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開始使用 Notion 的資料庫(Database),都只會用「表格(Table)」的方式來管理任務或筆記。但其實,Notion 的 檢視方式(View) 才是把資料庫變身為「任務系統」的關鍵!
今天我會帶你認識 5 種必學的進階檢視技巧,無論是做待辦清單、內容日曆、專案追蹤,這些方法都能讓你的 Notion 更直覺、更強大。
🔑 技巧一:看板視圖(Board View)|像 Trello 一樣管理任務
- 應用情境:專案管理、內容產出流程。
- 操作方法:
- 在資料庫中新增一個「看板(Board)」檢視。
- 選擇「屬性」作為分組依據,例如「狀態(待辦、進行中、完成)」或「流程階段」。
- 好處:能清楚掌握任務卡片的流動狀態,視覺化進度一目了然。
🔑 技巧二:日曆視圖(Calendar View)|專屬你的時間管理
- 應用情境:排程、內容日曆、專案進度表。
- 操作方法:
- 在資料庫中建立「日期」屬性。
- 新增「日曆(Calendar)」檢視,並指定日期屬性。
- 好處:讓任務直接對應到時間,避免遺漏時程,尤其適合經營自媒體的人。
🔑 技巧三:圖庫視圖(Gallery View)|更直覺的視覺呈現
- 應用情境:設計作品集、筆記卡片、資源庫。
- 操作方法:
- 新增「圖庫(Gallery)」檢視。
- 打開卡片設定,選擇要顯示的屬性,例如「標籤、連結、圖片」。
- 好處:將每筆資料放進卡片式展示,像 Pinterest 一樣美觀。
🔑 技巧四:列表視圖(List View)|簡單卻高效
- 應用情境:任務清單、筆記條列。
- 操作方法:
- 建立「列表(List)」檢視。
- 適合單純紀錄與快速瀏覽,搭配屬性可以直接勾選完成狀態。
- 好處:比表格更乾淨,沒有多餘的欄位干擾,專注在「清單管理」。
🔑 技巧五:時程表視圖(Timeline View)|專案甘特圖神器
- 應用情境:專案管理、跨團隊協作、進度追蹤。
- 操作方法:
- 建立「開始日期」與「結束日期」屬性。
- 新增「時程表(Timeline)」檢視,任務就會自動生成甘特圖。
- 好處:能夠掌握專案整體進度,特別適合大型計畫與多人協作。
✅ 結語
Notion 的檢視(View)功能,讓一個簡單的資料庫,瞬間變身成各種強大的管理工具。
如果你想要打造屬於自己的任務系統,建議先從 看板 + 日曆 開始,再依需求加上清單或時間軸,慢慢優化,就能搭建出一個完全符合自己需求的效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