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市政廳前的道路繼續往前走,遊客的數量也一直沒有減少,想想也對,畢竟前方屹立著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的舞台。這裡也有著相當鮮明的對比,學術風氣濃重的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Christ Church College),看起來就像是一位站在馬路旁邊一位相當嚴肅的巨人,竟然隱藏著寫出每位小朋友都知道的好朋友愛麗絲的作者。

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Christ Church College)的大門
說起來也的確非常的有趣,愛麗絲夢遊仙境,一本小朋友們耳熟能響的童話故事書,竟然出自於一位世界知名大學的數學教授。傳說,當時的英國女王看到這本故事書後愛不釋手,一直期待著作者的下一部作品。當作者應要求寄來他的下一份寫作時,女王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好好閱讀這份作品,希望再作一下愛麗絲風格的美夢,誰知道打開一看,竟然是一份數學論文。這則故事不論是真是假,我想也都反映了這本故事書的成功吧。
話說回來,雖然這本故事書大名鼎鼎,但我對他其中的故事卻是一知半解,因此當來到牛津這個愛麗絲的故鄉遊學時,我就下定決心要閱讀這本故事書的英文版,畢竟我是來這邊學習英文的呀。而當看了這本故事書後,我認為愛麗絲除了反應出小朋友該有的天真以及該有的好奇心以外,也反應出他這個年齡層會有的頑皮以及天馬行空。我很好奇,到底是怎樣的環境,可以孕育出這樣的一本故事書。

基督教堂學院的外圍
當彎進基督教堂學院大門旁邊的花園時,眼前的景色和大門那種嚴肅至接近無聊的風格不同,透露出了他的童心,彷彿在告訴著我,不要被外表所騙了。雖然在學術界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之地,理應保持著專業的外表,而專業或許也代表著不近人情,代表著高高在上。但實際上,如同許多學術巨人一樣,基督教堂學院有著他貼近小朋友性格的另一面。這樣的對比,也著實地不停敲著我的心扉,讓我好好地感受到這股碰撞。

基督教堂學院的外牆
其實這樣的碰撞,在我的遊學過程中,是一直在產生的。只是很多時候,當下的我並沒有感受到,而是在事後的回想中,慢慢的侵襲著我,也讓我反思,這世界在不單純的情況下,其實也隱藏著單純。不過也不是每個碰撞,我在當下都沒有感知到的,就如同沿著建築物的牆面所生長的一棵樹,這幅畫面其實一直存在我的腦海中。畢竟,就以實務面來說,這棵樹可能會破壞這棟建築物,但以藝術面來說,這卻是一幅相當美麗的畫面。而在牛津,這種植物沿著牆面蔓延的畫面卻是他們的日常。看著這樣的景象,我的大腦就在務實和藝術間不停地拉扯,拉扯到最後,依然沒有一個絕對的贏家。而我,也決定放下這樣的拉扯,繼續的往前走,畢竟,前方準備進入基督教堂學院參觀的人龍實在是太長,這有點打亂我的參觀計畫了。

基督教堂學院的遊客入口建築物
當下的我還在猶豫著要不要成為人龍的一部分,畢竟這排隊不知道會排多久,也許到他關門前,我也都沒辦法進去。於是,我決定先到附近逛一逛,順便等看看這人龍會不會有變短的時刻。因此,沿著前方的泥土路往前走,愈來愈遠離這條人龍,當然也愈遠離這知名的基督教堂學院。而在遠離後,前方的景色又是不同的風貌,我想這就是牛津所能呈現的,多元又豐富的景象,也是這多樣的景色風貌,才能孕育出愛麗絲夢遊仙境這樣的故事吧。

城堡米爾西河(Castle Mill Stream)
至於,要不要回去加入排隊的行列,就讓我再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