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系列心得 - 找到了,不必努力讓人喜愛的我:40則插圖日誌×40則心靈諮商,活得越來越輕鬆!

電子書系列心得 - 找到了,不必努力讓人喜愛的我:40則插圖日誌×40則心靈諮商,活得越來越輕鬆!
不必再對自己這麼嚴格
如果你最近正被自我懷疑和內疚感淹沒,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那麼這本由可愛插圖與簡短故事組成的書,可能會是你的心靈良藥。它的每一篇內容都讓我心有戚戚焉。作者彷彿在說:「親愛的,你已經很努力了,你大可不必對自己這麼嚴格。」
這份療癒,正是源於它對人際關係中一個殘酷真相的揭示:沒有一種關係是只要單方面忍讓就好;在隱忍的過程裡,你就已經過得不好了。
動機不等於傷害:非惡意語言的痛楚
在人際關係中,我們最常遇到的難題,就是那些打著「直言不諱」或「沒有惡意」旗號的傷害。
我曾有位朋友很常說話會無意間刺傷我。每當我詢問對方是否有那個意思時,他總會感到「被誤會」。
直到我讀到書中的兩句話,才瞬間釋懷:
- 「那些你所感受到的尖銳言語,在他的角度其實沒有承載任何情感。」
- 「但即使如此,也不會因為對方的言語沒有惡意,傷口的痛楚就少一點。」
這是一個重要的體悟:傷害的結果,遠比動機重要。 我們必須明白: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無心」,但我們能控制自己對待傷口的態度。這本書讓我深深瞭解到:能夠仔細觀照內心的人,只有你自己。
擺脫「無藥可救」的罵名:為自己設定界線
當關係長期對彼此造成傷害時,勉強相處在一起,只會是慢性毒藥。
到了某個時間點,我決定做出選擇:放下這段緣份,並背上「無藥可救」的罵名,逃得遠遠的。
我知道,當你主動疏離時,很可能會被貼上「不合群」、「太敏感」甚至「無藥可救」的標籤。但請相信,這份「逃離」是為了尋找更健康的未來。
畢竟,還有很多關係是不會讓人感到痛苦的,你並不必那麼執著。 勇敢地選擇疏離,不是自私,而是對自己情緒健康的投資。
勇敢設定距離:不再為「合群」而內耗
這本書給了我巨大的勇氣,去與那些在我身邊打著「直言不諱」旗號而對我造成傷害的人,保持了更適當(遙遠)的距離。
最大的轉變在於動機的純粹化。我不再因為以下理由而勉強自己與他們相處:
- 「想要和大家玩在一起」
- 「想要交許多朋友」
這種為了合群而產生的人際內耗,正在無形中耗損我們的生命力。
現在起,我學會了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執念,並宣布:該好好照顧自己的心情了。
你的感受,你做主
你的感受,永遠是你人際關係中最真實的導航儀。
如果一段關係讓你長期處於隱忍、痛苦和自我懷疑之中,那麼即使它看起來是「正常的」,對你來說也可能是「有毒的」。
請勇敢地為自己的心靈空間設定界線。 讓那些愛你的人靠近,讓那些讓你疼痛的關係遠離。你的心靈健康,值得你用全部的勇氣去守護。
請相信,對自己好一點,你真的不必這麼嚴格。
謝謝你們看到這邊,可以幫我點個愛心、留言和我分享你們的想法,
也歡迎追蹤我,這樣就不會錯過任何一篇文章~
你的每一個愛心都是對我寫作大大的鼓勵~ ❤️
想看看我的日常,歡迎追蹤我的IG:@脩奕
單看文章很無趣,歡迎搭配我的YT:@脩奕夏夏
【朋友重質不重量並讓自己的人際關係維持在可控反圍內】→ 這才是最適合現在的我
知道自己不適合怎樣的人,就遠離他。
知道自己適合怎樣的人,就靠近他。
現在起,該好好珍惜那些一直留在身邊溫暖陪伴的朋友,
而不再是到處開發新朋友把自己搞得遍體麟傷還安慰自己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了。
畢竟,情感帶來的不止傷害還有自我懷疑。
【無論何時,了解自我都是首要之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