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

含有「死亡」共 235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如果永生僅是「身體的永續」, 那麼靈魂或許會被困在一個逐漸僵化的軀殼中。 真正的挑戰不是「肉體能不能延長」, 而是:我們能不能讓靈魂在無限時間裡,依然保持流動、愛與覺醒?
Thumbnail
永生不是宗教的終點,而是它的「新考驗」。 死亡曾是宗教的基礎,但當死亡不再, 宗教也許會迎來另一種形式的重生。
Thumbnail
藉由追劇《忘了我記得》引發對「生前告別式」的省思。作者從悲傷輔導的角度,闡述告別式的儀式性力量,以及「生前告別式」作為「整合生命」與「練習好好說再見」的美好概念。本文探討此儀式對生者與準逝者各自的療癒意義,並鼓勵讀者在還有時間的時候,練習表達愛與感謝,溫柔地完成生命篇章。
Thumbnail
面對人生必經的「死亡」課題,這篇文章介紹繪本《爸爸的書》,透過作者與父親因閱讀結下的深刻情感,以及父親辭世後,女孩如何藉由閱讀療癒傷痛、重拾與父親連結的點滴。本文推薦此繪本作為親子共讀的選擇,引導孩子理解「別離」的意義,學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個平凡時光,並以溫柔的方式探討死亡與生命議題。
Thumbnail
貍友們透過共讀詩歌,在萬聖節這個節日裡,不僅探討了節日的由來與知識,更深入聆聽了聖桑的《骷髏之舞》及其詩歌版,引發了對死亡、平等及生命價值的多元思考。本文紀錄了這堂豐富的共學課程,並激勵讀者思考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5/5貍想教育
✅ 研究發現什麼? 在一項涵蓋 2 100 多名中年男女、平均追蹤約 10 年的研究中,走到 大約 7 000 步/天或更多,與少於 7 000 步的人相比,全死因死亡風險降低約 50%–70%。JAMA Network+2NHLBI, NIH+2 此研究中,步行強度(快或慢)對死亡風險影響不如
冒冒-avatar-img
1 天前
現在我是搭配人壽APP完成一天 7500步的目標, 提供一些回饋 重點要搭配手錶, 我的話就是用 apple watch 讚讚!!
付費限定
太微賦的智慧不在算命,而在悟命。 讀它,先懂字,感象意,悟哲理,再省思自心。 星曜只是映照,德行才是命運的主軸。 留白與對比是它的文學魅力,也是心法修煉的機會。
Thumbnail
我覺得不應該在前面放其他人的聯想,看著正文時,我不確定那個跟死亡/瀕死的連結是前面的文字給我的,還是屬於我自己的,其次,我覺得很像夢境。我覺得把夢境寫出來很難,才發現是因為我受困於邏輯與考量易讀性,如果忽略這些,用類似《閃光》的書寫方式,夢境是不是就不那麼難寫了?
Thumbnail
UP Investigation report - D|🩸法醫血清學 (請善用目錄) 📊summary 血液不只「是誰的」,還能「說出發生了什麼」 現場的血跡除了可告訴我們: 血型(血球抗原/抗體反應) DNA 身分(白血球核 DNA) 之外, 還能幫助我們重建案發過程(Recon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