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中的方舟:雷馬克《里斯本之夜》中的流亡、身份與人性救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雷馬克 里斯本之夜

雷馬克 里斯本之夜

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的《里斯本之夜》是他生前發表的最後一部小說,也是其流亡文學系列的巔峰之作。這部作品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通過德國流亡者約瑟夫·施瓦茨的視角,講述了一段跨越國界的逃亡與愛情故事,揭示了戰爭陰影下個體的生存困境與精神掙扎。小說不僅延續了雷馬克一貫的反戰主題與人道主義關懷,更在敘事結構、心理描寫和象徵手法上展現出非凡的深度與廣度。

🌐 流亡者的困境:身份與存在的雙重危機

《里斯本之夜》的核心主題之一是流亡者的身份危機。主人公約瑟夫·施瓦茨被迫逃離德國,依靠一張偽造的護照(屬於已故的奧地利人施瓦茨)在歐洲各地流浪。這一設定本身就極具象徵意義:名字的剝奪意味着個體身份的消解,流亡者成了“無名的存在”,在法律的夾縫中掙扎求存。

雷馬克通過施瓦茨的內心獨白和回憶,細膩地刻畫了流亡者的心理狀態。施瓦茨不僅面臨外在的生存威脅(被捕、驅逐、拘留),更承受着內在的精神撕裂:他對過去的懷念、對未來的恐懼、對自我價值的懷疑。例如,施瓦茨在巴黎時常常參觀博物館,並非出於對藝術的熱愛,而是因為“在教堂和博物館里,沒有人來查看你的證件”。這種細節揭示了流亡者最深的悲哀:他們只有在與死亡或永恆對話的場所,才能暫時找回作為“人”的尊嚴。

雷馬克進一步通過施瓦茨與海倫的關係,探討了身份重建的可能性。海倫不僅是施瓦茨的妻子,更是他與過去生活的唯一聯結。他們的愛情在流亡中經歷了重構——從婚姻中的平凡關係到生死相依的共同體。海倫最終選擇放棄德國的穩定生活,加入施瓦茨的流亡行列,象徵著她對舊有身份的徹底摒棄和對新生活的勇敢擁抱。然而,這種選擇並非毫無代價:流亡者即使獲得物理上的自由,也難以擺脫精神上的枷鎖。

💥 戰爭與人性:暴政下的道德困境

雷馬克通過多個層面揭露了戰爭對人性的摧殘。納粹德國不僅通過暴力機器壓迫民眾,更通過意識形態的灌輸扭曲人的道德觀念。小說中,海倫的弟弟格奧爾格作為納粹衝鋒隊員,代表了被政權異化的個體。他堅信自己的行為是“愛國”的,甚至試圖將海倫“拯救”回德國。這種扭曲的忠誠與家庭情感的衝突,凸顯了極權主義對人性關係的破壞。

另一方面,雷馬克也批判了民主國家的冷漠與官僚主義。法國在戰爭初期對難民的態度充滿了矛盾:他們既同情難民的遭遇,又因恐懼間諜而將其拘禁。施瓦茨和海倫在巴黎被關進萊賓大廳和體育場的經歷,暴露了所謂“文明國家”在危機下的非理性行為。雷馬克借人物之口諷刺道:“在反法西斯主義的國家,反法西斯主義者居然被圍剿兜捕”。這種諷刺不僅揭示了戰爭的荒謬,也暗示了人類文明的脆弱性。

然而,即使在最黑暗的環境中,雷馬克仍保留了人性的光輝。旅館老闆偷偷為施瓦茨送去字條,展現了普通人之間的善意與團結。這種“微小的抵抗”不僅是生存的策略,更是對暴政的無言抗議。

🕰️ 敘事結構與象徵手法:時間、空間與記憶的交織

《里斯本之夜》的敘事結構極具匠心。小說以“現在時”的里斯本之夜為框架,通過施瓦茨的回憶展開倒敘,將過去與現在、記憶與現實交織在一起。這種結構不僅增強了故事的張力,也隱喻了流亡者破碎的時間感:對施瓦茨而言,過去(在德國的生活)與現在(流亡中的掙扎)同樣虛幻,唯有與海倫共度的時光才是真實的。

空間在小說中同樣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里斯本作為“流亡者的最後希望”,是通往自由的“大門”,而停泊在塔古斯河上的客輪則是現代版的“諾亞方舟”。這些意象既暗示了救贖的可能,也揭示了希望的脆弱性——方舟的船票有限,而洪水(戰爭)仍在不斷上漲。

雷馬克對光影的描寫也富含象徵意味。施瓦茨對里斯本“無憂無慮的燈火通明”感到不習慣,因為他來自“象煤礦一樣漆黑”的歐洲。光在這裡既是自由的象徵,也是記憶的載體。施瓦茨感嘆道:“光,原是上帝作為一件禮物賜給我們的……可現在,我們把光掩蔽起來,就因為我們把心裡那點屬於上帝的東西扼殺了。”這種對光的渴望,本質上是對人性與尊嚴的呼喚。

