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故事
阿明與小芳結婚多年,婚姻關係卻早已名存實亡。某天,小芳生下孩子,阿明卻心中充滿疑惑:孩子真的和自己有血緣關係嗎?雖然法律推定婚姻存續中的子女就是「婚生子女」,但阿明仍想透過法律尋求真相,避免背負不屬於自己的父親責任。這樣的情境,在家庭糾紛中並不少見,而法律也確實設有「否認親子關係訴訟」制度,讓真實血緣能在法律框架下被檢驗與確認。
二、什麼是婚生子女的推定?
我國 民法第1063條第1項 明文規定:
妻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婚生子女。
這代表:
- 法律推定血緣真實性——凡在婚姻關係中受胎的子女,原則上推定為丈夫的孩子。
- 保護婚姻與子女身分安定——避免子女在社會上陷入「身世不明」的困境,也維護家庭秩序。
然而,法律上的「推定」畢竟可能與生物上的真相有所出入。若丈夫確信孩子非親生,法律也允許透過訴訟來推翻這項推定。
三、否認親子關係的法律依據
依據 民法第1063條第2項:
前項推定,夫妻之一方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生子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
這表示:
- 提起否認訴訟的當事人 不僅限於丈夫,母親或子女本身,也可在符合要件下提出。
- 目的 是推翻法律上的婚生子女推定,使子女的身分回歸真實血緣。
四、否認親子關係訴訟的起訴期間
時效的設計,是為了平衡「真實血緣」與「身分安定」。
依 民法第1063條第3項:
- 夫妻之一方:須在 自知悉子女非為婚生子女起二年內 提起。
- 子女:須在 自知悉起二年內 提起。若知悉時未成年,則可於成年後二年內提出。
⚠️ 重點提醒:
若超過時效,將喪失否認權利。即使後來透過 DNA 檢驗證明沒有血緣,也無法再提訴。
五、誰可以提出否認親子關係?
- 丈夫:最常見的情況,通常因懷疑孩子非親生而提起訴訟。
- 妻子在:母親也能提起否認之訴,例如希望法律承認子女與丈夫無血緣,以利後續扶養安排。
- 子女:子女成年後若發現自己並非父母婚生,亦可依法提出。這保障了子女自身的身分權。
- 生父:雖然是小孩的親生父親,但法律上並未賦予可以提出否認的權利。
六、DNA鑑定與法院調查:家事事件法第68條
在訴訟過程中,血緣關係的認定是關鍵。
家事事件法第68條 規定:
- 未成年子女為當事人之親子關係事件,若血緣存否有爭執,法院得依聲請或職權命 DNA 或其他醫學鑑定。
- 當事人須先提出足以懷疑血緣關係的事實,例如夫妻長期分居、醫學上的受孕時間矛盾。
- 鑑定必須依法醫學標準進行,並兼顧受檢者的 身體健康、名譽及隱私權。
實務上,DNA 鑑定的科學性幾乎具有決定性效力。若 DNA 排除血緣關係,法院通常會認定否認訴訟成立。
七、結論
回到一開始的故事,阿明懷疑孩子是否與自己有血緣關係,內心充滿掙扎。法律透過 婚生子女推定,保障家庭與子女的身分安定,但同時也透過 否認親子關係訴訟,給予當事人尋求真相的機會。阿明若確實有懷疑,應在 二年時效內 採取行動,並透過 DNA鑑定 作為科學依據,才能避免錯失法律救濟的機會。否認親子關係不只是法律問題,更牽涉到家庭倫理與子女的未來,因此在決定前,最好諮詢專業律師,找到兼顧真實與孩子最佳利益的解決方案。
有相關法律問題可以私訊官方帳號 @527vvru 或是撥打10分鐘免費法律諮詢專線04-23758749,會有專業律師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