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eddingGemma :Google 最新輕量級文字嵌入模型,能為終端裝置 AI 應用帶來什麼改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 AI 應用的世界裡,有一項重要的基礎技術:文字嵌入(Text Embedding)。簡單來說,文字嵌入就是將文字轉換成電腦看得懂的「數字向量」,讓機器能夠理解詞語、句子甚至整篇文章的語意與關聯性。高品質的文字嵌入是打造搜尋引擎、推薦系統,以及檢索增強生成(RAG)應用的基石之一。

Google 在 2025 年 9 月 4 日推出一款全新的開源嵌入模型——EmbeddingGemma。這款模型不僅在同級別中表現頂尖,其輕量化的設計更使其能直接在手機、筆電等裝置上高效運行,甚至不需要網路連線。

raw-image

Introducing EmbeddingGemma: The Best-in-Class Open Model for On-Device Embeddings

輕量級、開放權重的文字嵌入模型

Google 推出的 EmbeddingGemma 是一款基於 Gemma 3 架構的輕量級、開放權重的文字嵌入模型。 它被設計用來在資源有限的裝置上高效運行,例如手機或個人電腦。

  • 同級最強效能:在 5 億參數以下的開源多語言文字嵌入模型中,EmbeddingGemma 在知名的 MTEB(Massive Text Embedding Benchmark)評測指標上排名最高,它的效能足以媲美許多體積是其兩倍的熱門模型。
  • 極致輕量化:模型總參數僅為 3.08 億,經過量化(Quantization)技術處理後,佔用的記憶體可以低於 200MB。這讓它能輕鬆在大部分的終端裝置上順暢運行。
  • 離線與隱私優先:由於模型可以直接在裝置上運作,使用者的資料無需上傳到雲端,大幅提升了應用的隱私性與安全性。這對於處理個人文件、電子郵件等敏感資訊的應用尤其重要。
  • 高度彈性與整合性:EmbeddingGemma 支援彈性的輸出維度,並已整合了眾多主流的 AI 開發工具,如 sentence-transformers、llama.cpp、LangChain 等,方便開發者快速上手。

EmbeddingGemma 亮點介紹

更輕、更快、更強:EmbeddingGemma 的設計理念

EmbeddingGemma 的模型大小為 3.08 億參數,這個設計使其非常適合在記憶體和運算能力都有限的裝置上部署。 模型本身基於最新的 Gemma 3 架構,並在超過 100 種語言的龐大資料集上進行訓練,確保了其強大的多語言理解能力。訓練資料涵蓋了網頁文件、程式碼、技術文件以及特定任務的合成資料,使其能夠應對從文件檢索到程式碼搜尋等多樣化的應用場景。

Google 特別強調其在 EdgeTPU(一種專為邊緣運算設計的硬體)上的表現,處理 256 個 token 的輸入時,推論時間可以低於 15 毫秒,實現了真正的即時互動。

不只是開源,更是「可微調」的彈性

開源是 EmbeddingGemma 的一大特性,但更重要的是它支援「微調」(Fine-tuning)。雖然預訓練的模型在通用場景下表現良好,但在特定專業領域(例如金融、醫療或法律),通用模型可能無法完全理解領域內的專有名詞和語意細微差異。

微調允許開發者使用自己的資料集,對模型進行二次訓練,使其更貼近特定應用的需求。例如,一間金融公司可以利用其內部文件和客戶問答紀錄來微調 EmbeddingGemma,讓模型更精準地理解金融公司內部不同類型帳戶之間的區別。經過微調後,當使用者查詢某類型帳戶的投資服務時,模型將能更準確地匹配到與該類型帳戶相關的文件,而不是回傳不相關的帳戶資訊。

俄羅斯套娃表示法:兼顧效能與效率的技術

EmbeddingGemma 的另一個技術亮點是採用了「俄羅斯套娃表示法學習」(Matryoshka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MRL)。傳統的嵌入模型會輸出一個固定長度的向量,例如 768 維。如果開發者因為儲存或運算效率的考量,需要一個較短的向量(例如 256 維),通常需要重新訓練一個全新的小模型。

MRL 技術則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在訓練過程中,就將最重要的語意資訊集中在向量的前段。因此,開發者在使用時,可以根據需求直接「截斷」完整的 768 維向量,取其前 512、256 或 128 維來使用,而不會嚴重損失太多效能。這種設計提供極大彈性,讓開發者可以在模型品質與運算成本之間取得最佳平衡,無需為不同需求維護多個模型。