✅ 結語:雷馬克的遺產與當代啟示

《里斯本之夜》不僅是雷馬克個人經歷的投射(他本人也是納粹德國的流亡者),更是對二十世紀人類悲劇的深刻反思。小說通過個體的命運揭示了戰爭的普遍殘酷,同時也展現了人性在極端條件下的韌性。

在當今世界,難民危機、身份政治和戰爭衝突依然頻發,《里斯本之夜》的主題顯得尤為迫切。雷馬克提醒我們:暴政的可怕不僅在於身體的壓迫,更在於精神的異化;流亡的悲劇不僅在於土地的失去,更在於身份的破碎。然而,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人類仍能通過愛、記憶和反抗找到救贖的可能。

正如施瓦茨在小說末尾所言:“回憶難道不能夠做到這一點嗎?它一定能夠。”雷馬克通過《里斯本之夜》將個體的記憶轉化為集體的警示,讓那些被歷史洪流淹沒的聲音重新響起。這部作品不僅是一部文學經典,更是一面照亮人性深淵的明鏡,提醒我們珍惜和平、捍衛尊嚴、永不遺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德國留學仔想靠寫作賺點錢
3會員
29內容數
在德國念碩的台灣仔,不定期更新自己的生活,希望藉此領取微薄的補貼。喜歡旅行、讀書、看電影,不喜歡自己念的專業。
2025/09/04
喬斯坦·賈德以《蘇菲的世界》聞名於世,其作品一貫以哲學啟蒙為核心,面向青少年讀者群體,他的作品還有《紙牌的秘密》、《瑪雅》、《庇里牛斯山的城堡》等等。《青蛙城堡》延續了這一風格,通過一個充滿童話色彩的故事,探討生命、死亡、時間與自我認知等深刻的哲學議題。
Thumbnail
2025/09/04
喬斯坦·賈德以《蘇菲的世界》聞名於世,其作品一貫以哲學啟蒙為核心,面向青少年讀者群體,他的作品還有《紙牌的秘密》、《瑪雅》、《庇里牛斯山的城堡》等等。《青蛙城堡》延續了這一風格,通過一個充滿童話色彩的故事,探討生命、死亡、時間與自我認知等深刻的哲學議題。
Thumbnail
2025/08/29
《偷書賊》是一部以二戰納粹德國為背景的反戰小說,由死亡擔任旁白,講述小女孩莉塞爾如何在戰火中透過文字找到庇護。小說展現語言的雙重力量:希特勒用文字煽動仇恨,而莉塞爾則透過閱讀與書寫抵抗黑暗。從天堂街的毀滅,到猶太人麥克斯藏身於《我的奮鬥》,作者馬格斯·朱薩克以細膩筆觸呈現人性與反人性的矛盾。
Thumbnail
2025/08/29
《偷書賊》是一部以二戰納粹德國為背景的反戰小說,由死亡擔任旁白,講述小女孩莉塞爾如何在戰火中透過文字找到庇護。小說展現語言的雙重力量:希特勒用文字煽動仇恨,而莉塞爾則透過閱讀與書寫抵抗黑暗。從天堂街的毀滅,到猶太人麥克斯藏身於《我的奮鬥》,作者馬格斯·朱薩克以細膩筆觸呈現人性與反人性的矛盾。
Thumbnail
2025/08/23
《愛在瘟疫蔓延時》是一部關於時間、疾病、記憶與權力的長篇解剖。馬奎斯透過「五十一年九個月零四天」的等待,檢驗愛情在時間中的變化:它既能療癒,也能傷害。小說以醫生烏爾比諾的死亡揭開序幕,動搖理性與權威,轉而強調愛的殘餘力量。霍亂與愛被並置為兩種「瘟疫」,揭示情感與歷史的交錯。
Thumbnail
2025/08/23
《愛在瘟疫蔓延時》是一部關於時間、疾病、記憶與權力的長篇解剖。馬奎斯透過「五十一年九個月零四天」的等待,檢驗愛情在時間中的變化:它既能療癒,也能傷害。小說以醫生烏爾比諾的死亡揭開序幕,動搖理性與權威,轉而強調愛的殘餘力量。霍亂與愛被並置為兩種「瘟疫」,揭示情感與歷史的交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時間在他沒有察覺的時候,帶著他的精力與衝勁遠去。他老邁的身軀只剩下意志作為骨幹,以燃燒的仇恨偽裝出強大。
Thumbnail
  時間在他沒有察覺的時候,帶著他的精力與衝勁遠去。他老邁的身軀只剩下意志作為骨幹,以燃燒的仇恨偽裝出強大。
Thumbnail
  望著雙側浮雕靈鳥的城門,洛瑪低垂眼睫。使節團順利歸來,而自己也得到需要的東西,復仇之路不再遙遠。少年露出輕淺的微笑,按計劃,接下來該是阿毛塔了吧?   少了他,也算除掉一顆危險的絆腳石。以貝薩斯多疑的個性,必會思索可從中得益之人,而城內那些鼠輩貴族必不會放過如此大好機會來攻擊雙生子。為了平
