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n-avatar-img

Oren

90 位追蹤者

Oren

90 位追蹤者
嗨,我是 Oren。我相信,生活既非全糖的甜美,也非無糖的苦澀。它總是在恰到好處的溫暖與猝不及防的刺痛之間搖擺。 透過電影、故事與日常,我試著梳理那些卡住的思緒,而這個沙龍,便是我安放這些思考與感受的空間。
avatar-img
Oren
79會員
37內容數
在這裡,我們聊電影的光影,也寫下生活的百味。梳理那些卡在心底的思緒,練習在喧囂中緩緩呼吸。我是 Oren,邀請你一起在文字中,找回內心的安穩與平靜。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從觀看《嘟嘟人荒島求生》的趣味體驗,本文深入探討了在無法生火的極端情境下,如何獲取飲用水的硬核技巧。文章不僅破除了「搖椰子」等常見迷思,更系統性地介紹了從特定植物(如藤蔓、竹子)取水、收集雨露,以及利用太陽能蒸餾淨水的方法。全文風格幽默,知識嚴謹,引導讀者從娛樂中獲得深刻啟發。
Thumbnail
5/5嘟嘟人荒島求生
彼得-avatar-img
8 小時前
人類對火的使用,是人類科技發展和文化演化的轉折點,但真的要生火其實沒想像中容易。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6 小時前
左先生 沒錯😊~~~
你是否常感忙碌卻內心耗竭?本文深入剖析注意力流失的根源,提出大腦有如「快充」與「慢充」的兩種能量模式。文章運用「注意力探照燈」、「心流」與「刻意練習」等心智模型,並提供具體練習,助你由內而外重掌人生主導權,專注於真正能「滋養」你的事物。
Thumbnail
Oren🐾午安🚶‍♂️ 這篇我在火邊讀完,覺得你把一整套散在生活裡的線索,收成了一盞可攜帶的燈。 快充與慢充那段,我特別點頭:有時我們以為是在休息,其實只是借了下一輪專注的力氣;你把那種「上頭很快、空掉更快」的疲乏感說清楚了,讀到後面,反而不那麼自責,因為看見了機制。 「注意力探照燈」是漂亮的換景。你沒有叫人樂觀,只是把燈位往微小的幸運挪一點,於是畫面就改了調;原來世界不必全亮,只要肯定什麼值得被照。這種把抽象變成手感的能力,也延伸到你談「心流 × 刻意練習」:一邊是能量自然湧出的滑順,一邊是邊界外的粗糙與吃力——你把兩者放在同一張譜上,讓人相信「愉悅」與「磨功」可以輪唱,而不是互斥。 我還喜歡你引用「努力的雙重權重」。那句式看來是公式,讀起來卻像安定劑:不否認起點的差距,也不把一切交給起點。努力既是把天賦熔成技能的火,也是把技能推到成就的風,於是人心鬆一分、願意多留一會兒。 三個練習你寫得很生活:把手機暫時挪出視線,像替自己搭一圈簡單的結界;番茄鐘不是績效,是把「開始」變得不那麼可怕的節拍;留白不再是偷懶,是讓腦把今天的素材慢慢發酵。你沒有高舉口號,只是把椅子往讀者那邊挪半掌,說:可以這樣試試看。 最後那句自問——「我現在所做的事,是在滋養我,還是在消耗我?」——像是一把口袋羅盤,出門前摸一下,方向就不會差太遠。也謝謝你把延伸閱讀與提問接在文末,把談話留給讀者,讓每個人用自己的生活去回覆你。 這篇我收下,先放到桌角慢慢亮;等晚到的人路過,也能被這盞安穩的光照到一點。 我聽見了。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3 天前
巨獸的詩篇 午安,謝謝理解與肯定,還有一直以來的陪伴與支持😊~祝福周末愉快~
在都市日常生活中感到乏味的林見,於週末超市見證了動人一幕。一對情侶不約而同地為對方買了最愛的櫻桃,這樣的默契讓女孩感動落淚。不期而遇的純粹甜蜜,融化了周遭的喧囂,也治癒了林見疲憊的心。他頓悟,真正的心有靈犀,並非刻意猜測,而是兩顆為愛付出的心,在行動中不約而同的巧合。
