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

含有「地藏經」共 3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白蘿蔔葉、米泔水、剩菜湯─這些日常裡最容易被丟棄的東西,其實也藏著修行的入口。地藏經中那句「米泔菜葉,不棄於地」,像一盞小燈,提醒我們修行不只在經文裡,也在每一次吃飯、每一次選擇不浪費的當下。從廚餘減少到心的柔軟,這11月的十齋日,讓我們以惜食為供養,為地球、為眾生、也為自己累積溫柔的福報。
Thumbnail
本文深入剖析《地藏菩薩本願經》,闡述其在佛教經典中獨特的地位,包含「佛為菩薩立經」、「法會聖眾無量」、「地藏為諸佛之師」、「護持法界的殊勝結構」等核心觀點。透過對經文的細緻解讀,結合歷代祖師的詮釋,強調地藏經作為萬法根本、願力體系的基石作用,並提供修行上的啟示,旨在引發對地藏法門根本地位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一位朋友因「怪病」無解開始讀誦《地藏經》,卻疑惑功德該迴向給自己還是他人?經文其實早已揭示:誦經者自得六分功德,被迴向者僅得一分。也就是說,即便將功德迴向給有緣眾生或冤親債主,自己依然受益最大。這樣更符合因果,也讓善緣得以流轉。在動盪的時代,不妨用每日的一品經文,為自己與世界帶來更多愛與慈悲。
Thumbnail
前言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陀在忉利天宮為母親摩耶夫人所說的佛法。這部經文的第二品「分身集會品」緊接著第一品,講述了來自無量世界、無量地獄的地藏菩薩分身,因佛陀的威神之力,齊聚於忉利天宮。 故事大綱 這品經文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主要部分: 分身齊聚,感念地藏: 來自無數世界、無數地
Thumbnail
地藏王菩薩的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為了要讓地藏王菩薩成佛,我們要如何讓地獄空無、眾生度盡?知曉者,頓超三界為天人師,且地藏王菩薩即刻成佛;未知曉者,將與地藏王菩薩同行,於地獄廣度眾生。
Thumbnail
https://book.bfnn.org/books/0233.htm#a15 王智隆居士著 1)地藏:梵名乞叉底蘗沙,在忉利天受釋迦如來咐囑,每日晨朝入恒沙禪定,觀察眾機。於二佛中間,無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之大悲菩薩也。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在密教,其密號為悲願金剛或稱與願金
Thumbnail
5/5願大家吉祥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的「一界」:重點整理 第一章:「界」在佛教思想中的概念框架 「界」的多重意涵: 在佛教中,「界」意指「界域」、「範疇」或「領域」,不僅是物理空間,也涵蓋精神、意識、業力的範圍。 《地藏經》雖不常直接使用「界」字,但經文核心與「界」概念緊密相連,特別是地藏菩薩的願行所覆蓋的
Thumbnail
2025/8/23正式進入農曆七月,俗稱「吉祥月」,也是與地藏菩薩最緊密相連的時節。除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悲願外,地藏菩薩更以孝心聞名,被譽為大孝女。傳說祂的聖誕有兩個日子:農曆7/15與7/30,在這個「孝親月」,除了為祖先祈福,也別忘了多關懷長輩,以慈悲與孝心共度這個殊勝的月份。
Thumbnail
聊到【心經】的時候,他隨即背誦起來,我當下被震撼到了,這根本是超厲害的朗誦,中氣十足,抑揚頓挫...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