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不寂寞:釐清親密需求,在遇見對的人之前,先成為自己的避風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開場

你有沒有曾經在單身的時候,突然在某個瞬間,很想有人陪?

不是想戀愛,也不是想結婚,而是——

在熬夜的時候有人說「你先去睡吧」 在很累的時候有人不說話、但遞給你一杯水 或是在你懷疑自己時,有人說:「沒關係,我相信你。」

我最近就一直在思考:

如果現在沒有對象,那我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好好地被愛、被陪伴?

然後我發現,單身的時候,反而是我最誠實看見自己「親密需求」的時候。


⟡ 主體一:親密需求不是戀愛需求,而是關於「我渴望什麼樣的陪伴」

我寫了一份叫做《現在的親密需求檢視表》。

裡面第一題就問我自己——

「我現在渴望的,不是戀人,而是什麼?」

結果我寫的是:

  • 我想要一種穩定的情緒依靠
  • 想要有人可以在我崩潰的時候,陪我一起呼吸
  • 還有,我想要跟一個人,默默地並肩工作,而不是一直講話也會累

我才發現,原來我不是想「談戀愛」,我是想「被安放」


⟡ 主體二:不是不想親密,而是想要合適的節奏

接著,我開始想一件事:

如果我真的遇到一個不太像我理想型的人,但他想跟我結婚,我會答應嗎?

我的第一直覺是:「會猶豫。」

因為我知道,如果我太早為了安穩妥協,我很容易在關係裡扮演起一個「聽話但內耗」的角色。 而那個角色,就是我從小努力想逃離的。

所以,我開始列出「我在關係中最不能缺少的東西」——

像是:

  • 對話的邏輯感
  • 性的節奏合得來
  • 尊重獨處時間
  • 願意陪我調整價值觀,而不是強壓我變成某種模樣

因為我知道,這些東西,一旦沒有,我的靈魂就會慢慢收起來。


⟡ 主體三:現在,我選擇不急著尋找人,而是先陪自己回家

這段時間,我還沒遇到對的人。

但我開始更清楚地知道:我不會再因為「有人來了」就急著走進關係。

我會問自己三個問題:

  1. 跟這個人在一起,我的身體是放鬆的嗎?
  2. 我可以安心說出「我不想講話」嗎?
  3. 他有能力陪我一起成長,而不是逃避我的真實面貌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慢慢靠近。

如果不是,那我就轉身,繼續回到自己這裡。


⟡ 結尾:邀請觀眾自我探索 + 提問互動

所以今天這支影片,不是要談戀愛秘訣。


而是想跟你一起想一個問題:


