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行銷提案或預算分配時,常聽到有人說:「找 KOL 推廣啊!」、「要多找 KOC 帶聲量!」名字只差一個字母,但影響卻完全不同。混淆了,策略就可能打歪。
KOL = 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
特點:擁有較大粉絲量與影響力,能快速放大品牌聲量。
操作:通常需要支付合作費用,形式可能是開箱影片、合作貼文、直播導購。
例子:百萬 YouTuber、知名網紅、專業領域權威。👉 好比「請一位明星代言」,重在廣度與影響力。
KOC = Key Opinion Consumer(關鍵意見消費者)
特點:粉絲數可能不多,但是真實體驗感強,推薦更像日常分享。
操作:合作成本低,通常以試用換心得、口碑發文為主。
例子:PTT 的心得文、臉書社團的愛用者。
👉 更像「朋友口耳相傳」,重在真實與信任感。
一句話秒懂
KOL=名人代言,快速放大聲量
KOC=身邊朋友,累積真實口碑
行銷面要怎麼規劃
新品上市、需要快速曝光 → 找 KOL:可以迅速打開知名度。想要長尾口碑、堆疊消費者信任 → 找 KOC:累積真實評價更有說服力。
👉聰明做法:KOL 打頭陣,KOC 做延伸 → 先用 KOL 把聲量衝起來,再用 KOC 穩定鋪陳口碑。又或是看預算:如果需要談合作費用,通常是 KOL;如果是小額或試用體驗,就偏向 KOC。
那你自己比較相信誰的推薦?是追蹤很久的網紅(KOL),還是朋友的真實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