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Mech Muse!很高興在方格子跟大家分享全球AI與人形機器人的最新觀察。今天要聊的主角,是一家聽起來很低調,實際上卻在全球AI機器人供應鏈中佔有關鍵地位的台灣企業——新漢(NEXCOM)。
董事長林茂昌給了新漢一個很有意思的定位:「沒有機器人的機器人公司」。也就是說,他們自己不做機器人,但卻把控制器、模組、安全標準做到極致,成為整合的「隱形推手」。而就在 2025 年 8 月,新漢發表了最新的人形機器人控制器 MARS400 T10,正式展現他們十年來的深耕成果。
🚀 一、MARS400 T10:大腦、小腦、安全腦的「三腦合一」
這款控制器最大的亮點,就是一次把 大腦(AI運算)、小腦(動作控制) 和 安全腦(功能安全) 全部整合在單一平台:- 大腦:搭載 NVIDIA Jetson Thor,提供超強 AI 運算力,讓機器人能分析、決策、甚至學習。
- 小腦:負責 25–35 個關節的精準動作協調,讓人形機器人走路、搬東西不再「卡卡」。
- 安全腦:新漢獨家 ESC210 安全模組,確保機器人能「跌得聰明」,在人機協作時避免傷人。
這種模組化一體設計,省去了以往「多晶片拼湊」的整合痛點,也讓機器人更小、更穩、更快能量產。
🛡️ 二、安全性:人形機器人走進日常的門票
林茂昌直言:「沒有安全,就沒有未來。」
新漢也是 台灣唯一拿到 TÜV Rheinland 功能安全認證 的公司,等於替台灣打開了全球合作的大門。他們的方案,能讓機器人在跌倒時自動判斷「往哪裡倒比較安全」,這就是人機協作能真正落地的關鍵技術。
2025 年 6 月,新漢更加入 NVIDIA Halos AI Systems Inspection Lab,與國際巨頭一起推進安全標準,讓「安全」成為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差異化武器。
🧩 三、「沒有機器人的機器人公司」戰略
台灣零組件很多:減速機、感測器、相機模組樣樣有,但缺的就是「整合」。新漢就像是把零件變模組,再把模組變完整解決方案的中介者。這種模式讓整機業者能更快推出產品,而不用卡在測試與除錯。
林茂昌強調:「不做 me too。」
新漢不跟風做整機,而是專心把控制與安全做到最好,透過開放標準,讓台灣真正能在 AI 機器人產業鏈裡「插旗」。
🌊 四、AI 巨浪下的市場機會
AI 正從 ChatGPT 這種「生成式」階段,往 Physical AI、Embodied AI(具身AI) 發展,人形機器人就是最佳舞台。新漢的角色,正好卡在這波浪潮的核心:
- 供應鏈安全:人形機器人必然列入「友岸外包」,台灣的可信度成為優勢。
- 市場爆發:旗下創博 NexCOBOT 已打入美國新創,2026 年出貨量有望 成長 10 倍。
- 邊緣 AI:林茂昌認為工廠裡的 AI 一定是邊緣 AI,這是台灣的強項。
- 國際化:透過開放標準,新漢讓台灣有機會主導合作平台。
🌟 五、十年磨一劍,台灣 AI 機器人兆元藍圖
從 2012 年就開始押注工業 4.0,新漢十年來累積了 400+ 智慧製造案例,並成立 NexCOBOT、拓展中國與歐美市場。如今,更是台灣 AI 機器人大聯盟 的重要推手,目標直指 2030 年產值破兆。
林茂昌甚至提出 人形機器人系統整合模組圖,幫台灣打造完整供應鏈。他相信,雖然起步比 Tesla、Boston Dynamics 晚,但台灣憑藉完整模組與成熟經驗,完全有機會「後來居上」。
🎯 結語
新漢不是在賣一台機器人,而是在打造一個安全、模組化、可快速量產的人形機器人平台。這正是台灣在全球 AI 機器人戰場上最需要的一張王牌。
在 AI 從虛擬走向「具身」的時代,新漢用「大腦、小腦、安全腦」的三合一戰略,讓台灣智慧製造有機會不只是參賽,而是成為賽道規則的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