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間的腳步邁入十二月,世界的節奏似乎也隨之變化。空氣中瀰漫著送舊迎新的期待,但在歡慶的氛圍之外,這個月份更承載了深沉的歷史記憶與迫切的當代關懷。
每一天,在世界某個角落,人們正以各種形式紀念著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從提高疾病防治意識的「世界愛滋日」,到呼籲關注弱勢權益的「國際身心障礙者日」與「國際廢除奴隸日」;從反思戰爭傷痕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頌揚人類智慧與合作精神的「諾貝爾日」與「國際志願者日」;再到融合信仰與文化的「聖母無原罪瞻禮」、「冬至」與「聖誕節」。這些紀念日如同一面多稜鏡,折射出人類社會的多元面貌:我們銘記歷史的教訓,倡導平等的價值,慶祝文化的多樣,並展望永續的未來。
12月1日
- 世界愛滋日:聯合國於1988年設立,提升大眾對愛滋病的認識與防治。
12月2日
- 國際廢除奴隸日:紀念聯合國《禁止販賣奴隸公約》,呼籲消除現代奴役。旨在紀念奴隸制度的廢除,並呼籲關注現代形式的奴役,包括人口販運、童工與強迫婚姻等問題。
- 全國交通安全日 (中國):由公安部於2007年設立,旨在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識,倡導遵守交通法規,減少交通事故。
12月3日
- 國際身心障礙者日:由聯合國於 1992年設立,旨在促進對身心障礙者權利與尊嚴的理解,推動社會的包容與無障礙發展。
- 醫師節 (古巴):紀念古巴著名醫師卡洛斯·芬萊(Carlos Finlay)的誕辰,他發現蚊子是黃熱病的傳染媒介,對公共衛生有重大貢獻。
- 檳榔防制日 (台灣):由衛生單位推廣,目的是提醒民眾避免嚼食檳榔,以降低口腔癌與其他疾病的風險。
12月4日
- 國際銀行日:聯合國設立,肯定金融在社會與永續發展的角色。
- 法制宣傳日 (中國):自 2001年起設立,原為「全國法制宣傳日」,後來與「國家憲法日」合併。主要目的在於提升全民法律意識,推廣法治教育。
- 環境保護節 (泰國):旨在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提倡節能減碳與自然資源保護,通常會有植樹與環境清潔活動。
- 國家餅乾節 (美國):美國的趣味飲食節日,烘焙業者與商店常會舉辦促銷,鼓勵民眾享受各式餅乾。
- 閱讀節 (台灣):由教育部推廣,目的在於鼓勵全民閱讀,營造「書香社會」,許多圖書館、學校會舉辦閱讀推廣活動。
12月5日
- 國際土壤日 (全球):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於 2014年設立,旨在提高對土壤品質、食物安全與生態系統健康的關注,強調保護土壤的重要性。
- 國際志願者日 (全球):由聯合國於 1985年設立,表彰志願服務對社會發展的貢獻,並鼓勵更多人參與志願活動。
- 發現日 (海地、 多明尼加):紀念1492年哥倫布首次登陸伊斯帕尼奧拉島(今海地與多明尼加),具有歷史意義,但同時也引發對殖民歷史的反思。
- 聖誕老人之夜 (荷蘭):荷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孩子們會在前一晚把鞋子放在門口,期待聖尼古拉斯(Sinterklaas)送來禮物與糖果。
12月6日
- 交通通訊與科技部日 (亞塞拜然):紀念亞塞拜然交通、通訊與高科技領域的發展與成就。這一天官方通常會表彰相關單位與專業人士,推廣科技進步與基礎建設的重要性。
- 對暴力侵害婦女行為的紀念和行動日 (加拿大):起源於 1989年蒙特婁理工學院大屠殺事件,14名女性因性別原因遇害。這一天加拿大人會追思受害者,並倡導反性別暴力與促進性別平等。
12月7日
- 國際民航日 (全球):由國際民航組織(ICAO)於 1994年設立,1996年獲聯合國承認,目的是彰顯國際航空運輸在促進全球連結、經濟發展與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角色。
- 聖安波羅修瞻禮 (天主教會):紀念4世紀的米蘭主教聖安波羅修(St. Ambrose),他是西方教會四大聖師之一,以神學與牧靈貢獻著稱,也是蜜蜂與養蜂人的主保聖人。
- 棉花糖日 (美國):屬於美國的趣味飲食節日,通常與聖誕季活動結合,讓人享受棉花糖的甜蜜氣氛。
12月8日
- 聖母無原罪瞻禮 (天主教會):是天主教重要節日之一,紀念聖母瑪利亞自受孕之始便蒙天主特恩,免於原罪。許多天主教國家會舉行隆重彌撒與慶典。
- 音樂日 (芬蘭):紀念芬蘭作曲家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1865–1957)的誕辰,他是芬蘭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作品常象徵民族獨立精神。這一天芬蘭也會舉行音樂會與紀念活動。
