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日記

含有「育兒日記」共 32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孩子的長遠學習力,不在起跑點,而在自信與求知慾。自信來自安全感、掌控感與支持感,不是分數比較;鼓勵努力、允許錯誤,才能養出穩固的心。求知慾則是驅動力,讓孩子因「想知道」而主動探索,跨越科目與限制。當家庭與老師守護好奇心、給予陪伴,孩子才能帶著勇氣與熱情,在學習長跑中走得更遠。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以為孩子在鬧, 其實他只是想告訴我們:「這裡,我有點不舒服。」 有時候,換個高度, 我們就能重新理解孩子的世界。
Thumbnail
候診室裡,孩子的哭鬧、跳動緩慢的燈號,正將我的理智推向爆炸邊緣。在那場瀕臨失控的風暴中,老婆一個溫柔的舉動,竟瞬間拯救了我。那一刻我才驚覺,原來育兒路上最需要被安撫的,常常不是孩子,而是那個內心失序的大人。
Thumbnail
探討教養中「給孩子最好的」與「給孩子需要的」差異,鼓勵父母幫助孩子看見自己的力量,成為孩子自己最好的樣子。
Thumbnail
每逢開學季,總有人擔心公幼孩子因為沒提早學注音而落後。其實,短暫的起跑點優勢並不能決定長遠成就。公幼透過「做中學、玩中學」培養語感與數理基礎,私幼則提供更多資源,各有特色。家長若能在生活中以共讀、遊戲補強,再以鼓勵取代比較,就能守護孩子的學習熱情。真正重要的,不是誰跑得快,而是好奇心能否被陪伴延續。
Thumbnail
帶一歲雙胞胎出門旅行,究竟是度假還是修行?在日月潭的親子餐廳裡,一場混亂的餐桌戰爭給了我答案。當我從精疲力盡的餵食攻防,到看見他們拿著叉子專注的模樣,我才頓悟,原來育兒不是控制,而是放手。這堂在狼狽中學會的課,是我此行最大的收穫,也是孩子教會我最重要的一件事。
Thumbnail
信仰不是壓力,也不是強迫,而是一個 SOS 按鈕。當他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困境時,他隨時可以呼求——「天父爸爸,救我,我需要你。」
聽說「睡眠儀式」能幫助孩子的大腦進行沉澱與關機,晚上也會睡得更安穩。 我們家從寶寶五個月大開始建立「講睡前故事」的習慣,當時也入手幾本傳說中「聽了會好睡」的晚安繪本。以下分享三本孩子實際買單、睡前最常點播的書單,給也想建立睡前儀式的爸媽參考:
Thumbnail
分享透過引導孩子感謝身體各部位,進而延伸到學習感恩。而自己也意識到該從忙碌中抽離,重新檢視與另一半的相處模式,透過肢體接觸、言語感謝、清晰溝通、不預設立場等練習,希望經營更美好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