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有很多事情來得很剛好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記得才剛開學沒多久,總覺得畢業是明年的事,本週上課,校內研究所的老師有安排時間說明招生相關的訊息。

因為自己想要念的碩士是在其它學校科系,也沒想到這麼早就要準備,加上最近接踵而來的事物正忙得不可開交,反而在學校上課的時間是我比較放鬆的。

看到校內碩班的招生訊息,我直接聯想到也看看所屬想要念的學校資訊,果然也公布了甄試的相關訊息跟時間,而且十月初就要開始了。自己一直以來為的就是這天的準備,雖然自己不知道這是最後一哩路,還是只是個起步,但是對我來說都別具意義。

過去初出社會時,不知道哪裡來的自信,每每在應徵時總是希望能夠爭取面試的機會,而且有總是幸運的只要有機會面談都能入選。

記得有兩次特別的經驗都是在退伍後的求職,一個是要到美商的聯邦快遞工作,要求大專以上且要略懂英文(因為派件地址都是國際快遞英文的),我當年只有軍中畢業的高中同等學力,因為當兵前已經成家,因此趁著退伍前的休假,硬著頭皮打電話爭取一個面試的機會,最後幸運的在退伍的第二天,我已經穿上聯邦快遞的制服開始上班了。

有了這個經驗,我開始感到自己只要爭取面對面的機會,就比較有機會留下好印象,於是當另一個機會來臨,那是當時要到東方出版社應徵,看到的條件是需要大學畢業,我打電話爭取一個面談的機會,真的也順利的就入取了。

隨著陸續出社會後的經歷,學歷這件事還是成了自己的罩門,尤其後來接觸到教育相關領域的工作,常常學歷成了我的一道坎,也因此漸漸感到沒有自信,尤其在有一些需要學歷、履歷的的機會,往往在學歷端被刷下來。

後來自己似乎也形成了某種信念,覺得只要需要提供個人資料給人審議,那就是讓別人有機會對自己稱斤稱兩,而感到防衛跟排斥。

這幾年透過學習跟自我成長,也漸漸的對自己多了些認識,工作上仍有機會投課綱、投履歷簡介,但已經沒有像過去那樣的抗拒了。

最近將要準備碩班的資料,自己有點興奮、也有些緊張,畢竟這是我一直以來想要完成的心願,我從回大學校園的第一天,就在為此準備,雖然訊息來得匆忙,但我也期待自己,按部就班的準備就好。

因為不管結果如何,也許是我的最後一哩路,也可能是我剛要邁出的第一步,我都不再需要由別人來認可了,因為我知道自己已經走在想要的道路上,我此刻做的是自己想要的。經歷的,是自己想要的。享受的,也是自己想要的。

目前除了要準備碩班的甄試,還有一個教學單位的課綱也剛投出,這次是我自己決定要為他人的選擇做準備,這也是我的選擇。我已經啟動自己內在的甄試委員了,所有的準備只要先過我自己這一關,其他已經不重要了。

