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島國觀察室
一、導言:新的戰場變數
2025年8月21日,哥倫比亞警方1架 UH-60「黑鷹」直升機在安提奧基亞省執行反毒行動時,遭改裝的 FPV(First Person View)無人機攻擊墜毀,機上12名執法人員全數罹難。外界將此事件歸咎於哥倫比亞革命軍殘餘派別的行動,這不僅是1次恐怖襲擊,更象徵著戰場規則的改變。過去直升機被視為具有高度機動與火力投射的象徵,然而在低成本無人機技術普及的今天,它卻暴露出無法忽視的脆弱性。這起事件不只震撼拉丁美洲,更為所有依賴旋翼機作戰的國家敲響警鐘。

二、事件特徵與戰術觀察
黑鷹直升機在低空執行任務時,因速度受限、航向固定,成為 FPV 無人機攻擊的理想目標。操控員透過即時影像,可精確瞄準旋翼、尾樞軸與駕駛艙等致命部位,造成瞬間失能。這類無人機體積小、雷達截面低,傳統直升機自衛系統難以及時偵測,進一步加劇了防護上的困境。

這起案例說明:在山區、叢林或城鎮等複雜地形中,直升機的優勢被大幅削弱,而無人機伏擊卻更容易成功。戰場已經不再僅是「空優 vs. 地面威脅」的單向問題,而是轉化為「低空高速平台 vs. 廉價自殺式無人機」的對抗。
三、成本不對稱的致命優勢
1架黑鷹直升機的造價動輒1,500–2,000萬美元以上,再加上維護與訓練成本,更是國防預算中的高價資產。相對地,FPV 無人機的改裝費用僅需數百至1,000美元,搭配簡單爆炸裝藥,就能摧毀或癱瘓昂貴的平台。這種「以廉制貴」的模式,正是當前非對稱作戰的核心。

對非國家武裝或游擊組織而言,這樣的戰果不僅具有軍事意義,更能製造心理威懾,動搖政府軍與社會的安全感。
四、作戰半徑與運用型態
FPV 無人機通常具備5–15公里的作戰半徑,續航時間在10–20分鐘之間。若結合中繼無人機或有線傳輸,效距更能延伸至20公里以上,足以涵蓋直升機的起降場與臨時作業空域。

其運用方式包括:
- 伏擊直升機起降:在臨時降落場或補給區周邊埋伏,鎖定起降瞬間的脆弱窗口。
- 戰術拒止:透過多架 FPV 同步衝擊,迫使直升機改變航線或取消任務。
- 火力伴隨:與地面武裝或火炮協同,形成複合威脅。
- 心理壓制:讓飛行員在任務中承受持續威脅,降低空中支援效能。
五、國軍部隊運用之實際面向
若要將 FPV 無人機納入國軍戰力,必須與現行部隊編制相結合,而非僅停留在概念想像。依照目前國軍的組織狀況,可能的運用方向如下:
- 陸軍:聯兵旅已配屬偵察與無人機單位,未來可導入 FPV 作為攻擊工具,對裝甲、砲兵與低空目標實施直接打擊。砲兵營則能利用 FPV 修正射擊,提高火力精準度。工兵部隊則可運用於反裝甲爆破與障礙作業,提供戰術支援。
- 特戰部隊:在滲透、城鎮戰與要點突擊任務中,FPV 可作為小隊攜行的「一次性武器」,用於打擊敵防禦節點或臨時拒止直升機起降。
- 海軍陸戰隊:在灘岸防衛與兩棲作戰中,偵搜單位已具備小型無人機經驗,若導入 FPV,能有效攔截登陸舟艇與兩棲裝甲車。防空與反裝甲單位亦可藉此增強灘岸拒止火力。
- 空軍:現有防空砲兵與基場防護部隊,多針對高速空中威脅設計,對低小慢無人機防護不足。若能導入 FPV 攔截或部署於基場周邊,將可補強近程防禦缺口。
- 憲兵:肩負首都與重要設施防護,若配備 FPV,可迅速建立近距反制能力,提升要地安全。
- 後備部隊:後備旅與守備旅動員後多負責要地與城鎮戰,FPV 成本低、操作簡單,最適合在全民防衛中普及,成為後備官兵可立即上手的防禦工具。

整體而言,FPV 的導入將使國軍具備「低成本、快速部署、跨軍種」的作戰能力,不僅能補足正規軍的火力縫隙,也能強化全民防衛的底層網絡。
六、台灣研發能量與產業鏈
台灣已有一定基礎。中科院的「劍翔」滯空彈展示了無人攻擊武器的技術潛力,民間廠商如雷虎科技、無人機新創團隊,以及近期與國際公司合作的自主化計畫,皆顯示出國內已有能力建立本土供應鏈。

然而,目前國防投資仍偏重中大型無人機與防禦系統,對於廉價 FPV 的軍事化量產與戰術整合仍不足。若能透過政策引導與民間合作,台灣有潛力快速建立 FPV 的研發、量產與維修體系。
七、對國軍的建議
哥倫比亞的案例提醒我們:直升機等高價平台不再無懈可擊,而 FPV 無人機正是最典型的非對稱武器。國軍應立即進行以下準備:
- 編制建制:在正規部隊與後備部隊中,設立無人機作戰小組,標準化 FPV 訓練與運用程序。
- 多層次防禦:在基地、起降場與要地部署反無人機系統,結合偵測、干擾與攔截手段。
- 演訓納入:將 FPV 攻防納入年度演習與紅軍對抗,使部隊熟悉威脅情境。
- 產業鏈整合:強化與民間製造商合作,建立快速生產與補給機制。
- 心理與戰術訓練:使飛行員與地面部隊在無人機威脅下能冷靜應對,避免因陌生而造成不必要損失。

八、結語
哥倫比亞黑鷹直升機的墜落是一場悲劇,但同時也是全世界的戰略警訊。無人機已經不只是輔助工具,而是足以顛覆空中作戰模式的主角。台灣若能把握這個趨勢,將 FPV 納入正規編制與全民防衛體系,不僅能彌補防禦弱點,更能在有限資源下,打造真正符合地緣需求的不對稱戰力。


參考資料
- Wall Street Journal, Police Helicopter Downed by Drone in Colombia, Killing 12, 2025/08/22.
- Associated Press, Deadly Attacks in Colombia Cast a Shadow on the President’s Peace Policy, 2025/08/22.
- Reuters, At Least 18 Die in Colombia in Two Attacks Attributed to FARC Dissidents, 2025/08/22.
- Defence Industry Europe, Colombian Black Hawk Helicopter Shot Down by Drone in Antioquia, 2025/08/23.
- TurDef, FPV Drone Brings Down Colombian Police Black Hawk – 12 Dead, 2025/08/23.
- 中科院,《劍翔滯空彈專案報告》,2024。
- 雷虎科技,《無人機與海上無人載具發展簡介》,2024。
- Tron Future,《反無人機偵測與干擾系統資料》,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