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

含有「病患」共 15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一般隔離病房,不是你在電視上看到的那種,要穿無塵衣才能進入,而實際是一間單人病房,然後有控管,物品帶進去是不能帶出來的,所以護士小姐的醫療車是禁止進入,萬一真的受感染,可能醫療車到哪,哪邊就會感染。他的等級不像特等病房一樣(特等病房有電視、冰箱、書桌),但至少不會吵到其他病患。
夜幕低垂,城市洗盡鉛華,一間隱身於巷弄深處的茶館,透出溫潤如玉的琉璃光。六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朋友,在結束了一天的辛勞後,圍坐在一張樸實的木桌旁。空氣中,老普洱的醇厚茶香與淡淡的檀香交織,像一雙溫柔的手,撫平了他們眉宇間的疲憊。
Thumbnail
智慧醫療結合 5G 的 URLLC、mMTC、MEC 與 AI 技術,實現遠距手術、病患監測與即時診斷。電信網成為醫療數據傳輸骨幹,挑戰在於隱私保護、網路可靠性與跨國合規。6G 將推動全息診斷與數位孿生醫院。
台灣的醫療體系,正在慢慢生病。 表面上,我們擁有世界稱羨的全民健保、便利的就醫制度, 但只要走進醫院,就能感受到那股沉重的疲憊—— 醫師過勞、護士焦躁、病人等待, 整個系統像一部老機器,仍在運轉,卻早已吱嘎作響。 一、醫療奇蹟的代價 健保制度的初衷,是讓每個人都能「看得到醫生」。 然而
強化學習正逐步進入醫療決策核心,能根據病患數據學習最佳治療策略。它可處理長期延遲回饋與個人化反應,應用於糖尿病、癌症與 ICU 治療等領域,實現更精準、安全的智慧醫療。
韓劇《瑪麗終結者》第一季改編自加拿大同名影集,以安樂死為核心議題,結合病患的動人故事與警匪追逐的緊張情節,深刻揭露生死倫理與人性掙扎。 《瑪麗終結者》第一季:在死亡邊緣,誰才有選擇的權利? 若只看劇名《瑪麗終結者》(Mary Kills People),你或許會以為這是一部冷酷的連環殺人驚悚劇。
懷孕是一個高度動態的生理狀態,母體為了支持胎兒發育,會出現一系列荷爾蒙與器官功能的調整。這些變化不僅影響母體本身,也會改變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過程,進而影響藥物的療效與安全性。
Thumbnail
「加護病房」,是個總稱,實際上會依照不同種類,大致上分成各種類型的加護病房,如:心臟加護病房、神經加護病房、兒科加護病房、內科加護病房、與外科加護病房等。而在更大規模的醫院,則可能有更精細的分類;反之,在規模較小的醫院,也可能只有唯一加護病房、且內外科混收。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5/09/30
平實的文章有著寫作人對生命的尊重,覺得smileyseason1022是很有溫度的人。期待smileyseason1022在忙碌工作中偶爾能有閒暇的時光,再把日常的所見所感寫成文章與格友們分享。❤️
smileyseason1022-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01
陽台觀察者 您的文筆也相當細膩,我覺得很厲害!🙏謝謝您的稱讚和鼓勵,再盡可能找時間書寫囉!🙏
自我提升的初衷固然值得肯定,但不可忽略的是,醫美的本質仍屬醫療行為,也將伴隨一定的醫療風險。在醫美手術前簽署手術同意書是法定的要求,然而,這份文件是否意味著,倘若後續發生醫療糾紛,病患就已輸在起跑點,難以在訴訟中向診所或施作醫生成功求償嗎?
Thumbnail
尾聲 事情結束了嗎?還沒,有關那個嘴角旁有個小黑痣的女護士,我還是沒能查出她的身份。 還好,范文軒幫我查出了張美娜他們家前任屋主的資料,為了解開心中的疑問,我決定去拜訪他一趟。 這個前任屋主姓李,名叫大原,已經將近七十歲了,目前住在三重市區的一棟社區大樓裡。 本來還擔心李大原會排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