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農週記】2024年8月的第4週:初秋與雪翠,來種秋冬蔬菜/挖筍子第二彈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農曆七月廿二~七月廿九)(8月的第3週因搬家太忙休耕)
夏天的作物收成的差不多後,這週比較正式的開始種植新一批秋冬作物(春夏作物中的絲瓜、糯米椒、秋葵仍在穩定收成中)。其中有我期待已久的萬能的蔬菜之王——高麗菜,可以炒、煮湯,生吃也沒問題,能變化的料理非常豐富多樣。

剛到日本留學時,曾經嘗試把超市賣的普通高麗菜拿來炒,發現又硬又厚,煮久了還口感粉粉的,似乎只適合吃生菜沙拉或燉羅宋湯(據說歐洲等溫帶地區的高麗菜也是如此)才發現台灣的高麗菜真的特別脆甜美味,時不時就會想念台灣的高麗菜。現在終於要自己來種了!

我們要種的高麗菜有兩種,而且名字都很詩情畫意:「初秋」和「雪翠」。兩種都是台灣常見的品種,初秋的口感偏軟,雪翠則是比較脆。除了高麗菜之外,也留了一點位置要來種大白菜。

我到達時阿媽已經把土翻好,撒上一點43號肥料後,我們再用鋤頭把土塊切碎一些,並且把肥料和到土裡。土整好之後,挖一個個坑洞(間距如照片),放一些草木灰土進去。然後把幼苗放到坑洞裡,把土填回去、澆水,就完成了!

隨然步驟單純,但是因為要種植的數量較多,我們倆忙到天都快黑了還沒種完,趕緊加快腳步,怕天完全黑了就會伸手不見五指(種到一半也無法停下來)。也因此意識到現在天真的暗得比較快,太陽越來越早下山了。

挖筍子第二彈

阿媽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現在太陽比較晚升起,因此挖竹筍的行程變晚,這天阿媽八點出發,讓我可以跟上了。

這次我嘗試參與「割」的步驟。學到新的要點是,要從筍子彎曲的內側切下去。如果位置抓得不好,筍子就容易破損。


這禮拜去挖筍子時還有一個新發現,在前往竹園的路上有一處阿媽說是「苦藤」的大樹,之前我一直以為所謂「苦藤」是指的就是那棵樹,一根一根垂下來的是它的氣根,結果這禮拜跟阿媽又聊起這棵樹時,我才發現苦藤根本不是樹,而是「氣根」本人!

掉到地上冒出新芽的苦藤

掉到地上冒出新芽的苦藤

我以為的「氣根」其實是藤條,掉到地上還會冒出新芽。而且苦藤也不是本來就自然長在那裡的,是阿公以前聽人說可以治病就挖回來種,結果竟然長得超好(但是阿公也沒挖去吃),現在長得到處都是,阿媽覺得太多了想把它除掉還除不完。