最後給自己正在經歷的一切,一個欣賞與肯定,你做得很好,忙而不亂,重要的是有方向,在路上。

師父說:進入一個新階段的學習,很多的人事物會加速擾動我們的一切,這也是一個幫助我們快速積聚能力的契機,漸漸有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408內容數
2025/05/01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2025/05/01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定義這個決定。 十幾年的職場洗禮,不確定這件事的確切必要性,但卻總擺著擱著,曾經的念頭卻從未真正付諸行動。 一些對於專業領域的人生與職涯安排,從2022年年底開始慢慢計畫著,慢慢發酵卻也不算突然萌生的想法,只是覺得也差不多了? 不然再回去當學生吧?! 小學時期,在校成績自認還算
Thumbnail
有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定義這個決定。 十幾年的職場洗禮,不確定這件事的確切必要性,但卻總擺著擱著,曾經的念頭卻從未真正付諸行動。 一些對於專業領域的人生與職涯安排,從2022年年底開始慢慢計畫著,慢慢發酵卻也不算突然萌生的想法,只是覺得也差不多了? 不然再回去當學生吧?! 小學時期,在校成績自認還算
Thumbnail
今天又來到一年一度畢業典禮,這是一個關於結束與開始的故事。 高中畢業的那個夏天,總以為自己能一直青春,三年熬過的升學壓力在七月考完指考後解放開來,那名為真實無憂無慮的青春。
Thumbnail
今天又來到一年一度畢業典禮,這是一個關於結束與開始的故事。 高中畢業的那個夏天,總以為自己能一直青春,三年熬過的升學壓力在七月考完指考後解放開來,那名為真實無憂無慮的青春。
Thumbnail
最近因為和幾位大學生一起上課,聽到他們在討論對於畢業的焦慮,有些人甚至才大一而已,就已經覺得對未來很徬徨,而讓我發現大學時的自己,真是超乎常理的樂觀。當時已經大四的我,其實也不是很確定方向,而且研究所推甄也沒有考上,但依然繼續實驗室以及補習班的打工、有空時再去打個球,那時候的我,竟然非常天真的以為…
Thumbnail
最近因為和幾位大學生一起上課,聽到他們在討論對於畢業的焦慮,有些人甚至才大一而已,就已經覺得對未來很徬徨,而讓我發現大學時的自己,真是超乎常理的樂觀。當時已經大四的我,其實也不是很確定方向,而且研究所推甄也沒有考上,但依然繼續實驗室以及補習班的打工、有空時再去打個球,那時候的我,竟然非常天真的以為…
Thumbnail
10/16寄出了申請研究所的書面資料,當下我覺得自己欣賞自己認真準備的態度。朋友問到為什麼只投單一學校,我說那是我的首選,也是唯一,我不只認真準備只為它,我也是把最好的自己留給它(我並非傲慢,而是我發自內心的覺得是對待真愛的態度)。 11/11查詢初審結果是通過,接著還需要面試的這一關,回顧這段時間
Thumbnail
10/16寄出了申請研究所的書面資料,當下我覺得自己欣賞自己認真準備的態度。朋友問到為什麼只投單一學校,我說那是我的首選,也是唯一,我不只認真準備只為它,我也是把最好的自己留給它(我並非傲慢,而是我發自內心的覺得是對待真愛的態度)。 11/11查詢初審結果是通過,接著還需要面試的這一關,回顧這段時間
Thumbnail
記得才剛開學沒多久,總覺得畢業是明年的事,本週上課,校內研究所的老師有安排時間說明招生相關的訊息。 因為自己想要念的碩士是在其它學校科系,也沒想到這麼早就要準備,加上最近接踵而來的事物正忙得不可開交,反而在學校上課的時間是我比較放鬆的。 看到校內碩班的招生訊息,我直接聯想到也看看所屬想要念的學校資訊
Thumbnail
記得才剛開學沒多久,總覺得畢業是明年的事,本週上課,校內研究所的老師有安排時間說明招生相關的訊息。 因為自己想要念的碩士是在其它學校科系,也沒想到這麼早就要準備,加上最近接踵而來的事物正忙得不可開交,反而在學校上課的時間是我比較放鬆的。 看到校內碩班的招生訊息,我直接聯想到也看看所屬想要念的學校資訊
Thumbnail
去年參與了一個實習機會,還不是報名就能去,要比成績、有限制人數的那種,所以當時我上了第一志願時開心極了,雖然中間一度因為疫情要取消,但反正後來還是順利去了。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但的確學到不少東西,除了跟同事相處融洽外,也很幸運的確定了未來職涯發展方向。 我的問號就是從這邊開始:
Thumbnail
去年參與了一個實習機會,還不是報名就能去,要比成績、有限制人數的那種,所以當時我上了第一志願時開心極了,雖然中間一度因為疫情要取消,但反正後來還是順利去了。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但的確學到不少東西,除了跟同事相處融洽外,也很幸運的確定了未來職涯發展方向。 我的問號就是從這邊開始:
Thumbnail
我們沒辦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展望未來,成為自己人生的規劃師。
Thumbnail
我們沒辦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展望未來,成為自己人生的規劃師。
Thumbnail
雖然,現在不是畢業季,不過,偶爾總會突然意識到 — 「啊!原來自己已經離開校園這麼久了。」學校的確教會了我們一些事情(請先別急著否認),也許是讀書、做事,更甚至是為人。然而,畢業看似這麼大的一個里程碑,該慶祝,但不該為此受限,人生的階段是由自己的心靈決定方向,與年齡和唸幾年級均無關。
Thumbnail
雖然,現在不是畢業季,不過,偶爾總會突然意識到 — 「啊!原來自己已經離開校園這麼久了。」學校的確教會了我們一些事情(請先別急著否認),也許是讀書、做事,更甚至是為人。然而,畢業看似這麼大的一個里程碑,該慶祝,但不該為此受限,人生的階段是由自己的心靈決定方向,與年齡和唸幾年級均無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