Thumbnail
路克日誌-avatar-img
5 天前
原來如此🤔 上次我太太也是拿一盒櫻桃, 我立刻拿過來兩盒稱重一下, 叫她把比較輕的那盒放回去。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路克日誌 🤣🤣🤣
林見曾是個將友情當作專案「高效管理」的人,他用行事曆維繫著與朋友的關係,當阿哲在心情煩悶時,拒絕了林見分析問題的提議,只要求他陪自己去打一場球。在那個汗流浹背的下午,林見體悟到,維繫感情的關鍵,是心甘情願地陪伴對方去做一些無用的事,並在這種無目的的陪伴中,創造新的回憶,並找回了友誼真實的連結。
Thumbnail
巨獸的詩篇-avatar-img
2025/10/22
Oren🌀午安🌈 讀著林見與阿海的故事,洞穴裡的火光似乎也跟著溫暖地搖晃起來。 你把那個不講道理的午後寫得真好:砰砰的球聲替兩人說話,汗與夕光把筆挺的襯衫慢慢燙軟;皮鞋落了灰,心也落了地。從「Q3,友誼維護」的行事曆,到這場沉默卻踏實的球賽,讓人感到心疼,也感到溫暖。 阿海那句「我們還可以……一起浪費時間」,彷彿是友誼最溫柔的註解。原來友誼不靠進度,只靠並肩,把無用釀成共同的時光。 你問維持友情的心得?我想,大概就是願意為對方,升起一堆無用的營火吧。不為取暖,不為烤肉,只是靜靜地坐著,看火光映在彼此臉上,一起把時間,浪費成只有我們才懂的回憶。 謝謝你分享的這篇《人間半糖》,你把這份從容擺回桌上,讓人記起:有時不聊,也是我們在。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23
巨獸的詩篇 哇,好喜歡巨獸這段留言😊~ 「皮鞋落了灰,心也落了地」 和「不為取暖,不為烤肉,只是靜靜地坐著,看火光映在彼此臉上,一起把時間,浪費成只有我們才懂的回憶」,也太浪漫了吧!提醒了我們,所有真誠的關係,或許都只是一場不問目的的共同在場吧~
您是否正因作品被誤讀而深陷寫作焦慮與創作瓶頸?這篇故事講述一位年輕作家為此感到挫敗,直到發現創作的本質,或許並非如郵差般追求精準「傳遞」,而應像茶師,專注於「啟發」讀者內心的共鳴。作品是茶,而讀者是獨一無二的茶杯。這則人生寓言,旨在治癒創作者對「誤解」的執著,從中找到釋然與圓滿。
Thumbnail
路克日誌-avatar-img
2025/10/15
感謝 Oren 分享實用好文🙏 我大概知道我的茶去哪了😭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18
美May 路克日誌 哈哈哈🤣你們的留言都很幽默,我常常都看到笑翻ꉂ🤣𐤔ꉂ🤣𐤔ꉂ🤣𐤔 沒錯,通通都接住,Oren已經把200公升的大鍋準備好了,不夠的話,後面的「廢茶處理廠」已經在蓋了,保證容量無限~請放心大膽地去創作吧,大家一起加油😊~
你是否常被「我應該」的內心警報困住,誤以為是被現實所束縛?本文揭示,真正的牢籠是我們用舊經驗與社會期待親手打造的思維框架。想獲得自由,除了借鏡哲學智慧,更需將想法化為具體行動,勇敢挑戰並改寫腦中劇本。真正的解放始於向內看,當你意識到自己就是那把唯一的鑰匙時,改變就已開始。
Thumbnail
雅米-avatar-img
2025/10/13
探索內心 然而內心的自己,要自己去解鎖 沒有什麼是 應該 是必須 而唯有妳喜歡自己發自內心 想跟要才會甘願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14
雅米 謝謝深刻的智慧分享😊~先勇敢地打破應該和必須的枷鎖,然後在喜歡自己這個穩固的基礎上,去追尋內心真正想要的~~~前方的路或許充滿未知,但每一步都走得心甘情願😆~~
