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有人味(溫度)耶!」
「人味」是什麼?這句話放在利用AI寫作的世界裡,不是有點矛盾嗎?
關於AI寫作這回事,我覺得有一點很有趣,我們明明是請AI幫忙寫文章,結果又要它「有人味」,那……為什麼一開始不就自己寫啊?如果你希望AI能寫出有「人味」的文章,首先,它得是個人啊!(謎之音:你在搞笑嗎?)說到這,我腦海裡浮現出一個畫面,一個淚眼汪汪、可憐兮兮的機器人,坐在地上,用哀怨的大眼睛望著我,然後委屈兮兮地說:「我明明就是AI,你們為什麼要我寫出像人類一樣的東西,嗚嗚嗚……」
……咳嗯,上面純屬惡搞,接下來,我們回到主題吧!
什麼是「AI味」?
所謂「AI味」,指的是AI撰寫出來的文章,冷冰冰、硬邦邦、沒有溫度的感覺。
那這種「沒溫度的文章」到底是怎麼來的?
這點要先從人類的寫作開始看起,一個人在寫作的時候,會自然地加入自己的用字習慣、語氣、風格,甚至標點符號的使用位置,都會透露出自己的文字或語言節奏。比如,有些人將逗號下在特定的位置(自己可能不自覺),有些人會在句子中穿插「嗯嗯」、「啊哈」、「嘿嘿」等語助詞,這些都讓文章更有個性。
而AI呢?
它很工整、很制式,會刪除它所認為不適合的文字跟文法。畢竟AI的誕生,是人類研發出來後,希望能夠為人類世界有所助益,而提升效率是其中一環。
以ChatGPT來講,它不會疲倦、不會分心、不會抱怨,請它整理、撰寫不需要夾帶感情類的文章,是非常得力的助手。但如果要它寫一篇充滿情緒,講人與人之間情感碰撞的故事或文章,它會依之前人類餵養它的資料,利用數據產出,但,這是創作者當下的情感與思緒嗎?
什麼是「人味」?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有變化的。我今天心情好,寫出來的文字就多了點活潑、開朗;今天失戀,讀起來的感受就沉甸甸的。
除非你每天都把自己的心情、思緒、煩惱、情緒、感受,全部輸入到某個資料庫,讓AI學會及把握你的情感曲線,它才可能模擬出你的語氣。但再怎麼模擬,提供變化資料的根源還是在人。
不過,話說回來,AI真的進步得很快。現在的AI,已經能從人類餵給它的海量資料中,抓出某些情緒,甚至學著「模仿」不同語氣的寫法。(它在試著寫「人味」了喔!)而像簡報文案、操作說明、規則介紹……它真的寫得又快又好,我看了簡直甘拜下風。
我目前使用ChatGPT的感想是,它真的幫我減少了很多寫作錯誤,尤其是當我腦袋打結,或是詞窮,它能夠在我提供的文章前後的脈絡,丟出幾個還不錯的詞彙,哪怕不是我想要的,但已經幫我縮短了搜尋的過程。剩下的,只要我再根據當下心情與口吻微調,就能完成。
所以我認為AI是助理(這麼講它,它應該不會生氣吧?)AI產出的內容,你要改、要刪、要重組、要調整,甚至要整段打掉重練,它不會生氣,這點比人類合作者好處太多。
AI可以協助我完成一篇文章、一本小說,或是任何形式的創作,但最後,我們還是要自己決策文章。
(這篇文章想要看ChatGPT怎麼寫的,可以看這篇「AI味」與「人味」。)
出版作品:請點博客來 粉絲專頁:請點我 YouTube:梅洛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