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不是亂選的!孩子用畫畫說出的「沒說出口的情緒」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媽媽,那不是她平常的顏色」——孩子用藍與黑畫出情緒的求救信號

raw-image


那段時間,兩歲多的梨仔畫了好多張塗鴉,畫中的臉竟然都是藍色和黑色

我心裡隱隱有些擔心——她怎麼了?是不是情緒出問題了?

但她去幼兒園時沒有明顯的不愉快,生活也一如往常,吃喝睡玩都很正常

只是那些畫——那些顏色,怎麼看都不像平常的她

那不是我熟悉的梨仔。那是另一種聲音,一種我說不上來但心裡有感覺的訊號

直到半年後,我才恍然大悟

原來那時候的她,被安排與比她年幼的孩子同班,

而老師也希望她能「像小寶寶一樣」乖乖坐好,因為其他孩子都坐得住

但她不喜歡,她長大了,她想動,她想表達不同

語言還不夠成熟的她,只能用畫筆,畫出她的不滿與困惑

——那些深沉的藍與黑,就是她心情的樣子

🔍 孩子不是在亂畫

顏色,是情緒的線索 許多大人以為孩子畫畫只是玩樂,

或是「喜歡什麼顏色而已」,但實際上,孩子選擇的顏色常常透露了他們內心的狀態

心理學研究顯示,從約四歲起,孩子開始穩定地把顏色和情緒建立連結:

  • 🔴 紅色:活力、生氣、衝動
  • 🔵 藍色:悲傷、安撫、想被接住
  • 🟡 黃色:快樂、自信、希望
  • ⚫️ 黑色:封閉、防禦、情緒壓抑

研究(如 Burkitt, Thomas & Silk)指出,孩子畫「快樂的人」時,會選用亮色調

畫「悲傷的人」時,則會傾向黑色與灰色

這不是巧合,而是他們內在的情緒語彙

🎨 孩子喜歡什麼顏色,不只是喜好,更是性格地圖

研究者 Zentner 曾發現:

  • 偏好紅與黃的孩子,多半較外向活潑
  • 偏好藍與綠的孩子,則偏向內向穩重

藝術治療師 Malchiodi 也提醒我們,孩子的塗鴉不一定要「看得懂」,但顏色與筆觸常是他們非語言的情緒出口。

例如:

  • 畫得很重、反覆塗抹:可能情緒激烈或焦慮
  • 留下大片空白:可能代表不確定、怕犯錯或想藏起來

🧠 色彩會啟動大腦

不是迷信,是神經科學 神經科學研究指出,顏色會啟動大腦中與情緒調節相關的區域,像是杏仁核、前額葉皮質等。不同顏色也會影響專注力、放鬆程度與學習動機。

甚至,內向的孩子比較偏好冷色調(藍、綠),外向孩子則偏好暖色調(紅、黃)。

🌈 而畫「彩虹」或偏好多色系,往往表示內在豐富、有包容性、也具備整合情緒的能力。

📚 顏色心理速查表:

孩子畫畫時的情緒線索

  • 🔴 紅色:衝動、能量、怒氣、掌控感
  • 🟡 黃色:自信、快樂、外向、希望
  • 🟢 綠色:同理心、平靜、規律、安全
  • 🔵 藍色:焦慮、想安撫、內向、孤單
  • ⚫️ 黑色:保護、防衛、封閉、自我界線
  • ⚪️ 白色:退縮、尚未準備好表達、完美主義
  • 🟣 紫色:想像力、敏感、自我探索
  • 🟤 棕色:穩定、渴望被照顧、實際
  • 🌈 彩虹:開放、整合、多元、創造力
raw-image


👩‍👧 畫筆下的情緒日記

媽媽的角色,是觀察者

梨仔小時候偏愛黃色,代表她當時需要信心與陽光的能量

現在五歲的她說她最喜歡「彩虹」,

我覺得那是她內在長出力量的象徵——她欣賞多元,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而阿桃最近迷上藍色