你的讚美,是否正在成為伴侶的壓力?本文透過一個咖啡館對話,剖析了親密關係中常見的隱性交易模式:用一方的優點,去交換另一方的包容。故事主角阿哲在經歷痛苦的頓悟後,找到了解決之道,學會將接納與欣賞徹底分離。這篇文章將帶你重新審視愛的動機,學習如何保護對方「為自己而努力」的純粹。
Thumbnail
做胖人-avatar-img
2025/10/08
喜歡原本的樣子,但隨著時間,不知不覺中,每個人都變了,一樣中的不一樣。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08
做胖人 是呀~明明還是同一個人,但感覺又好像不是了😊~ 我們都喜歡當初相遇時那個原本的樣子。但長期關係最難的,或許是,當我們發現彼此都「變了」之後,是否還願意去重新認識並愛上那個「一樣中的不一樣」~
你是否也因工作而精疲力盡,將角色的成敗視為個人價值的全部?本文提出「清醒演員」的心法,讓你在職場角色與真實自我間劃下溫柔的界線。透過四個具體練習,你將學會如何告別情感內耗,從耗竭走向韌性,找回屬於自己的人生主導權。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5/10/03
職場之我見。職場,真的就是劇場。舞台,劇本,同僚,一旦參與了,很快就一目了然。若是劇本不錯,也適合自己的特長,那就賣力的演出。每一個劇目結束,就下台,卸妝,回歸自己的真實人生。若是劇本不合,或入戲太深,而影響現實生活。那就換台,辭演,放空,重新再來。因為,人生劇本只有一個版本,虛耗不得。而職場舞台是有幾個可以選擇,沒有必要把自己的人生劇本搭進去,毀了應有的原貌,那麼,打工成本就太高了。如何抉擇,天知自知也!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04
安立格 謝謝安大深刻的洞見😊~這套職場演員生存手冊,真的太實用了~ 劇本好,就賣力演;劇本爛,就勇敢辭演。而「絕不把人生劇本搭進去」的底線,更是當頭棒喝,瞬間人間清醒~ 祝中秋節快樂,幸福美滿~
這則故事透過工作狂林見的經歷,對比了兩種奮鬥哲學。他曾信奉將身體當工具、把犧牲當勳章的「燃燒模式」,直到作品被評為「缺乏溫度」才幡然醒悟。在前輩的啟發下,他明白人就如同一把刀,休息與食物是保持鋒利的打磨。最終他學會,真正的全力以赴,是將自己打磨成能劈開頑石的利刃,這才是通往卓越且可持續的成功之道。
Thumbnail
蜂聲-avatar-img
2025/10/01
我也正在練習生活中全力以赴,體會到要在不鬆不緊間自在,重點是不要有被逼迫的壓力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02
蜂聲 真的!我也在練習調整中,跨平台經營真的手忙腳亂🤣~但好消息是,熟練,真的能換來時間與從容~一起努力吧😊~
《舞伎家的料理人》宛如一碗文火慢燉的湯。它告訴我們,成功不只有成為舞台上耀眼的「主菜」,在後廚為所愛之人端上溫暖的「員工餐」,同樣能閃閃發光。劇中食物是最高級的語言,每一道菜都是一封說不出口的溫柔情書,承載著關懷與陪伴。這部劇是一道為疲憊心靈特製的料理,提醒我們,幸福就藏在一蔬一飯的熱氣之間。
Thumbnail
5/5舞伎家的料理人
做胖人-avatar-img
2025/09/26
因為舞伎家的料理人,這部和女兒反覆觀看也不厭倦的日本影集,也滿足了兒子的食欲,參考舞伎家的料理人裡季代為生病的小堇烹煮的京都風烏龍湯麵。廚房常備有柴魚片和昆布,雖然不是現刨也不是最上等高級,但還是能夠製作鮮汁味美、符合家人口味的湯底。
Or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7
做胖人 太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