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澤實業(7703)於2025年8月12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分享公司在半導體氣體供應系統領域的領先地位與全球布局策略。公司2024年營收持續成長,並積極拓展日本、新加坡及美國市場。創新粉塵捕捉技術(PM2.5去除率超90%)成為未來亮點,同時致力於ESG永續發展,預計2026年導入IFRS永續揭露準則,展現長期競爭力。
會議摘要
一、公司簡介
銳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7703)成立於2007年11月20日,總部設於台灣,資本額為3.4745億元,員工人數約226人。公司於2024年正式上櫃掛牌,董事長為梁進利。銳澤專注於高科技廠房氣體供應系統解決方案,主要業務包括:
- 氣體管路工程:涵蓋主系統及二次配工程設計與施工。
- 氣體供應系統整合工程:為半導體廠提供全面性系統整合。
- 設備製造與銷售:如氣體分流閥箱(VMB)、氣瓶櫃及廢氣處理設備。
銳澤在台灣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與台積電、美光等大廠長期合作,並獲得多項品質認證(如ISO 9001、OHSAS 18000)。過去十年,公司規模成長10倍,2022年營收突破20億元,創歷史新高。
二、經營實績
財務表現
根據法說會資料,銳澤近年財務表現穩健:
- 2021年:EPS為6.62元,股利分配5元,分配率76%。
- 2022年:EPS達17.76元,股利分配13元,分配率73%,營收創歷史新高。
- 2023年:EPS為9.08元,股利分配7元,分配率77%。
- 2024年:EPS為7.41元,股利分配5.5元,分配率74%
公司股利政策維持高分配率(70%以上),顯示對股東回報的重視。
人力與營收結構
銳澤員工人數持續增長,目標2025年增至270人,以因應業務擴張。人均營收表現穩定,顯示公司運營效率高。營收主要來自半導體晶圓代工(40-50%)、記憶體(30-40%)及其他產業(10-20%)。目前99%營收來自台灣,但海外市場逐步貢獻。
三、產業現況與市場機會
台灣半導體產業持續成長,根據工研院預測,2024年IC產值達5.3兆元,年增22%,遠高於全球平均,2025年預計突破6兆元。隨著晶圓廠與先進封裝廠擴建(如台積電2奈米廠、CoWoS與FOPLP技術),對高潔淨、高穩定性廠務系統需求增加,銳澤憑藉在地技術優勢與整合能力,在供應鏈重組與全球化中掌握核心商機。
四、研發與創新
銳澤在研發上投入顯著,擁有近30項專利,特別是在粉塵捕捉技術領域取得突破:
- AFM(Air-knife Fluidized Module)與PCD(Particle Capture Device):解決半導體SubFab端管道粉塵堵塞問題,PM2.5去除率超過90%,無需水化處理,降低廢水成本,提升後續燃燒設備效率。
- 技術優勢:設備體積小、能耗低,可火線作業不需停機,並減少管道加熱帶使用,具備顯著ESG效益。
- 專利認證:已獲台灣多項發明與新型專利(如I880753、M664366),預計於2025年9月半導體展展示,並與日本、美國合作推廣。
此創新產品有望成為銳澤未來的招牌業務,特別是在先進製程對粉塵控制要求更高的背景下。
五、全球布局與子公司進展
銳澤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與聖暉集團、朋億集團合作,提供高科技產業建廠一條龍服務:
- 日本與新加坡子公司:已於2024年設立,目前開始接單,逐步貢獻營收。
- 美國子公司:2025年8月7日正式開幕,已展開營業執照申請與人員組織設定,目標年底前完成接單準備,配合台積電在美Fab 1與Fab 2的裝機進度(2026年Q1至Q4)。
- 未來規劃:擬於歐洲與印度設立據點,形成亞洲、美洲、歐洲的聯合供應鏈,服務全球客戶。
海外布局雖增加人事與管理成本(特別是美國),預計下半年管理費用增加數千萬元,但公司目標維持毛利率與淨利率於去年水平,並力求稅後淨利成長。
六、公司治理與ESG
銳澤重視公司治理與永續發展:
- ESG報告:依GRI、SASB、TCFD準則編制,預計2025年8月完成永續報告上傳,2026年導入IFRS永續揭露準則,力爭第一年進入公司治理前10%。
- 資訊安全:定期接受第三方資安認證,符合台積電等客戶高規格要求,確保資料安全無虞。
公司以「環境共好、社會同行、治理創新」為理念,結合綠色創新產品與永續經營策略,強化長期競爭力。
七、會議總結與展望
總結
銳澤實業在2025年8月12日的法人說明會中,展現其在半導體氣體供應系統領域的領先地位與成長潛力。透過穩健的財務表現、創新的粉塵捕捉技術及積極的全球布局,公司不僅在台灣市場站穩腳步,更逐步拓展至日本、新加坡與美國市場。ESG與公司治理的投入也顯示其對永續發展的承諾,為長期投資價值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