TN科技筆記的觀點

藉由 Google 近期的模型發佈,開發者將能夠在手機 App 中建立一個完全離線的 RAG 系統。例如先使用 EmbeddingGemma 讓手機能夠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搜尋你所有的個人筆記、電子郵件和訊息,再由 Gemma 3n 這樣的小型語言模型,針對你的提問進行總結與回答,這將大幅提升個人化 AI 助理的實用性與隱私保護。

當然這條路徑依然存在挑戰,雖然 EmbeddingGemma 能確保資訊檢索的準確性,但 2.7 億參數的 Gemma 3 270M 在語言生成和邏輯推理的複雜度上,終究有其極限。如果生成的答案過於簡單或制式化,使用者可能會很快失去新鮮感。其次,真正的挑戰在於「整合與優化」。要讓這兩個模型在各種硬體規格參差不齊的邊緣裝置上順暢協作,同時管理好記憶體與功耗,對開發者來說仍是一項艱鉅的工程。

不過對於手機、筆電等硬體製造商而言,這是一個創造差異化體驗的絕佳機會。誰能更好地整合與優化這類小型模型,提供更流暢、更實用的端側 AI 功能,誰就有機會在市場上脫穎而出,這也將加速「AI PC」與「AI 手機」的發展進程。


支持TN科技筆記,與科技共同前行

我是TN科技筆記,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點選愛心、轉發給我支持鼓勵~~~也歡迎每個月請我喝杯咖啡,鼓勵我撰寫更多科技文章,一起跟著科技浪潮前進!!>>>>> 請我喝一杯咖啡

