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療癒
含有「瑜珈療癒」共 2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心光慢旅~寬慈的魔法療癒間的沙龍
2025/10/05
平衡風元素,用大地氣息的岩蘭草
最近幾天,心裡的浮動特別明顯。 明明外在沒有太多事情,但內在卻像風一樣,來來去去,抓不住。 這種時候,我知道,是「風元素」又開始失衡了。 在身心能量的觀察中,風元素象徵著思緒、變動與流動。 當風太強時,我們容易焦慮、分心、睡眠不安; 當風太弱時,又會陷入遲滯與停滯。 在印度阿育吠陀
#
香氣心光
#
岩蘭草
#
風元素
1
留言
C-IAYT 瑜珈療癒師 蔡士傑 Janus Tsai
2024/08/23
關於疼痛照護,我們究竟該學習的是什麼?
帶領了「疼痛照護瑜珈」至今已經整整 10 年,這些年來不管是個案也好,接受師資培訓的學員也好,經常是帶著想學習身體及呼吸上的技巧而來。人們總是希望能將疼痛的改善及治療簡單化,但事實上疼痛是複雜的,是同時受到身體、神經系統、認知、情緒、人際關係、環境氛圍…..等所以因素影響的。 如果我們只試圖
#
瑜珈療癒
#
瑜珈療癒師
#
瑜伽
2
留言
C-IAYT 瑜珈療癒師 蔡士傑 Janus Tsai
2024/07/23
我們都好好善待自己了嗎?
每一次帶領『瑜珈睡眠與身心復原工作坊』,都讓我有滿滿的感觸和看見。打從這次準備課程開始,我就不斷地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生活,而聽見工作坊中學員們的分享,更讓我深深地體認到:「也許我們都不夠善待自己!」 我們時常都把關愛給了家人、朋友,甚至是學生,鼓勵他們要好好寬容及善待自己,但卻似乎不是那樣對待
#
瑜珈療癒
#
瑜珈療癒師
#
瑜珈
5
留言
C-IAYT 瑜珈療癒師 蔡士傑 Janus Tsai
2024/07/09
你的瑜珈練習有包含「內感受」嗎?
「內感受」(Interoception) 是什麼?它又為何重要呢?根據發表在《生物心理學》(Biological Psychology) 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內感受覺察較差的人可能不太能適應壓力情境。 內感受是指準確偵測和解釋身體訊息的能力。其中有些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當你觸碰到滾燙鍋子時的感
#
瑜珈療癒師
#
瑜珈療癒
#
瑜珈
8
留言
C-IAYT 瑜珈療癒師 蔡士傑 Janus Tsai
2024/06/24
瑜珈傳遞者的責任與專業
幾天前在網路看見一位擁有數萬粉絲的瑜珈網紅(雖然她自稱是瑜珈老師)分享了一段影片,在教導人們如何改善「圓肩駝背」,動作是將「肩關節內旋」及「肩胛骨前引」後,再利用雙腳內夾來增加動作角度(動作如圖示)。各位聰明的讀者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看出了哪些端倪? 從基本及簡要一點的觀點來看,圓肩駝
#
瑜珈
#
瑜珈療癒師
#
瑜伽
8
留言
C-IAYT 瑜珈療癒師 蔡士傑 Janus Tsai
2024/06/12
瑜珈療癒:迷走神經活動可能影響癌症預後
是什麼讓人們在面對癌症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時具有更強的復原力?科學研究人員認為,迷走神經活動可能有助於增強癌症患者的健康和延長壽命,以及提升心臟健康和增加對失智症的抵抗力。 什麼是迷走神經?迷走神經是副交感神經系統的組成部分,負責休息、生長和修復。最近的研究顯示,迷走神經活化程度較高(以較高的心率
#
瑜珈療癒
#
瑜珈療癒師
#
瑜珈
8
留言
C-IAYT 瑜珈療癒師 蔡士傑 Janus Tsai
2024/06/05
如何從背痛中復原?
你有下背疼痛的困擾嗎? 醫生給你的建議是進行手術治療嗎? 你知道你可能不需要透過手術就能改善背痛問題嗎? 佛萊堡大學 (Universität Freiburg) 和杜賓根大學 (Eberhard Karls Universität Tübingen) 一項研究指出,接受保守治療(非手術)
#
瑜珈療癒
#
瑜珈療癒師
#
瑜珈
7
留言
C-IAYT 瑜珈療癒師 蔡士傑 Janus Tsai
2024/05/30
「新典範瑜珈」想帶給人們什麼?
七年多前,當我與 瑜珈療癒師 Yoga Therapist- 王旭亞 Jelly Wang 在構思《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時,就一直在思索著,在這麼多瑜珈師資培訓的市場中,究竟我們要給予人們什麼?我們是否能給予更多彌補當代「瑜珈迷思」及「不適切觀念」的資源? 身為瑜珈療癒師
#
瑜珈
#
瑜伽
#
瑜珈師資培訓
7
留言
Emma的專屬小宇宙
2024/05/27
初學瑜珈
課後踏上歸途,深夜的台北街頭依然熱鬧,我終於體會到,雖然身體疲憊,但內心豐盈滿足,原來那股難以言喻的舒暢感,是這般爽快
#
瑜珈療癒
#
初學
#
生活隨筆
8
留言
C-IAYT 瑜珈療癒師 蔡士傑 Janus Tsai
2024/05/21
記憶裡的傷,要如何好起來!?
「重複的創傷記憶不受控制地爆炸成未經處理的經驗碎片,冷不防投擲在脆弱的人們身上。」 Peter A. Levine 博士在他的書中《記憶裡的傷,要如何好起來》寫下了這段話。 這不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寫照嗎?我們總是被過去的創傷記憶不斷襲擊,以致於我們時常不知所措,固著於過去的生活和經驗之中
#
瑜珈療癒
#
瑜珈療癒師
#
創傷
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