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購買本課程的人將獲得永久免費更新,投資是人生的漫長旅途,永遠有進步空間。
正文開始:
延續第八課「期末終值」概念,投資人建立期末終值概念之後,接續「價差交易與現金流的均衡」,這1課以3種模式說明這個觀念,而且會繼續滾動式檢討,精益求精。
投資簡單區分2種,價差交易與打造現金流,在第五課「投資四大流派」有簡介過,後續會針對四大流派進行更詳細說明。
價差交易為買賣進出,比如100元買進,120元賣出,賺20元差價,稱為價差交易。
交易時間頻率如第二課「投資時間格局與交易次數」所述,依個人能力及適性而定。
打造現金流投資則是著重每月、每季、每年的投資現金流,例如房地產出租、高股息ETF、債券、特別股等,重視有配息能力的商品,沒事的話不會隨便賣出。
那麼投資人該如何選擇?如何均衡配置?
大致上有以下3個模式:
模式1:全價差,無現金流配置。
模式2:全現金流模式
模式3:比例配置模式
模式1:全價差,無現金流
舉例:300萬本金,全押股票,30元買100張,純作價差,參考第二課「投資時間格局與交易次數」及第七課「停損管理」,投資區間設1年,停損設30%,停利設100%,這是投入前的價差交易規劃。
假設1年後,這支股票順利漲到60元,全部賣出,賺了300萬,我這1年的投資報酬率是100%,總資產為600萬元。
但這1年期間,我的現金流為0,如果我是押身家,手上沒有任何閒錢,現金流斷鏈,沒有生活費的話,就要不吃不喝撐過1年,來拚100%報酬率。
模式2:全現金流模式
舉例:300萬閒錢,全押月配息基金、高股息或債券ETF,號稱有7%的殖利率,領滿12個月可領到300萬*7%=21萬元,平均每月17500元,勉強支應最低階生活水平。
假設1年到期,原本的淨值沒有下降,那麼依據期末終值概念,此筆投資的總資產為321萬元。
每月有17500的現金流,可用於生活或其他花費,剩的錢可再投入複利。
模式3:比例配置模式
300萬閒錢,一半投入股票價差交易,一半投入月配息金融商品,那麼1年過後:
價差交易:150萬本金+150萬獲利。
月配息:150萬本金+每月8750現金流*12個月=160萬5000元。
總資產=460萬5000元。
小結:
模式1:全部ALL IN價差交易,1年後總資產600萬。
模式2:全部投入月配息商品,1年後總資產321萬元,同時每月有17500的現金流。
模式3:一半做價差,一半買月配息,1年後總資產460萬元,同時每月有8750現金流。
上面3個範例,大略說明價差交易與現金流配置的例子,投資人在資金比例的分配上,考量每月生活所需之現金流,及價差交易想投入之本金,做出整體均衡配置。
依據各種族群收入負債狀況、投資目標、年齡等均不同,綜合考量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