看來我誤會了苦藤很多年(就像我誤會我爸高中參加過數獨社但其實是速讀社很多年一樣......)今天終於解開誤會,不然我不知道還會跟多少人說「我阿媽家旁邊有一棵苦藤樹......」那就糗大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言函兔的沙龍
7會員
70內容數
言函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農曆一月二十~一月廿六) 這禮拜的天氣非常有春天的感覺。溫暖潮濕,其中兩天氣溫高達28度。夜晚下起大雨和冰雹,春雷轟轟作響。發覺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驚蟄」吧(雖然還不到真正「驚蟄」的時間)。另外,心心念念的桃番茄終於開始結果了!
Thumbnail
2025/04/10
(農曆一月二十~一月廿六) 這禮拜的天氣非常有春天的感覺。溫暖潮濕,其中兩天氣溫高達28度。夜晚下起大雨和冰雹,春雷轟轟作響。發覺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驚蟄」吧(雖然還不到真正「驚蟄」的時間)。另外,心心念念的桃番茄終於開始結果了!
Thumbnail
2025/03/20
(農曆一月廿七~二月初三) 天氣漸漸溫暖,田裡的蔬菜開始陸續抽苔、開花,昆蟲也變多了。奶油白菜從兩三週前就開始開花,這禮拜已經開成一片花田,蜜蜂到處飛舞採蜜。收成已經多到吃不完(開花還是可以吃),阿媽說那就留下種子秋天再來種吧! 終於收成第一顆草莓!
Thumbnail
2025/03/20
(農曆一月廿七~二月初三) 天氣漸漸溫暖,田裡的蔬菜開始陸續抽苔、開花,昆蟲也變多了。奶油白菜從兩三週前就開始開花,這禮拜已經開成一片花田,蜜蜂到處飛舞採蜜。收成已經多到吃不完(開花還是可以吃),阿媽說那就留下種子秋天再來種吧! 終於收成第一顆草莓!
Thumbnail
2025/03/15
(農曆一月二十~一月廿六) 田裡的蔬菜到達採收全盛時期,家裡冰箱大爆滿好幾個禮拜之後,開始有些走下坡的跡象。今年菠菜長得又多又漂亮,可以說是種得最成功的菜了,現在也觀察到有點發黃的現象,必須加緊腳步趕快採起來吃了。 隨著草莓結實越來越大顆,為了避免果實直接觸到土壤爛掉,是時候來幫它鋪床了。
Thumbnail
2025/03/15
(農曆一月二十~一月廿六) 田裡的蔬菜到達採收全盛時期,家裡冰箱大爆滿好幾個禮拜之後,開始有些走下坡的跡象。今年菠菜長得又多又漂亮,可以說是種得最成功的菜了,現在也觀察到有點發黃的現象,必須加緊腳步趕快採起來吃了。 隨著草莓結實越來越大顆,為了避免果實直接觸到土壤爛掉,是時候來幫它鋪床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農曆七月廿二~七月廿九)(8月的第3週因搬家太忙休耕) 夏天的作物收成的差不多後,這週比較正式的開始種植新一批秋冬作物(春夏作物中的絲瓜、糯米椒、秋葵仍在穩定收成中)。其中有我期待已久的萬能的蔬菜之王——高麗菜,可以炒、煮湯,生吃也沒問題,能變化的料理非常豐富多樣。
Thumbnail
(農曆七月廿二~七月廿九)(8月的第3週因搬家太忙休耕) 夏天的作物收成的差不多後,這週比較正式的開始種植新一批秋冬作物(春夏作物中的絲瓜、糯米椒、秋葵仍在穩定收成中)。其中有我期待已久的萬能的蔬菜之王——高麗菜,可以炒、煮湯,生吃也沒問題,能變化的料理非常豐富多樣。
Thumbnail
跟綠兔子共購買了一斤共5條的白玉蘿蔔。 昨天(1103)看那麼鮮嫩,腦中想過做醃製,但是決定下手煮白玉蘿蔔炊飯。加了較多水在內外鍋。糙米先浸泡,之後再切薑片及菜園採收的薑黃片,白玉蘿蔔切塊,再放三色藜麥,撒點玫瑰岩鹽及澳洲台灣小農的初榨橄欖油。
Thumbnail
跟綠兔子共購買了一斤共5條的白玉蘿蔔。 昨天(1103)看那麼鮮嫩,腦中想過做醃製,但是決定下手煮白玉蘿蔔炊飯。加了較多水在內外鍋。糙米先浸泡,之後再切薑片及菜園採收的薑黃片,白玉蘿蔔切塊,再放三色藜麥,撒點玫瑰岩鹽及澳洲台灣小農的初榨橄欖油。
