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

含有「交通安全」共 14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臺灣與德國中央分隔島設計理念的差異。臺灣中央分隔島主要功能為區隔車流,較少考量行人穿越;德國則將其視為行人穿越道路時的庇護空間,兼顧行人安全與交通效率。文章並分析此差異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以更人性化、安全的方式設計中央分隔島。
Thumbnail
本文詳細說明道路行人穿越設施的設計規範,包含安全視距考量、不同交通狀況下的設施選擇,以及針對行動不便人士的無障礙設計。內容涵蓋各種設施類型、適用情境、以及相關法規要求,幫助讀者瞭解如何設計安全且友善的行人穿越環境。
Thumbnail
中央庇護島作為一種行人穿越道路的輔助設施,在德國行之有年,但在臺灣較為少見。本文探討中央庇護島的設計、優點及在臺灣推廣的可能性,並針對其設計細節、安全考量及與整體交通規劃的關聯性提出具體建議。
Thumbnail
在荷蘭,14 歲以下的孩子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幾乎永遠不需要負責任,賠償全由駕駛承擔。哪怕是突然衝出馬路,法律上依然視他們為「完全受保護的對象」。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看了臺灣交通事故新聞這麼多年,留言區裡的東西,基本上都沒有任何變化。首先一定會有的就是南無阿彌佗佛,然後就是指控某政黨或政客,跟著就是反對廢死或者高呼死刑,或者在把自己用怎樣的酷刑去懲罰誰的幻想寫出來。 先講死刑,死刑對交通意外是沒有影響的,因為刑法上交通意外相關的罪名所有國家,不論有沒有死刑都不
剛剛查了一下才知道無照駕駛最低只要罰6000元,台灣車禍那麼頻繁真的是自找的
鄭立-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泡芙的日常 比較一下在大部分國家是要坐牢的,差那麼遠但很少人發現
「路怒」是翻譯叫英文原詞是 Road Rage,源自美國,注意的是,這裡強調是「路怒」,而不是「路怒症」。不知道是誰先將他翻譯成路怒「症」,原詞根本沒有他是一種病症的意思,這個翻譯導致了很多人以為他真的是一種精神疾病,他是一種行為,不是行為的成因。 美國自己也沒有將路怒症列為精神疾病。因此他無法在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談及臺灣交通問題的時候,就一定會涉及一個很基礎的問題:載具不被認為是危險品。為何臺灣的交通談論那麼混亂而且問題永遠不能解決呢?只要你從無照駕駛開始細心的推理,你就知道一切的問題的源頭其實都跟這有關係,以及為何臺灣幾乎無法借鏡外國的成功經驗。 例如,在不少國家,出了事故的車子是要被沒收的。臺灣應該
很多人騎單車時,會看到路邊標誌寫著 「Cycle Dismount」,但卻不知道真正的意思。其實這是一個重要的交通安全提醒。 🔹 什麼是 Cycle Dismount?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道路交通法規中關於超車與變換車道的定義和規定,指出其在車道數計算和法律適用上的矛盾與不合理之處,並呼籲相關單位應重新檢討修正,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和駕駛人權益。
【外媒揭台灣交通死亡人數超911恐攻】 台灣的交通安全問題長期困擾著民眾與遊客,2024年的事故數量接近40萬件,行人死亡人數超過360人。 德國媒體《bne IntelliNews》發表專題報導,台灣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傷人數,超過美國911恐攻的死亡總數。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