戶,實施90-60-30參與策略提高續約率 3.麥肯錫:客戶保留是增加利潤關鍵,11個步驟打造有效客戶留存策略不可不知
Thumbnail
1.Oracle轉型聚焦客戶成功,推出專屬服務與智能工具協助企業瞭解客戶需求 2.《富比士》:追蹤落後和領先指標預測有風險客戶,實施90-60-30參與策略提高續約率 3.麥肯錫:客戶保留是增加利潤關鍵,11個步驟打造有效客戶留存策略不可不知
Thumbnail
2024 客戶成功巡禮:全球視角,每月會有 1-2 集,帶你探索全球客戶成功的創新與進展。讓你隨時瞭解全球客戶成功的最新動態,激發專業視野。
Thumbnail
2024 客戶成功巡禮:全球視角,每月會有 1-2 集,帶你探索全球客戶成功的創新與進展。讓你隨時瞭解全球客戶成功的最新動態,激發專業視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