「如果妳不再為了被愛而討好,會選擇怎樣的親密關係?」


「當妳一個人時,最渴望的是哪一種被懂得?」


如果你也想知道答案,可以跟我一樣寫下自己的《親密需求檢視表》。

也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答案是什麼。

讓我們一起練習,在還沒遇到對的人之前,先好好成為自己的避風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希望與療癒之路
19.1K會員
563內容數
只是個日記~自我介紹 3/5 投射者 情緒權威 一分人 人類圖三階 20201108結業 希塔療癒 ThetaHealing®國際認證療癒師 深度挖掘課程/進階DNA課程/基礎DNA課程 20201101結業
希望與療癒之路的其他內容
2025/08/07
當代人生活緊湊,壓力、焦慮、失眠成為普遍現象。近年來,「478呼吸法」成為眾多身心療癒與自我調節技巧中的一顆閃亮之星。本文將帶你完整認識478呼吸法的起源、科學好處、適合的練習環境,以及它對失眠、焦慮、靜心、憂鬱等身心議題的深層助益,最後分享如何將這個簡單的呼吸練習納入日常,成為自我療癒與自我修
2025/08/07
當代人生活緊湊,壓力、焦慮、失眠成為普遍現象。近年來,「478呼吸法」成為眾多身心療癒與自我調節技巧中的一顆閃亮之星。本文將帶你完整認識478呼吸法的起源、科學好處、適合的練習環境,以及它對失眠、焦慮、靜心、憂鬱等身心議題的深層助益,最後分享如何將這個簡單的呼吸練習納入日常,成為自我療癒與自我修
2025/08/04
在人生的某些階段,我們或許都曾經歷過: 為了公平和正義挺身而出,卻一次次在衝突中受傷; 想用盡全力改變環境,最終只能無力地退場; 敏感地感受每個人的情緒波動,卻找不到真正的安全感。 這種循環不僅消耗我們的身體,也讓內心長期陷入緊繃。 其實,《道德經》早在千年前,就已經給出了另一條路——
2025/08/04
在人生的某些階段,我們或許都曾經歷過: 為了公平和正義挺身而出,卻一次次在衝突中受傷; 想用盡全力改變環境,最終只能無力地退場; 敏感地感受每個人的情緒波動,卻找不到真正的安全感。 這種循環不僅消耗我們的身體,也讓內心長期陷入緊繃。 其實,《道德經》早在千年前,就已經給出了另一條路——
2025/07/30
前言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並不覺得自己有明顯創傷,卻時常感到內心有一種「苦澀」的重量。這種感覺不只是悲傷,而像是一股深層的沉重,會對自己或身邊人造成一種無形的壓力。若你是那種情緒內聚、敏感、但不容易表達傷口的性格,這篇文章就是為你準備的。 一、辨識這種「苦澀感」來自哪裡 它並非短期情緒,而是累
2025/07/30
前言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並不覺得自己有明顯創傷,卻時常感到內心有一種「苦澀」的重量。這種感覺不只是悲傷,而像是一股深層的沉重,會對自己或身邊人造成一種無形的壓力。若你是那種情緒內聚、敏感、但不容易表達傷口的性格,這篇文章就是為你準備的。 一、辨識這種「苦澀感」來自哪裡 它並非短期情緒,而是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愛情中遭遇挫折可能會引發單身焦慮,讓人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本文深入探討這些心理問題及其根源,並提供切實有效的方法來克服這些障礙。透過閱讀、自我提升及擴大交友圈,重新建立信心與吸引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版本,最終走上吸引理想對象的道路。愛情不應該是壓力來源,而是一段美好的旅程。
Thumbnail
在愛情中遭遇挫折可能會引發單身焦慮,讓人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本文深入探討這些心理問題及其根源,並提供切實有效的方法來克服這些障礙。透過閱讀、自我提升及擴大交友圈,重新建立信心與吸引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版本,最終走上吸引理想對象的道路。愛情不應該是壓力來源,而是一段美好的旅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失戀後的自我療癒心路歷程的文章。作者分享了她離開感情關係後所經歷的負面情緒,以及從失望和恐慌中尋找方法來自我療癒的過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失戀後的自我療癒心路歷程的文章。作者分享了她離開感情關係後所經歷的負面情緒,以及從失望和恐慌中尋找方法來自我療癒的過程。
Thumbnail
本文內容深入分析了對孤獨的誤解以及實際解構這些誤解的方法,從心理學角度提供了五種基本的心理需求,並分享了個人對孤獨的看法和應對策略。
Thumbnail
本文內容深入分析了對孤獨的誤解以及實際解構這些誤解的方法,從心理學角度提供了五種基本的心理需求,並分享了個人對孤獨的看法和應對策略。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尋找合適的伴侶並不容易,特別是對於有孩子的單親媽媽。透過本文,分享了對於愛情的渴望和對於生活的現況,呼籲能夠找到合適的伴侶。誠摯的表達了對於未來的期待和尋找伴侶的困難。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尋找合適的伴侶並不容易,特別是對於有孩子的單親媽媽。透過本文,分享了對於愛情的渴望和對於生活的現況,呼籲能夠找到合適的伴侶。誠摯的表達了對於未來的期待和尋找伴侶的困難。
Thumbnail
我同意,「逃離」是沒錯,不過不一定是厭惡自己,可以逃避許多本來自己該做的事情。有了愛情,等於同時有一個伴侶,對方可以幫自己完成,或是對方做到了,等於自己也完成了;也可以2個人一起做,不至於只有自己一個人時的孤單。   而且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可以不用注意自己的種種,如:對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滿意或
Thumbnail
我同意,「逃離」是沒錯,不過不一定是厭惡自己,可以逃避許多本來自己該做的事情。有了愛情,等於同時有一個伴侶,對方可以幫自己完成,或是對方做到了,等於自己也完成了;也可以2個人一起做,不至於只有自己一個人時的孤單。   而且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可以不用注意自己的種種,如:對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滿意或
Thumbnail
婚禮上以「你完整了我的生命」作為愛語?種種貶抑,讓人不禁想高呼:「單身就真的那麼糟嗎?」 單身被貼上負面標籤,或許因為它總跟「寂寞」有所牽扯。然而綜觀歷史,儘管寂寞確實會引發痛苦,但過去當人們感到寂寞時,他們決定進入人群,而不是設法與他人建立婚戀關係。寂寞和愛情的連結,其實是相當近代的產物。
Thumbnail
婚禮上以「你完整了我的生命」作為愛語?種種貶抑,讓人不禁想高呼:「單身就真的那麼糟嗎?」 單身被貼上負面標籤,或許因為它總跟「寂寞」有所牽扯。然而綜觀歷史,儘管寂寞確實會引發痛苦,但過去當人們感到寂寞時,他們決定進入人群,而不是設法與他人建立婚戀關係。寂寞和愛情的連結,其實是相當近代的產物。
Thumbnail
一本即便你已經有穩定另一半的人也可以閱讀的書,這篇主要是想來說說我照著書進行實驗的心得,你沒看錯,就是實驗,我很喜歡看完關係類書籍就來實驗xd人際關係類書籍就是解決煩惱的書。
Thumbnail
一本即便你已經有穩定另一半的人也可以閱讀的書,這篇主要是想來說說我照著書進行實驗的心得,你沒看錯,就是實驗,我很喜歡看完關係類書籍就來實驗xd人際關係類書籍就是解決煩惱的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