Thumbnail
  望著雙側浮雕靈鳥的城門,洛瑪低垂眼睫。使節團順利歸來,而自己也得到需要的東西,復仇之路不再遙遠。少年露出輕淺的微笑,按計劃,接下來該是阿毛塔了吧?   少了他,也算除掉一顆危險的絆腳石。以貝薩斯多疑的個性,必會思索可從中得益之人,而城內那些鼠輩貴族必不會放過如此大好機會來攻擊雙生子。為了平
Thumbnail
  洛瑪邊懾神相抗邊急急趕回自己殿內,待確認無人時探尋內心:「這就是祢能在太陽神殿攻擊我的原因?『我』變『弱』了!?」   「所以我才喜歡逵利酒嘛,如果沒有它『幫忙』,坦白說,要『侵蝕』你,還真不容易。」艾庇普「愉悅」地出言刺激洛瑪,卻不正面回答。   一陣攻防後,洛瑪臉色蒼白,心知若非
Thumbnail
  洛瑪邊懾神相抗邊急急趕回自己殿內,待確認無人時探尋內心:「這就是祢能在太陽神殿攻擊我的原因?『我』變『弱』了!?」   「所以我才喜歡逵利酒嘛,如果沒有它『幫忙』,坦白說,要『侵蝕』你,還真不容易。」艾庇普「愉悅」地出言刺激洛瑪,卻不正面回答。   一陣攻防後,洛瑪臉色蒼白,心知若非
Thumbnail
  「我要先試試你的力量。」洛瑪情緒複雜;痛恨、隱忍、屠戮,織就陰寒沉鬱的網,裹住不安、恐懼、溫情、柔軟……包覆成毒繭,壓在心底。   「可以。比盧?」艾庇普「愉悅」地拋出人名,正是洛瑪所想。     新月銀輝淺淺,柔和映在晦暗林間。   啪沙、啪沙。枝葉婆挲,微風帶出深夜好夢。比盧與
Thumbnail
  「我要先試試你的力量。」洛瑪情緒複雜;痛恨、隱忍、屠戮,織就陰寒沉鬱的網,裹住不安、恐懼、溫情、柔軟……包覆成毒繭,壓在心底。   「可以。比盧?」艾庇普「愉悅」地拋出人名,正是洛瑪所想。     新月銀輝淺淺,柔和映在晦暗林間。   啪沙、啪沙。枝葉婆挲,微風帶出深夜好夢。比盧與
Thumbnail
寧靜的村落忽遭屠滅,舉目無親的他,抱著母親及好友的屍首,不知自己將何去何從。 洛瑪,一個遭逢橫禍卻倖存的男孩。 烏莉、烏列爾,一對被諭為神明化身的雙生子。命運牽引他們三人相遇,是真心交付,還是完美騙局? 若人生能夠重來,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他是否會選擇不一樣的道路?
Thumbnail
寧靜的村落忽遭屠滅,舉目無親的他,抱著母親及好友的屍首,不知自己將何去何從。 洛瑪,一個遭逢橫禍卻倖存的男孩。 烏莉、烏列爾,一對被諭為神明化身的雙生子。命運牽引他們三人相遇,是真心交付,還是完美騙局? 若人生能夠重來,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他是否會選擇不一樣的道路?
Thumbnail
  洛特跨過巴薩隆村傾倒崩毀的護欄木門,瞪直雙眼,靜默不語。   通過親自設置的三道防線時,他看見為數眾多的牙豬人屍體,以及殘破不堪的人類屍塊,雖已理解晚了一步的事實,卻仍無法接受眼前的景象。諸多手動陷阱完好無缺,在未予啟動的狀況容任敵人通過,如他所料,缺少動作迅速的克里斯和熟悉防線的托比,
Thumbnail
  洛特跨過巴薩隆村傾倒崩毀的護欄木門,瞪直雙眼,靜默不語。   通過親自設置的三道防線時,他看見為數眾多的牙豬人屍體,以及殘破不堪的人類屍塊,雖已理解晚了一步的事實,卻仍無法接受眼前的景象。諸多手動陷阱完好無缺,在未予啟動的狀況容任敵人通過,如他所料,缺少動作迅速的克里斯和熟悉防線的托比,
Thumbnail
《異鄉人》書評與摘要:主角莫禾梭,面對母親的去世和自己的一切,演繹出他的冷漠和不在乎態度,反映了悲劇所帶來的強迫性審視,同時也彰顯了死亡作為結束和新的開始。
Thumbnail
《異鄉人》書評與摘要:主角莫禾梭,面對母親的去世和自己的一切,演繹出他的冷漠和不在乎態度,反映了悲劇所帶來的強迫性審視,同時也彰顯了死亡作為結束和新的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