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蜂聲~
還記得上次我跟大家分享「訂便當」的那個大哉問嗎?那時候我們聊到「從訂便當聊生活選擇:你是習慣派還是嚐鮮派?」結果很多人留言跟我分享自己的派別和原因,我看了真的超開心,原來大家在便當這件事上都有好多堅持和小巧思。
而最近呢,我又遇到一個新的「便當難題」。
事情是這樣的:每天午餐時間,我都會幫同事一起把便當拿去蒸。不過有一天,意外發生了——蒸便當的空間完全不夠放所有人的便當!
這時候問題來了:
要放誰的便當進去? A. 放別人的 B. 放自己的 C. 想其他辦法
說實話,當下我有點糾結。因為如果放自己的,感覺好像在「先顧自己」;但如果放別人的,我就得忍受等一下才有熱便當吃。
最後,我選擇了 A 放別人的。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樣很笨吧?明明自己也需要熱便當,為什麼要退讓?
但我心裡想的是,這不只是退讓,而是一種「體諒」。
因為我的那位同事吃飯速度真的很慢,加上她很怕燙,常常午休一個小時都還沒吃完。如果她還要等便當加熱,可能午休就會整個被拖延。
而我呢?我其實吃飯速度很快,加上午餐時間我通常也還不太餓,所以晚一點吃對我來說影響不大。
所以我就讓她先吃。
當下雖然有點餓,但心裡是舒服的。
小小選擇,其實是一種生活哲學
有時候,生活裡的選擇不都是「誰對誰錯」,而是「你想成為怎樣的人」。
比如說這件蒸便當的小事吧,其實沒有標準答案。
- 如果選 B 放自己的,其實也合理啊,畢竟每個人都該照顧自己,尤其是忙了一整個早上,誰不想馬上吃到熱騰騰的便當?
- 如果選 A 放別人的,代表你更傾向體諒他人,把方便留給對方。
- 如果選 C 想其他辦法,也蠻聰明的,可能有人會選擇先幫別人加熱一下,再換自己的,兩邊兼顧。
不同選擇,背後都是不同的性格和價值觀
而我自己的想法是:
選擇不只是為了「當下便當要不要熱」,它反映的是我對人與人的理解。
對我來說,這不是吃便當的問題,而是「在某個瞬間,你是願意多想一步,還是先以自己需求為主?」
我觀察到的有趣現象
其實我發現,每次分享這種小故事,很多人都會忍不住帶入自己。
像上次我們聊「習慣派 vs 嚐鮮派」
有人在留言說:「習慣派,如同一周三套衣服輪著穿的極簡風,腦子燒在做胖就已經夠火熱了,再燒著變化三餐,那不燒成灰燼了。」
也有人回:「上班習慣派,週末嚐鮮派。上班覺得穩定不要讓下午心情壞掉比較重要,週末想嘗試新事物探索世界」
還有人說:「我超級看心情啊!!!哈哈哈~~也看今天我看了甚麼東西進去」
這讓我想到,便當事件也可以拆解成類似的分法:
- 有些人是「優先派」,覺得先照顧好自己才有力氣去照顧別人。
- 有些人是「體諒派」,覺得成全別人、換來的心安或笑容,比自己多吃幾口熱飯更重要。
- 有些人是「平衡派」,依據各種情況做調整,靈活遊走各種情境!
但我要特別強調的是:這些都沒有對錯!只是選擇不同而已。
🌟小測驗時間:你是「優先派」還是「體諒派」?
既然大家上次說很喜歡小測驗,那我這次又來幫大家準備了
來測測看吧!(自由心證囉~)
1.如果跟朋友一起分甜點,你會:
A. 先挑自己最想吃的那一塊 → 2 分
B. 問對方想吃哪一塊,再自己挑剩下的 → 5 分
2.出遊時,假設你比較累,朋友卻想再多逛一會兒,你會:
A. 表達自己想回去休息,讓大家跟著調整 → 2 分
B. 想說算了,陪大家逛完再休息 → 5 分
3.如果聚餐結帳發現金額有點落差,你會:
A. 精算清楚,每個人該付多少就多少 → 2 分
B. 想說差一點沒關係,自己補掉 → 5 分
4.午餐加熱的情境:
A. 當然先放自己的,誰餓誰就先吃 → 2 分
B. 想著對方比較需要,就先讓給他 → 5 分
5.當朋友臨時求你幫忙,但你也有點忙碌時,你會:
A. 委婉拒絕,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 2 分
B. 想辦法擠一點時間,至少幫上小忙 → 5 分
🌟測驗揭曉
快把你的分數加總起來,看看你是哪一派
- 10~14 分 → 優先派
你很重視自己的感受,會先顧好自己,懂得劃清界線。這並不是自私,而是一種自我保護。你相信「先照顧好自己,才有能量照顧別人」。 - 15~20 分 → 平衡派
你會依照情況靈活調整,有時候先顧自己,有時候先體諒別人。你屬於很聰明的「中庸之道」型,不容易吃虧,也能維持和諧的人際關係。 - 21~25 分 → 體諒派
你很容易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常常會先成全對方。這讓你在群體裡很受歡迎,但偶爾也要記得:照顧別人固然重要,自己的需求也值得被看見。
生活的答案,沒有絕對
我覺得,這些小小選擇不只是測驗遊戲,它們其實都在偷偷描繪我們是怎樣的人。
而我呢?選擇了「先讓同事的便當加熱」。因為當下的我,比起立刻吃到熱飯,更想看到她安心的表情。這樣的選擇,對我來說,就是值得的。
那你呢?如果是你,會選擇哪一種?
我很期待看到大家的分享,因為生活就是這樣,從一個小小的便當,也能聊出整個世界!
嗡嗡嗡~我是蜂聲,我們下篇見!
❤️喜歡文章,歡迎幫我按下愛心和追蹤,讓我們持續在文字中找到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