這是個溫柔的顏色,也是一種「我需要被接住」的訊號

我從不限制她們要畫什麼、怎麼畫

大象可以是粉紅色,天空也可以是紫色

因為想像力,比標準答案更重要

畫畫這段時間很快就會過去

塗鴉,是孩子用來整理自己、向世界說話的方式

我會保留她們的每一張畫,也試著從中理解她們的情緒與成長

📣 孩子畫畫時,我們該做的不是糾正,而是理解

孩子不是總會用哭鬧來表達不安,有時是透過畫、有時是偏好、有時是特別愛黏你

那都是一種「我信任你」的表現,也是一種熟人效應

他們只在最親的你面前,放心把自己最原始的情緒表現出來

所以,下次當孩子拿起畫筆,請慢一點、看仔細一點

他們不是亂畫,他們正在說話

他們的語言,可能就是藍色,也可能是一張彩色的塗鴉

🎁 願我們都能看見那些沒說出口的情緒

成為孩子內心地圖裡,那個穩定、安全、有耐心的大人

陪他們勇敢,走過每一道情緒彩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學 × 育兒 × 共讀筆記庫
69會員
84內容數
桃梨媽咪|科學腦 × 媽媽心 🍐🍑 育兒要溫柔,也要有證據。 親子科學 × 雙語共讀 × 情緒教養 每週更新哦✍️
2025/07/09
孩子只在媽媽面前耍賴,是被寵壞還是太信任你? 明明教養原則一致,為什麼她在爸爸面前乖乖的,卻在你面前躺地崩潰、鬧情緒? 這篇文章帶你從腦部發展與親子關係的角度,理解孩子「選擇耍賴對象」的原因,幫你破解媽媽內耗,安心做孩子最安全的情緒基地。
Thumbnail
2025/07/09
孩子只在媽媽面前耍賴,是被寵壞還是太信任你? 明明教養原則一致,為什麼她在爸爸面前乖乖的,卻在你面前躺地崩潰、鬧情緒? 這篇文章帶你從腦部發展與親子關係的角度,理解孩子「選擇耍賴對象」的原因,幫你破解媽媽內耗,安心做孩子最安全的情緒基地。
Thumbnail
2025/07/01
💥「都幾歲了還在發脾氣?」——其實不是EQ差,也不是脾氣壞,而是從來沒人教我們怎麼處理情緒。 原來,大腦負責情緒管理的區域要到25歲才發育完成;情緒成熟,不是長大就會,而是後天練出來的能力。 如果你也曾在爆炸後懊惱、想變好卻不知從哪開始,這篇文章,寫給正在努力的大人們。
Thumbnail
2025/07/01
💥「都幾歲了還在發脾氣?」——其實不是EQ差,也不是脾氣壞,而是從來沒人教我們怎麼處理情緒。 原來,大腦負責情緒管理的區域要到25歲才發育完成;情緒成熟,不是長大就會,而是後天練出來的能力。 如果你也曾在爆炸後懊惱、想變好卻不知從哪開始,這篇文章,寫給正在努力的大人們。
Thumbnail
2025/06/27
一天三吵,兩個孩子讓我家像戰鬥陀螺大賽場,累?當然累,但我從不後悔有他們。有些兄弟姊妹長大後形同陌路,問題真的出在「天生不合」嗎?心理學告訴我們,手足感情其實是教養方式的成果。這篇文章陪你一起思考:如何建立健康的手足關係?要不要生二寶前,先看看這幾個關鍵提醒。
Thumbnail
2025/06/27
一天三吵,兩個孩子讓我家像戰鬥陀螺大賽場,累?當然累,但我從不後悔有他們。有些兄弟姊妹長大後形同陌路,問題真的出在「天生不合」嗎?心理學告訴我們,手足感情其實是教養方式的成果。這篇文章陪你一起思考:如何建立健康的手足關係?要不要生二寶前,先看看這幾個關鍵提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孩子這幾天回來分享給我他的作品. 當下看到時. 說實在得,我挺震驚得. 由畫看出孩子心思細膩到這樣的地步. 不由得需要好好跟孩子談談了. 詢問他最近的心事. 後來講蠻多的吧 他說其實很多事他看得出來, 只是不想要講,不想要讓我擔心. 大人在做什麼其實小孩子都知道, 看得出
Thumbnail
