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 Mech Muse。今天要帶你來看一個重量級的產業新聞——Oracle 的 AI 基礎設施爆發。讀完這篇文章,你會知道:
- 為什麼 Oracle 突然成為 AI 熱潮的核心玩家?
- OpenAI 在這裡扮演什麼角色?
- 「推論(inference)」為什麼比「訓練(training)」更重要?
- 這對台灣與全球科技產業有什麼啟示?

讓我們像拆音響一樣,把機殼打開,一路從電路到喇叭單體,看看 Oracle 是怎麼讓 AI 音浪轟隆作響的 🎶
Oracle 的 AI 大合約:歷史級的爆發
在 2025 年 9 月 10 日,Oracle 公布了驚人的財報數字:
- 剩餘履約義務(RPO)高達 4,550 億美元,年增率 359%。
- 預估不久後會突破 5,000 億美元。
這背後最大的推手,就是 OpenAI 與 Oracle 簽下的 3,000 億美元合約,為期五年,用來購買 Oracle 雲端運算資源。這被認為是 AI 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雲端基礎設施合約。
Oracle 執行長 Larry Ellison 甚至笑說:「我們不是在賣雲,而是在賣未來的電力。」這句話聽起來像搖滾樂團的舞台宣言,誇張但熱血。因為在 AI 熱潮下,算力真的就像「電力」一樣,是一切的燃料。
👉 Mech Muse 觀點:這就像是一支地下樂團突然接到全球巡演的邀約,從小酒吧直接跳到奧運主場館。Oracle 不只是接單,而是被推上了世界級舞台,既興奮又壓力山大。
為什麼推論(Inference)比訓練更關鍵?
大家都知道訓練 GPT 這種模型很燒 GPU,但其實 推論才是更大的市場。訓練一次要幾個月,但推論是每天、每分每秒都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