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怎麼辦?要寫答辯狀?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在面臨法律訴訟時,收到法院的訴訟通知可能會讓人感到焦慮和不安。這時,答辯狀便成為被告回應原告指控的正式文件。答辯狀的目的是對原告的主張、事實、以及請求進行回應,這是被告在法律程序中保護自己權益的重要手段。答辯狀的重要性在於它是民事訴訟中,法官了解被告立場和觀點的唯一依據,因此如何撰寫一份有效的答辯狀,是每個被告必須掌握的技巧。

答辯狀的重要性

答辯狀是對原告主張的正式回應。民事訴訟採「當事人進行主義」,這意味著法官必須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替被告作出答辯。因此,若被告不提出答辯,法官無法知悉案件的全部實情,這可能對被告極為不利。此外,法官不會主動調查證據,證據調查請求需由訴訟當事人自行提出。答辯狀不僅能讓法官了解被告的立場,也能夠促使法官在審理時考慮到被告的觀點和證據。

答辯狀的撰寫技巧

撰寫答辯狀需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和邏輯能力。答辯狀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 答辯聲明:清楚表達對案件的立場。例如,若認為原告的訴訟沒有理由,可以要求法官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2. 對原告主張的回應:對原告所提出的事實進行回應,承認或否認原告的主張。例如,原告稱被告借款未還,被告可說明已經償還並提供相關證據。
  3. 對自己主張的舉證:提出支持自己主張的證據,如銀行轉賬記錄、收據等,若需要法院協助調查證據,應在此部分說明。
  4. 對原告主張的反擊:指出原告主張中的漏洞或錯誤,或提出反證,質疑原告未盡舉證責任。
  5. 請求法院調查證據:若需法院調查證據,需詳細說明證據內容、調查必要性及具體調查方式。

答辯狀寫好,還要準備「繕本」?

寫完答辯狀後,需要準備一份「繕本」寄給對造,也就是原告,記得保留掛號收據,這可以證明自己確實已把繕本提供給對方。

答辯狀要請律師寫嗎?

法律並沒有規定訴狀必須由律師撰寫,當事人自己撰寫也是允許的。不過,考慮到訴訟的專業性和複雜性,委託律師撰寫書狀可以增加答辯的專業性和有效性,讓法官能看到他需要的資訊、一目了然,不會覺得看不見重點,不然你會讓法官覺得為難,或許你還會覺得胃什麼法官一直打斷你說話,那是因為你沒有講到法官想聽的重點或是表達牽強有出入。律師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能幫助被告在訴訟中提出更具說服力的答辯和支持主張實務見解,提升案件勝訴的機會。一般來說,訴訟流程和技巧不是能在短時間自學的,這也是為何建議聘請律師協助的原因。