- 母親節 (巴拿馬):與聖母無原罪瞻禮同日。這一天家庭團聚,表達對母親的敬愛,學校與社區也會舉行慶祝活動。
- 沙縣小吃節 (中國·福建沙縣):地方性節日,旨在推廣沙縣小吃品牌與飲食文化,吸引國內外遊客,並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12月9日
- 國際反貪腐日:呼籲全球共同打擊貪腐。
12月10日
- 世界人權日:紀念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通過,提倡人權保障。
- 諾貝爾日:紀念諾貝爾逝世,也是諾貝爾獎頒獎典禮日。
12月11日
- 國際山岳日:提升山地保育與生態意識。
12月12日
- 瓜達露佩聖母瞻禮 (天主教會、墨西哥特別盛行):紀念1531年聖母瑪利亞在墨西哥顯現,向印第安人聖胡安·迪亞哥託付建堂的傳說。如今瓜達露佩聖母是墨西哥的主保聖人,也是拉丁美洲天主信仰與文化的重要象徵。
- 漢字日 (日本):由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於1995年設立。當天會公布「今年的漢字」,象徵過去一年日本社會的時事焦點與民意反映。
- 憲法日 (俄羅斯):紀念1993年俄羅斯通過現行憲法,確立國家制度與公民基本權利。這一天常舉辦法律教育與官方紀念活動。
- 賈姆胡里日 (肯亞):為肯亞最重要的國慶日,紀念1963年脫離英國殖民獨立,以及1964年成立共和國。全國會舉行遊行、演講和慶典。
- 國際中立日 (International Day of Neutrality / 聯合國):自 2017年起設立,定於 12月12日。呼籲各國尊重國際法中立原則,透過外交、和平手段解決衝突。
12月13日
- 世界小提琴日 (全球):紀念小提琴的發展歷史與音樂貢獻。這一天全球音樂愛好者與音樂學院會舉辦演奏會與教育活動,弘揚古典與現代音樂文化。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念1937年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30多萬中國平民與士兵,舉行全國性默哀、紀念儀式。
- 執法警示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由司法部與相關機構推廣,旨在警醒執法人員依法行政、廉潔執法,提升社會法治意識。
- 戒嚴時期受難者紀念日 (波蘭):紀念1981年波蘭共產政府宣布戒嚴,造成多名反對運動人士受難,象徵民主與人權的歷史記憶。
- 教師節 (巴勒斯坦):紀念教育工作者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學校會舉辦活動表達對老師的尊敬與感謝。
- 擁抱情人節 (南韓):是韓國非正式情人節之一,情侶會透過擁抱表達愛意,是12月多個情人節活動的一部分。
- 知識份子殉難日 (孟加拉):紀念1971年孟加拉解放戰爭中被巴基斯坦軍隊殺害的知識份子,象徵國家教育、文化與自由的犧牲精神。
12月15日
- 柴門霍夫日 (全球):紀念國際語言 世界語 創始人路德維克·柴門霍夫(L. L. Zamenhof)誕辰。這一天世界語社群會舉辦活動,推廣跨文化交流與語言平等理念。
- 世界貓奴日 (全球):非正式節日,旨在慶祝貓咪及其愛好者,鼓勵人們領養貓咪、關注流浪動物福利,並分享貓咪趣聞。
- 世界強化免疫日 (全球):致力於提升公眾對疫苗和免疫接種的重要性認識,推廣健康知識與疾病預防措施。
12月16日
- 和解日(南非):紀念族群和解與自由。
- 一帶一路國際日 (全球倡議):由部分國際組織與參與國紀念,旨在推廣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強調國際間經貿合作、基礎建設與文化交流。
12月17日
- 萊特兄弟日(美國):紀念1903年萊特兄弟完成首次動力飛行。
12月18日
- 國際移民日:關注全球移民的權益與處境。
- 世界阿拉伯語日:紀念阿拉伯語成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
12月19日
- 聖尼古拉節 (東方基督教會):部分東方正教及東方基督教會於 12月17日 慶祝。聖尼古拉是4世紀米拉的主教,以慈善聞名,被視為兒童、航海者及貧困者的守護聖人,也是「聖誕老人」傳說的來源之一。
12月20日
- 國際人類團結日 (聯合國):設立於 2005年,由聯合國大會通過,其宗旨是強調各國在解決全球問題(如貧窮、疾病、環境保護)上的團結合作,推廣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現為永續發展目標 SDGs)的理念。