Thumbnail
移居到宜蘭幾年之後,才慢慢適應綿綿細雨的冬日氣候,在下雨天需要外出巡視菜園,最速配的裝備,則是一套雨衣褲搭配長筒雨鞋,外加一頂斗笠帽,就像在地老農一般。 如果說,宜蘭水稻田除了生產優質稻米之外,赤殼茭白筍則是我心目中第二順位的代表作物,在盛產的季節裡,美虹廚房風土料理會選用赤殼茭白筍作為本日主角。
Thumbnail
移居到宜蘭幾年之後,才慢慢適應綿綿細雨的冬日氣候,在下雨天需要外出巡視菜園,最速配的裝備,則是一套雨衣褲搭配長筒雨鞋,外加一頂斗笠帽,就像在地老農一般。 如果說,宜蘭水稻田除了生產優質稻米之外,赤殼茭白筍則是我心目中第二順位的代表作物,在盛產的季節裡,美虹廚房風土料理會選用赤殼茭白筍作為本日主角。
Thumbnail
酸酸辣辣的酸辣茭白筍,配上充滿花果香氣又有甜味的立秋,味道平衡,沒有互相搶味,一個晚上就這樣一口酒一口茭白筍配上輕鬆的美劇,再放鬆不過的組合了!
Thumbnail
酸酸辣辣的酸辣茭白筍,配上充滿花果香氣又有甜味的立秋,味道平衡,沒有互相搶味,一個晚上就這樣一口酒一口茭白筍配上輕鬆的美劇,再放鬆不過的組合了!
Thumbnail
台灣的葉菜,大多需要寒冷的氣候才長得好,所以夏天的葉菜選擇較少,大多是地瓜葉、空心菜、皇宮菜之類。但炎熱的夏天,瓜類和豆類長得好。看來,上帝是要我們在不同的氣候和季節吃不同的蔬果。
Thumbnail
台灣的葉菜,大多需要寒冷的氣候才長得好,所以夏天的葉菜選擇較少,大多是地瓜葉、空心菜、皇宮菜之類。但炎熱的夏天,瓜類和豆類長得好。看來,上帝是要我們在不同的氣候和季節吃不同的蔬果。
Thumbnail
一畦白蘿蔔大約有十多顆,其中幾顆在十二月時,已經長的夠大了,我就想採收來食用,但是這一畝田的第一次採收,我想辦個不一樣的形式,讓當初一起跟來種田的同學,有一個深刻的印象。 我想在田裡煮一大鍋蘿蔔排骨湯,大家一起來喝,慶祝第一次的收成。
Thumbnail
一畦白蘿蔔大約有十多顆,其中幾顆在十二月時,已經長的夠大了,我就想採收來食用,但是這一畝田的第一次採收,我想辦個不一樣的形式,讓當初一起跟來種田的同學,有一個深刻的印象。 我想在田裡煮一大鍋蘿蔔排骨湯,大家一起來喝,慶祝第一次的收成。
Thumbnail
入住農舍一年半,今年總算可以專心種菜。像我們這樣從零開始的業餘小農,雖然不是每一種蔬菜都能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是有耕耘,就會有收穫。一家六口一同努力,墾土、播種、栽種、澆水,頂著大太陽割草、拔草、收集乾草,每天不斷的呵護與照顧......今年某些蔬菜的豐收,就是有耕耘必有收穫最好的證明。
Thumbnail
入住農舍一年半,今年總算可以專心種菜。像我們這樣從零開始的業餘小農,雖然不是每一種蔬菜都能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是有耕耘,就會有收穫。一家六口一同努力,墾土、播種、栽種、澆水,頂著大太陽割草、拔草、收集乾草,每天不斷的呵護與照顧......今年某些蔬菜的豐收,就是有耕耘必有收穫最好的證明。
Thumbnail
《農務週誌》是梅居農場的勤耕札記,為您紀實報導在山林田間的種種農事,捕捉現時農場動態,讓食用與耕作不再有距離。   今天是刈菜花和蚵白的收成日,Yami接到訊息立刻跟著農務組下田採訪,梅粉可能不曉得,近期農務組加入了有務農經驗長達35年的王大哥,讓天氣多變影響大部分收成的梅居,有了許多綠色生機!
Thumbnail
《農務週誌》是梅居農場的勤耕札記,為您紀實報導在山林田間的種種農事,捕捉現時農場動態,讓食用與耕作不再有距離。   今天是刈菜花和蚵白的收成日,Yami接到訊息立刻跟著農務組下田採訪,梅粉可能不曉得,近期農務組加入了有務農經驗長達35年的王大哥,讓天氣多變影響大部分收成的梅居,有了許多綠色生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