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需要通過別人的認可來衡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小時候需要認可

小時候,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希望得到師長和父母的讚美、認可。甚至乎,小孩窮盡一生所作的努力,就是為了他們的口中一句「做得好」。

有很多人,長大了,仍然有這個思想的殘影。希望在工作中得到上司的認可、希望伴侶肯定他這個人。又或者,為了得到別人的獎聲和認可而去健身減肥、穿金帶銀。

還會誇誇其談自己去了多少次旅行、與伴侶多麼恩愛、跑車金錶也講究。他們也口若懸河,反映自己博學多聞,以顯才華。

小時候獲得認可叫做成功,但長大成人了,獲得他人認可就叫成功嗎?

又或者問,長大了,還需追逐他人的認可嗎?


何需別人的尺?

為什麼需要別人認可?做善事沒得到別人掌聲就變錯了?讓座讓路,要是沒得到對方感謝就變錯了?你的送禮或微笑,對方拒絕和黑面甚至討厭,那這行為就變錯了?

做一些公認的好事都不需人認可,為甚麼其他事就需要了?

真實與正確,不會因為別人的認同和否定而有改變。正如地平說不會因為大家都說對而變成正確、疫苗的安全性不會因為人的恐懼而有改變。

你的行為和想法如是。你認為是錯,那就是錯,你認為是對,那就是對。

你認為成功,那就是成功。為什麼需要看別人態度、意見?

在意別人的眼光,我暫時只想到一個原因:你自己都根本毫無人生標準和價值觀,整個一生純粹人云亦云

要是自己心中有一把尺,不論你的尺是否精準,只要有尺,又何需尋求別人的尺去量度?

如果你有成功的尺,又何需尋求別人認同你是成功的人?


此地無銀

真的自認成功的人,連自我證明都不需要。

真實是不證自明的。你需要證明你是男性/女性嗎?要是你有美麗的外表,需要周處問人你是否漂亮嗎?

聰明人需要別人認可他是聰明的嗎?

聰明的,不需向人交代他是聰明、不需別人認可他。

別人不信,甚至嘲笑,只會由他而去,毫不在意對方的錯誤認知。

要是真的成功,又何需名車名錶證明?這只是此地無銀而已。


由此可反映,越想證明某樣事,其實越反映他內心缺乏那件事

也許他是擁有的,但他自覺缺乏。正如經歷過大饑荒的會一生都害怕沒飽飯食。

他是有名車、有名錶,這或許是事實。但是,他內心,卻不是真的相信他自己是豐有的。


有麝自然香

「有麝自然香」,也許才是正解。

要是你有麝但不香,會不會你對自己有一些誤會?

你只需用你的尺來衡量,你要怕你的尺不準,你需要的是調正自己的尺。別人的尺,的確可以較正自己的心中認知。但並不是找不同的尺來看看、來比較,在追求越來越多的尺來認同。


你不信有麝自然香?好吧~ 由你而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青山太傻
2會員
42內容數
居住香港,正在嘗試躺平
青山太傻的其他內容
2025/09/09
人老不接受新事物 人老了,他們大部分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幾乎為零。「Old dog can't learn new trick」,人們早就發現了,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他們不會接受新事物?在他們腦中,新事物就是比舊事物差嗎?沒人會自認自己是非理性。
Thumbnail
2025/09/09
人老不接受新事物 人老了,他們大部分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幾乎為零。「Old dog can't learn new trick」,人們早就發現了,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他們不會接受新事物?在他們腦中,新事物就是比舊事物差嗎?沒人會自認自己是非理性。
Thumbnail
2025/09/01
廣告無處不在,但大家又有否曾仔細端詳過,廣告的文字與元素? 你看完這篇文後,你會發現,廣告的荒謬與謊言。 貸款廣告 貸款廣告,賣點通常是:「快速」、「方便」、「獎賞」。例如AI智能批核貸款、無需入息證明、現金回贈、現金快速到手、長還款周期等。 貸款廣告主打「支持你」、「急你所急」
Thumbnail
2025/09/01
廣告無處不在,但大家又有否曾仔細端詳過,廣告的文字與元素? 你看完這篇文後,你會發現,廣告的荒謬與謊言。 貸款廣告 貸款廣告,賣點通常是:「快速」、「方便」、「獎賞」。例如AI智能批核貸款、無需入息證明、現金回贈、現金快速到手、長還款周期等。 貸款廣告主打「支持你」、「急你所急」
Thumbnail
2025/08/29
人會死亡是事實、人扣除睡眠7小時每天只有17小時是事實。但是這17小時不可貴,可貴的是這17小時內你在事情上注意力的分配。 “時間不夠用” 是很多人都說過和聽過的話。但時間不夠用的原因其實是注意力分散。
2025/08/29
人會死亡是事實、人扣除睡眠7小時每天只有17小時是事實。但是這17小時不可貴,可貴的是這17小時內你在事情上注意力的分配。 “時間不夠用” 是很多人都說過和聽過的話。但時間不夠用的原因其實是注意力分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誇獎某個孩子,是在引起其他孩子的妒忌嗎?   這篇看到最後,我想到一件事情。小時候,還有我的孩子小的時候,會聽到老師或當爸媽的人誇獎某人,或是主張小孩是需要誇獎的。有的在班上公開誇獎某人,或選他為「模範生」,說他好,要大家跟他看齊、學習,或是在孩子群中誇獎某個小孩。大人以為這麼做,其他的孩子就
Thumbnail
▓誇獎某個孩子,是在引起其他孩子的妒忌嗎?   這篇看到最後,我想到一件事情。小時候,還有我的孩子小的時候,會聽到老師或當爸媽的人誇獎某人,或是主張小孩是需要誇獎的。有的在班上公開誇獎某人,或選他為「模範生」,說他好,要大家跟他看齊、學習,或是在孩子群中誇獎某個小孩。大人以為這麼做,其他的孩子就
Thumbnail
如果尊重他的決定 那是否不用告知家長 尊重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而尊重的定義與它後續產生的結果。 然而尊重究竟是什麼,是說著我支持你的決定但句句都在暗示你“只能”決定什麼,還是支持後在背地嘲諷不按照“自已想法(決定)”的小孩。 大人最終是什麼,是比其他年紀小的人早出來的,但著不表示,要按照大人
Thumbnail
如果尊重他的決定 那是否不用告知家長 尊重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而尊重的定義與它後續產生的結果。 然而尊重究竟是什麼,是說著我支持你的決定但句句都在暗示你“只能”決定什麼,還是支持後在背地嘲諷不按照“自已想法(決定)”的小孩。 大人最終是什麼,是比其他年紀小的人早出來的,但著不表示,要按照大人
Thumbnail
在寫下這些文字的當下,父母也會對自己有更多覺察,因為是鼓勵卡,父母也必須要刻意練習去看見孩子的亮點,當亮點被我們重視,孩子就會越來越發光!
Thumbnail
在寫下這些文字的當下,父母也會對自己有更多覺察,因為是鼓勵卡,父母也必須要刻意練習去看見孩子的亮點,當亮點被我們重視,孩子就會越來越發光!
Thumbnail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
Thumbnail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
Thumbnail
這兩年開始發現到「害怕犯錯、失敗」的年齡下降了不少,不過也因為孩子年紀小就進到團體,正向肯定的鼓勵很快就起了作用。
Thumbnail
這兩年開始發現到「害怕犯錯、失敗」的年齡下降了不少,不過也因為孩子年紀小就進到團體,正向肯定的鼓勵很快就起了作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