孩子這幾天回來分享給我他的作品. 當下看到時. 說實在得,我挺震驚得. 由畫看出孩子心思細膩到這樣的地步. 不由得需要好好跟孩子談談了. 詢問他最近的心事. 後來講蠻多的吧 他說其實很多事他看得出來, 只是不想要講,不想要讓我擔心. 大人在做什麼其實小孩子都知道, 看得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心理學中兩本書的內容和特點,以及適合的讀者群。兩本書分別介紹了兒童繪畫的評量方法和心理學視角,並提供了不同的觀點和應用。適合專業心理學家、兒童心理評估人員,以及對兒童心理學有興趣的家長和教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心理學中兩本書的內容和特點,以及適合的讀者群。兩本書分別介紹了兒童繪畫的評量方法和心理學視角,並提供了不同的觀點和應用。適合專業心理學家、兒童心理評估人員,以及對兒童心理學有興趣的家長和教師。
Thumbnail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Thumbnail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Thumbnail
《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一幅畫及時發現孩子需求,讓彼此內在連結更緊密》作者: 賴育立(皮皮老師) 出版社:采實文化 作為二寶媽,我每天都在努力走進孩子們的內心,而這本書給了我一把鑰匙,一把能夠打開孩子心扉的鑰匙。 一幅畫,解讀孩子的內心 每當孩子拿起畫筆,在紙上畫下那些看似隨意的線條和圖案時
Thumbnail
《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一幅畫及時發現孩子需求,讓彼此內在連結更緊密》作者: 賴育立(皮皮老師) 出版社:采實文化 作為二寶媽,我每天都在努力走進孩子們的內心,而這本書給了我一把鑰匙,一把能夠打開孩子心扉的鑰匙。 一幅畫,解讀孩子的內心 每當孩子拿起畫筆,在紙上畫下那些看似隨意的線條和圖案時
Thumbnail
對於兒童來說,繪畫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更是他們表達內心想法和情感的重要管道。通過仔細觀察孩子們的畫作,特別是他們使用的色彩種類和方式,我們可以獲得洞見他們內心世界的寶貴線索。這正是朗格色彩理論為我們提供的獨特視角。 根據朗格理論,每一種顏色都蘊含著特定的心理含義和象徵意義。比如鮮紅色通常代
Thumbnail
對於兒童來說,繪畫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更是他們表達內心想法和情感的重要管道。通過仔細觀察孩子們的畫作,特別是他們使用的色彩種類和方式,我們可以獲得洞見他們內心世界的寶貴線索。這正是朗格色彩理論為我們提供的獨特視角。 根據朗格理論,每一種顏色都蘊含著特定的心理含義和象徵意義。比如鮮紅色通常代
Thumbnail
兒童繪畫不僅僅是一種創作和娛樂活動,它還能夠反映出兒童的內心世界、情緒狀態和潛在的心理問題。 透過深入分析兒童的繪畫作品,我們可以獲得寶貴的洞見,了解他們的想法、渴望和焦慮,這有助於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支持和引導孩子的成長。 佛洛伊德作為這一領域的先驅,為兒童繪畫心理分析奠定了基礎。
Thumbnail
兒童繪畫不僅僅是一種創作和娛樂活動,它還能夠反映出兒童的內心世界、情緒狀態和潛在的心理問題。 透過深入分析兒童的繪畫作品,我們可以獲得寶貴的洞見,了解他們的想法、渴望和焦慮,這有助於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支持和引導孩子的成長。 佛洛伊德作為這一領域的先驅,為兒童繪畫心理分析奠定了基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