在此也感謝每個月持續請我喝杯咖啡的讀者們,讓我更加有動力為各位帶來科技新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N科技筆記(TechNotes)的沙龍
40會員
145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TN,喜歡分享科技領域相關資訊,希望各位不吝支持與交流!
2025/09/02
「RAG 已死?」這句話前陣子引發一波討論風潮。RAG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檢索增強生成) 讓大型語言模型 (LLM) 能夠存取外部知識,看似解決了模型「胡說八道」和知識侷限性的問題。
2025/09/02
「RAG 已死?」這句話前陣子引發一波討論風潮。RAG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檢索增強生成) 讓大型語言模型 (LLM) 能夠存取外部知識,看似解決了模型「胡說八道」和知識侷限性的問題。
2025/08/26
前陣子在 AI 圈內一個名為「Nano Banana」的神秘模型,在 AI 模型競技場 LMArena 上匿名測試,因為出色表現引起廣泛討論。Google 在 2025 年 8 月 26 日發布,「Nano Banana」就是最新的圖像生成模型:Gemini 2.5 Flash Image。
Thumbnail
2025/08/26
前陣子在 AI 圈內一個名為「Nano Banana」的神秘模型,在 AI 模型競技場 LMArena 上匿名測試,因為出色表現引起廣泛討論。Google 在 2025 年 8 月 26 日發布,「Nano Banana」就是最新的圖像生成模型:Gemini 2.5 Flash Image。
Thumbnail
2025/08/25
大型語言模型(LLM)的體積越來越龐大,運算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這使得許多企業和開發者在導入 AI 應用的最後一哩路上,常常因為高昂的硬體需求和維護成本而卻步。就在 2025 年 8 月,NVIDIA 推出了一款全新模型:Nemotron Nano 2。
Thumbnail
2025/08/25
大型語言模型(LLM)的體積越來越龐大,運算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這使得許多企業和開發者在導入 AI 應用的最後一哩路上,常常因為高昂的硬體需求和維護成本而卻步。就在 2025 年 8 月,NVIDIA 推出了一款全新模型:Nemotron Nano 2。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SearchGPT 是由 OpenAI 開發的 AI 驅動搜尋引擎,結合了傳統搜尋引擎技術和最新的 AI 技術,能即時從互聯網獲取資訊。它與其他搜尋引擎相比,提供更相關的搜尋結果、更豐富的結果呈現、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生態合作基礎建設。
Thumbnail
SearchGPT 是由 OpenAI 開發的 AI 驅動搜尋引擎,結合了傳統搜尋引擎技術和最新的 AI 技術,能即時從互聯網獲取資訊。它與其他搜尋引擎相比,提供更相關的搜尋結果、更豐富的結果呈現、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生態合作基礎建設。
Thumbnail
OpenAI 繼上週發表新的人工智慧模型「GPT-4o mini」,由 AI 驅動的搜尋引擎 SearchGPT 原型也隨之發布,該引擎能結合來自網路的即時資訊,讓使用者像與 ChatGPT 交談一樣搜尋。 透過 SearchGPT,用戶能以自然語言提出問題(與使用 ChatGPT 交談方式相同
Thumbnail
OpenAI 繼上週發表新的人工智慧模型「GPT-4o mini」,由 AI 驅動的搜尋引擎 SearchGPT 原型也隨之發布,該引擎能結合來自網路的即時資訊,讓使用者像與 ChatGPT 交談一樣搜尋。 透過 SearchGPT,用戶能以自然語言提出問題(與使用 ChatGPT 交談方式相同
Thumbnail
上週精選✦這篇文章是一份豐富的資訊,涵蓋了很多人工智慧相關的項目和新聞。包括了Figma Config 大會、Google 開源的Gemma 2、Claude 的更新等。此外還包含了各種產品推薦和重點研究。文章豐富而全面,充滿了最新的人工智慧相關資訊。
Thumbnail
上週精選✦這篇文章是一份豐富的資訊,涵蓋了很多人工智慧相關的項目和新聞。包括了Figma Config 大會、Google 開源的Gemma 2、Claude 的更新等。此外還包含了各種產品推薦和重點研究。文章豐富而全面,充滿了最新的人工智慧相關資訊。
Thumbnail
據美聯社報導,OpenGPT.com 宣佈推出 OpenGPTs。用戶只需要發佈一個OpenGPTs,便能夠整合所有主要的 AI 引擎包括ChatGPT-4o, Google Imagen, Gemini Pro, 以及Claude 3.5等。
Thumbnail
據美聯社報導,OpenGPT.com 宣佈推出 OpenGPTs。用戶只需要發佈一個OpenGPTs,便能夠整合所有主要的 AI 引擎包括ChatGPT-4o, Google Imagen, Gemini Pro, 以及Claude 3.5等。
Thumbnail
在數位化的世界中,用戶介面和信息圖表等視覺元素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ScreenAI的開發為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的融合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Thumbnail
在數位化的世界中,用戶介面和信息圖表等視覺元素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ScreenAI的開發為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的融合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Open AI的ChatGPT, 部份的人知道Perplexity一類的生成式AI模型, 還有一些人知道Google研發的生成式AI模型:Gemini (意思是拉丁文的雙生)。 但幾小時前開放給開發者及研究者的開源AI模型Gemma(意思是拉丁文珍貴的石頭)大概沒什麼知道,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Open AI的ChatGPT, 部份的人知道Perplexity一類的生成式AI模型, 還有一些人知道Google研發的生成式AI模型:Gemini (意思是拉丁文的雙生)。 但幾小時前開放給開發者及研究者的開源AI模型Gemma(意思是拉丁文珍貴的石頭)大概沒什麼知道,
Thumbnail
今天 Google 發表了最新的 AI 模型 Gemini 1.5,不只提高模型訓練和服務效率,而且擁有更強大的理解力,每次能處理的 token 長度更是一口氣突破 100 萬大關,是競爭對手 GPT-4 的 7.8 倍 (GPT-4 目前只提供最長 32K 長度),可以處理更大量的資訊,也擁有更大
Thumbnail
今天 Google 發表了最新的 AI 模型 Gemini 1.5,不只提高模型訓練和服務效率,而且擁有更強大的理解力,每次能處理的 token 長度更是一口氣突破 100 萬大關,是競爭對手 GPT-4 的 7.8 倍 (GPT-4 目前只提供最長 32K 長度),可以處理更大量的資訊,也擁有更大
Thumbnail
2024 年,AI Boom 的第二年,我們總算可以撥開 AI 迷霧,逐一聊聊大型語言模型 (LLM) 的實際應用。On-Device AI 正快速進化,Google Gemini Nano 正式部署上手機,Apple 也發布最新論文彎道超車,改變了手機 AI 的未來發展。
Thumbnail
2024 年,AI Boom 的第二年,我們總算可以撥開 AI 迷霧,逐一聊聊大型語言模型 (LLM) 的實際應用。On-Device AI 正快速進化,Google Gemini Nano 正式部署上手機,Apple 也發布最新論文彎道超車,改變了手機 AI 的未來發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