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需要認可
小時候,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希望得到師長和父母的讚美、認可。甚至乎,小孩窮盡一生所作的努力,就是為了他們的口中一句「做得好」。
有很多人,長大了,仍然有這個思想的殘影。希望在工作中得到上司的認可、希望伴侶肯定他這個人。又或者,為了得到別人的獎聲和認可而去健身減肥、穿金帶銀。
還會誇誇其談自己去了多少次旅行、與伴侶多麼恩愛、跑車金錶也講究。他們也口若懸河,反映自己博學多聞,以顯才華。
小時候獲得認可叫做成功,但長大成人了,獲得他人認可就叫成功嗎?
又或者問,長大了,還需追逐他人的認可嗎?
何需別人的尺?
為什麼需要別人認可?做善事沒得到別人掌聲就變錯了?讓座讓路,要是沒得到對方感謝就變錯了?你的送禮或微笑,對方拒絕和黑面甚至討厭,那這行為就變錯了?
做一些公認的好事都不需人認可,為甚麼其他事就需要了?
真實與正確,不會因為別人的認同和否定而有改變。正如地平說不會因為大家都說對而變成正確、疫苗的安全性不會因為人的恐懼而有改變。
你的行為和想法如是。你認為是錯,那就是錯,你認為是對,那就是對。
你認為成功,那就是成功。為什麼需要看別人態度、意見?
在意別人的眼光,我暫時只想到一個原因:你自己都根本毫無人生標準和價值觀,整個一生純粹人云亦云。
要是自己心中有一把尺,不論你的尺是否精準,只要有尺,又何需尋求別人的尺去量度?
如果你有成功的尺,又何需尋求別人認同你是成功的人?
此地無銀
真的自認成功的人,連自我證明都不需要。
真實是不證自明的。你需要證明你是男性/女性嗎?要是你有美麗的外表,需要周處問人你是否漂亮嗎?
聰明人需要別人認可他是聰明的嗎?
聰明的,不需向人交代他是聰明、不需別人認可他。
別人不信,甚至嘲笑,只會由他而去,毫不在意對方的錯誤認知。
要是真的成功,又何需名車名錶證明?這只是此地無銀而已。
由此可反映,越想證明某樣事,其實越反映他內心缺乏那件事。
也許他是擁有的,但他自覺缺乏。正如經歷過大饑荒的會一生都害怕沒飽飯食。
他是有名車、有名錶,這或許是事實。但是,他內心,卻不是真的相信他自己是豐有的。
有麝自然香
「有麝自然香」,也許才是正解。
要是你有麝但不香,會不會你對自己有一些誤會?
你只需用你的尺來衡量,你要怕你的尺不準,你需要的是調正自己的尺。別人的尺,的確可以較正自己的心中認知。但並不是找不同的尺來看看、來比較,在追求越來越多的尺來認同。
你不信有麝自然香?好吧~ 由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