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要買電腦,所以我又開始上網爬文。只是今年有了Chat GPT後,就會很自然的問他,該怎麼買。GPT很快地搜尋了幾個給我,後來我又自己上網搜尋了一下。
我發現我是比較喜歡看文字的人 ( 特別推薦歐飛先生的部落格,我不認識他,但爬了兩天的文章後,我覺得他給的買電腦建議超級中肯,又不囉嗦,俐落的告訴你重點)
現在我自己會想主攻文字,但不代表要放棄影片。
現在人看短影音看很多,所以看YouTube也習慣快轉、追劇也快轉,甚至我有時候追了一半的劇,直接轉去YouTube看大陸解說( 也是要開快轉)
我過往是教影片剪接起家的,剛開始是真的很喜歡作影片。覺得自己很有熱情! 我總是有源源不絕的創意總是在腦袋裡打轉,無論是旅遊影片、財商影片、還是手繪動畫影片。
這幾年我發現自己沒那麼有熱情了,反而覺得做影片很累 (當然,也跟我的孩子需要我更多心力照顧有關,我現在更能明白,為何上班族能夠堅持做副業是很辛苦、值得敬佩的。因為下了班要選擇用僅存的精力和時間在副業上,選擇不去休息或玩樂,在我陪小孩一天之後,真的會覺得一點都不想打開電腦)
對於今天的主題:自媒體該主攻影片,還是文字?
如果是幾年前的我,我會跟你說影片,現在的話,我會說:你都嘗試。
像我的話,短影音我拍過、也連續直播300多天過,後來還是沒能持續,但我一直都有寫文字的習慣。說實在的,影片的準備作業,其實也少不了文字寫稿這塊。
所以現在我以文字居多。
我覺得經營自媒體,實際上是一段「認識自己的旅程」,你會發現自己比較能堅持在哪一個賽道、或是比較擅長什麼,或著是你會像我一樣,當生活模式發生大改變之後,原本以為很有熱情的事情就突然轉變了
不需要帶著批評的心態看自己,因為人生本來就沒有固定答案,而是「階段性的答案」。像我看我兒子,在自閉症ASD這條路上,每過一段時間就是不同的變化,通過陪伴兒子與照顧兒子,我從許多錯誤和挫折中,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爸爸。但我盡量不帶批判的想法看自己。
做自媒體也是一樣,配合你的人生階段、想法、遭遇,你可以有不同的階段性答案。這個過程是幫助你認識自己,用最適合的方式去創造價值給更多人,然後看看會有什麼結果。
作影片寫文字都很好,你可以同時並進,但重點是要持續,頻率至少100次以上 ( 無論是長影片、短影片、長文、短文) 要求自己要目標設定往100篇邁進。到了100篇之後你就會有答案了 ( 或許過程中你就會有答案,沒等到100篇達成)
甚至你可能在做了50之影片之後,你發現你喜歡Podcast,那就一樣設定目標100篇,看看自己能不能帶著自己,順順的做下去。
答案需要時間
公主都需要親吻100隻青蛙才可能親到王子,所以趕快去找到你的自媒體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