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

含有「無人機」共 54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近年來,各國積極發展人工智慧(AI)技術,隨著科技持續演進,不但帶動各項產業的發展,也提升軍事科技的實力,當前各國除開發更具智慧的武器系統外,並透過最少的人力,以AI做輔助,發揮最適切的運用和最大火力,重塑21世紀作戰模式,亦將是未來戰爭勝負的重要關鍵。
付費限定
這篇整理帶你快速掌握 2025 年 10 月全球五大科技趨勢的關鍵變化:從人型機器人跨出實驗室、AI 進入算力與安全並行的新階段,到無人機、小型核能與量子科技的實際落地與政策突破,一次看懂科技產業正如何全面邁向「實用化時代」。
付費限定
第二季開始5月~7月就該要準備好無人機的產業預期 落後的就是在過熱賭運氣等待失敗 「好好珍惜,把籌碼賣給追逐本夢比的投資人階段」 這個金融市場的現實面,道盡市場的殘酷與美麗。 每一個產業題材,從「想像期」到「成長期」,都必須經歷一次現實的洗禮。
Thumbnail
提到 DJI,你可能立刻想到專業空拍機或攝影穩定器,但這家以飛行技術聞名的公司,如今將目光從天空轉向地面。2025 年底,DJI 在歐洲市場正式推出旗下首款掃地機器人系列 Romo,不僅宣告進軍智慧家庭領域,更將其無人機的 AI 導航與避障技術「降維打擊」家電市場。
Thumbnail
全球空拍領導品牌 DJI 再次顛覆入門無人機市場,推出全新 DJI Neo 2。不僅延續前代 Neo 的便攜設計,更導入 LiDAR 雷射避障系統、雙軸雲台防手震 與 4K/100FPS 超高幀率錄影,讓航拍體驗再進化。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軍工跌什麼?本篇內容共 1625
Carlos孫-avatar-img
1 天前
現在買軍工股讓人高處不勝寒,前面都已漲完,會不會買了當接盤俠的機率很高?這讓我想到當年的高端、合一之流,政府出來帶頭喊,吹得跟什麼一樣,結果海水退了,甚至還有被抓包側翼真的在利用這些消息炒股,還當恐怖情人被抓,因病死在獄中,現在的軍工股會不會也是如法炮製,只是換了個炒料,端另一盤菜給人吃,有待時間驗證,價值投資雖然今年不好,但至少會知道自己在投資什麼,投資的公司也確有在賺錢,明年還是有配息,股價就交給時間證明,反觀軍工股除了少數幾個有本業支撐的,其他的是不是真有的實力,現在還霧裡看花,會不會又是政府吹噓,尤其現在股價早已飛天後滑落,已有不少人套在高點,此時進場,幫人解套的壓力不小,我個人態度是慎之
邏輯投資-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Carlos孫 確實存在這種可能性,所以文章中有點出我對這個產業未來發展的看法,另外國防部標案究竟獎落誰家?交貨時間落在什麼階段?以及2026年展望下滑等因素,都讓這個題材短期陷入不利,這都是投資人要評估的地方。
什麼是「跨域聯盟」?本計畫在解決什麼事? SBIR企業跨域研發補助的政策目標很直接——鼓勵中小企業結盟,結合科技或商業模式創新,把技術推進、把商模落地、把市場打開。它由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主辦,收件、審查與執行規則清楚,且聚焦「能驗證、可量化、看得到商業價值」的結果導向。 計畫期程以公告核定日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融資維持率沒有太大變動,持續注意個股的慣性和本益比範圍 人性指標反彈到恐慌的中間
Thumbnail
無人機與低軌衛星可延伸地面網路覆蓋,支援偏遠、災區與海上通訊。AI 驅動智慧部署、路由與資源分配,實現低延遲、高覆蓋、自優化的非地面網路,是 6G 時代天地海融合通訊的關鍵技術。
付費限定
近三年全世界的軍費支出持續創新高,各國政府都在面對「灰色地帶衝突」與「低成本戰爭」的新型態作戰模式,而無人機正是最關鍵的角色。 全球無人機市場:2024 年約 730 億美元,2030 年上看 1,600 億美元,平均年成長率超過 14%。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