- 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澳門):紀念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每年當天是澳門公眾假期,會舉辦升旗儀式、煙火表演及文藝活動。
12月21日
- 冬至 (全球):每年約在 12月21日或22日,是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許多文化都將冬至視為重要節日,如中國的 冬至節(吃湯圓、餃子)、西方的 尤爾節 (Yule),象徵新生與陽光回歸。
- 國際籃球日 (全球):紀念籃球發明人 詹姆斯·奈史密斯 的誕辰(1861年12月21日)。全球籃球迷和組織會藉此推廣運動與健康。
- 軍人節 (菲律賓):紀念 1935年菲律賓軍隊成立,軍方會舉行閱兵和致敬活動。
- 尤爾節 (北歐傳統,異教):古代日耳曼及北歐民族在冬至慶祝太陽的重生,後來影響了聖誕節的許多傳統(如聖誕原木、松樹裝飾)。
12月22日
- 聖誕前夕週期開始(西方四旬齋部分傳統)。
- 母親節 (印度尼西亞):紀念 1928年印尼婦女全國大會 的召開,象徵婦女在社會與家庭中的重要角色。雖然不像西方的母親節一樣以鮮花禮物為主,印尼更強調母親在國家發展與教育中的貢獻。
- 國家數學日 (印度):為紀念印度數學家 斯里尼瓦瑟·拉馬努金 的誕辰(1887年12月22日)。這一天會舉辦數學比賽、研討會與教育推廣活動。
- 工程師節 (俄羅斯):紀念俄羅斯工程領域的貢獻,特別是科技建設、基礎設施與工業發展。許多工程學院、專業團體會在當天表彰優秀工程師。
- 教師節 (哥斯大黎加、古巴):以紀念教育者的付出與對社會的影響。學生們通常會向老師致敬,並舉行感謝活動。
12月23日
- 日本天皇誕生日(部分年份變動):日本國定假日。
12月24日
- 平安夜 Christmas Eve:基督宗教慶祝聖誕前夕,全球廣泛流行。
12月25日
- 聖誕節 (全球基督教國家):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是基督宗教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許多國家將其定為國定假日,並延伸出贈送禮物、聖誕樹、聖誕老人等文化傳統。
- 太陽神密特拉誕辰 (古羅馬):在古羅馬帝國時期,12月25日是「不可戰勝的太陽神」密特拉的誕辰慶典,象徵光明戰勝黑暗。後來基督教會將聖誕節定於同一天,被認為是融合了舊有的太陽崇拜節日。
- 雲南起義紀念日 (中華民國):紀念 1915年12月25日蔡鍔等人在雲南發動護國起義,反對袁世凱稱帝,保衛共和制度。此日起義成為中華民國歷史上的重要民主運動之一。
- 行憲紀念日 (中華民國):紀念 1947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憲法》正式實施。在台灣,過去會舉辦相關紀念儀式,如今多作為法政教育的歷史象徵。
- 真納誕辰紀念日 (巴基斯坦):紀念巴基斯坦國父 穆罕默德·阿里·真納 (Muhammad Ali Jinnah, 1876–1948) 的誕辰。他是巴基斯坦建國的重要推手,當天巴基斯坦會放假並舉行官方紀念活動。
12月26日
- 節禮日 Boxing Day(英國、加拿大等地):傳統送禮給僕人、勞工,如今演變為大規模購物日。
- 毛澤東誕辰紀念日(中國)。
12月28日
- 聖嬰兒殉道日:紀念聖經記載希律王下令屠殺嬰兒。
- 全國客家日 (台灣):紀念客家族群對台灣的歷史貢獻,並推廣客家文化。當天會有歌舞表演、語言推廣及文化活動,強調族群認同與文化保存。
- 電信節(台灣):紀念台灣電信事業的發展與成就。電信單位常在這一天舉辦慶祝或表彰活動。
- 鄭王節 (泰國):紀念泰國民族英雄 鄭信(Taksin the Great, 1734–1782)。他在緬甸入侵後成功復國,建立吞武里王朝。泰國於 12月28日 舉行紀念儀式,特別是在北欖府(他加冕的地方)與北柳府等地最為盛大。
12月30日
- 菲律賓黎剎日 Rizal Day:紀念民族英雄荷西.黎剎。
12月31日
- 跨年日(全球):公曆(西曆)一年的最後一天,世界各地會舉行跨年倒數、聚會、煙火慶典,迎接新的一年。
- 煙火匯演 (全球):許多城市會在除夕夜舉辦大規模煙火表演,如 雪梨港、倫敦眼、紐約時報廣場、台北101,象徵辭舊迎新。
- 霍格莫內 (蘇格蘭):蘇格蘭的傳統除夕節慶,融合凱爾特與北歐風俗,包括「first-footing」(新年第一位訪客帶來好運)、唱〈友誼地久天長〉、街頭派對與煙火表演,是歐洲最盛大的跨年活動之一。
- 國際團結日 (亞塞拜然):紀念亞塞拜然人在世界各地的團結與民族認同,並追溯至 1989年蘇聯時期,亞塞拜然民眾跨越邊境、展現民族統一精神。1991年獨立後,亞塞拜然將其定為國家法定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