***Line免費諮詢按我***

880法律諮詢

880法律諮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880的法律沙龍
4會員
15內容數
880法律提供各式法律資訊, 喜歡歡迎追蹤支持。 有法律問題,歡迎與我們詢問。
880的法律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06
本文介紹了刑事案件的偵查流程及提告的注意事項,幫助讀者理解如何有效提告。許多人誤以為去警局報案即為正式提告,實際上這只是第一步。透過對各角色的解釋,以及提供聘請律師的建議,本文旨在提升讀者對刑事案件處理的認知,保障自身權益。
Thumbnail
2024/09/06
本文介紹了刑事案件的偵查流程及提告的注意事項,幫助讀者理解如何有效提告。許多人誤以為去警局報案即為正式提告,實際上這只是第一步。透過對各角色的解釋,以及提供聘請律師的建議,本文旨在提升讀者對刑事案件處理的認知,保障自身權益。
Thumbnail
2024/08/19
很多人出於信任,選擇當保人,卻未必了解這其中的潛在風險。一開始事情看似平穩,這種信任的舉動並不會引起太多的擔憂。然而,一旦友好、親密關係破滅,借款人無法按時還款,保人可能將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和責任,甚至可能導致個人信用受損。因此,當保人後悔了,如何擺脫保人的束縛就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Thumbnail
2024/08/19
很多人出於信任,選擇當保人,卻未必了解這其中的潛在風險。一開始事情看似平穩,這種信任的舉動並不會引起太多的擔憂。然而,一旦友好、親密關係破滅,借款人無法按時還款,保人可能將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和責任,甚至可能導致個人信用受損。因此,當保人後悔了,如何擺脫保人的束縛就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Thumbnail
2024/08/15
隨著網路平臺的普及,匿名發文和留言已成為許多人表達意見的方式。然而,許多使用者認為匿名可以逃避法律責任,但事實上,即使匿名,依然可能面臨法律後果。此文章探討匿名發言可能引發的法律問題,以及如何在社群平臺上維護言論自由與他人權益之間的平衡。謹慎言行是相當必要的,以免觸犯妨害名譽等法律問題。
Thumbnail
2024/08/15
隨著網路平臺的普及,匿名發文和留言已成為許多人表達意見的方式。然而,許多使用者認為匿名可以逃避法律責任,但事實上,即使匿名,依然可能面臨法律後果。此文章探討匿名發言可能引發的法律問題,以及如何在社群平臺上維護言論自由與他人權益之間的平衡。謹慎言行是相當必要的,以免觸犯妨害名譽等法律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民事訴訟案件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不少涉及賠償的刑事案件最後還是會繞回民事訴訟上,可見民事訴訟是非常重要的。就算不熟悉法律或認為一輩子都不會碰到訴訟案件,也建議對民事訴訟瞭解個大概,以免真正遇到民事問題時,不知道程序進行到哪、是否該請律師。
Thumbnail
民事訴訟案件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不少涉及賠償的刑事案件最後還是會繞回民事訴訟上,可見民事訴訟是非常重要的。就算不熟悉法律或認為一輩子都不會碰到訴訟案件,也建議對民事訴訟瞭解個大概,以免真正遇到民事問題時,不知道程序進行到哪、是否該請律師。
Thumbnail
民事訴訟流程總括來說,是由法官透過原告及被告法庭上的攻防、提出的證據,形成心證後作成判決。而新手打官司,面對陌生的法律程序,不免緊張,因此本文將帶您瞭解民事提告流程,民事如何提告打官司五件事:如何向法院提交書狀、事前瞭解民事訴訟費用,如裁判費、鑑定費等,如何閱卷,再到收到傳票是否一定要出庭,最終判決
Thumbnail
民事訴訟流程總括來說,是由法官透過原告及被告法庭上的攻防、提出的證據,形成心證後作成判決。而新手打官司,面對陌生的法律程序,不免緊張,因此本文將帶您瞭解民事提告流程,民事如何提告打官司五件事:如何向法院提交書狀、事前瞭解民事訴訟費用,如裁判費、鑑定費等,如何閱卷,再到收到傳票是否一定要出庭,最終判決
Thumbnail
法官:今天原告沒來,被告是否要聲請一造辯論判決?還是要拒絕辯論? 先講故事 記得那年,有個當事人跑來跟我說 (律師,我把鄰居的車子打爛了,因為他違停紅線我很生氣) 然後呢?我看著慌張的他,泰然自若的樣子 (怎麼辦,他已經到法院提告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要為自己的衝動負責任阿,車子應該不貴吧? .
Thumbnail
法官:今天原告沒來,被告是否要聲請一造辯論判決?還是要拒絕辯論? 先講故事 記得那年,有個當事人跑來跟我說 (律師,我把鄰居的車子打爛了,因為他違停紅線我很生氣) 然後呢?我看著慌張的他,泰然自若的樣子 (怎麼辦,他已經到法院提告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要為自己的衝動負責任阿,車子應該不貴吧? .
Thumbnail
在發生糾紛的當下,通常一般民眾會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寄個存證信函給對方吧!所以在做法律諮詢的時候,還有一般當事人也常常在問,律師我應該要先寄存證信函通知對方嗎?存證信函應該怎麼寫比較好?所以本篇就來告訴大家什麼時候要使用存證信函?寫存證信函的時候又要注意那些事情呢?…
Thumbnail
在發生糾紛的當下,通常一般民眾會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寄個存證信函給對方吧!所以在做法律諮詢的時候,還有一般當事人也常常在問,律師我應該要先寄存證信函通知對方嗎?存證信函應該怎麼寫比較好?所以本篇就來告訴大家什麼時候要使用存證信函?寫存證信函的時候又要注意那些事情呢?…
Thumbnail
什麼?原來訴訟過程還有這些事,律師沒講我都不知道。
Thumbnail
什麼?原來訴訟過程還有這些事,律師沒講我都不知道。
Thumbnail
這週我來們談談「證據」,民眾們都知道要提起訴訟前,都需要有證據才能告,但對於要有哪些證據、要有多少證據、證據要怎麼取得等等問題,卻常一知半解,用自己的主觀去認定這些證據,並認為有這些證據檢察官或是法官就應該要相信他,並且讓他獲得他所期望的裁判結果。
Thumbnail
這週我來們談談「證據」,民眾們都知道要提起訴訟前,都需要有證據才能告,但對於要有哪些證據、要有多少證據、證據要怎麼取得等等問題,卻常一知半解,用自己的主觀去認定這些證據,並認為有這些證據檢察官或是法官就應該要相信他,並且讓他獲得他所期望的裁判結果。
Thumbnail
在刑事案件發生後,警察好不容易將被告移送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即會在偵查階段中,對被告進行訊問。而在檢察官起訴後,案件就會繫屬在法院,法官在開庭時亦會對被告訊問之,並由書記官作成筆錄。訊問被告為的就是,可以從被告的口中直接地得到案件發生的經過、有沒有冤枉被告的地方,以作為證據方法的來源之ㄧ,好讓檢察官或
Thumbnail
在刑事案件發生後,警察好不容易將被告移送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即會在偵查階段中,對被告進行訊問。而在檢察官起訴後,案件就會繫屬在法院,法官在開庭時亦會對被告訊問之,並由書記官作成筆錄。訊問被告為的就是,可以從被告的口中直接地得到案件發生的經過、有沒有冤枉被告的地方,以作為證據方法的來源之ㄧ,好讓檢察官或
Thumbnail
依照司法院統計每年全國有45萬件刑事案件,數量十分驚人!不過比起民事案件就不值一提了,每年新增的民事案件高達250萬件,也就是說每過最多十年,全國的人民就可以都當過一次被告了,而且最多只要5年,就可以讓全國人民都當過民事案件的當事人了!
Thumbnail
依照司法院統計每年全國有45萬件刑事案件,數量十分驚人!不過比起民事案件就不值一提了,每年新增的民事案件高達250萬件,也就是說每過最多十年,全國的人民就可以都當過一次被告了,而且最多只要5年,就可以讓全國人民都當過民事案件的當事人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