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12/31起,陸續在方格子這個創作園地發垃不少的讀書心得,因為數量太多,所以我就分門別類地整理如下:
書名:《解愛》- 重返莊子與詩歌經典,在愛裡獲得重生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蔡璧名所寫的「解愛」這本書,乃結合「詩經」、「莊子思想」、「古詩詞」、「現代詩」等各種文學作品,引經據典且參酌她個人生命豐富經歷,娓娓道來她的愛情觀,而她的最好試煉場,就是台大歷年來那數以千計的年輕學生們,在書中大量列舉這些正值愛情至上的學子們面對愛情間的各種問題,一問一答間也饒富趣味及深思生命哲學。
https://vocus.cc/article/63b0227cfd89780001cee0f2
書名:《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追憶逝水空間》
文字中,充份表現出作者心中對青春似有幻影,但又無奈落寞。17歲少女內心的情懷,有點最深處的秘境。一個人生旅程中該充滿天馬行空的年紀,有不確定的自我認同迷失,既懵懂、有傻勁、愛發夢、急著想長大裝大人、發愁……。
https://vocus.cc/article/63b157a7fd89780001d7dbdf
書名:《有情人間 不遺忘的溫柔書寫》
宋文慧老師的「有情人間」這本書告訴我們,世間不過是個有情的手勢」。她說:「回憶像微塵慢慢飄落」。感性的人想著回憶,拾掇而起,心再次怦然跳動。而閱讀讓自己回歸本心,與自己對話,真誠地照見自己。我讀這本書,感受著她想要表達人間有情,跫音響起,放下紛擾喧譁滯礙,窺見清幽明淨的所在。
https://vocus.cc/article/63b23db7fd89780001de4de3
書名:「唐宋詞的感情世界」 上、下冊
人世間沒有完美,總有殘缺,令人頓感悵落。談情說愛,酸甜苦辣,愛恨情仇始終是人世界無法迴避課程。名利得失,壯士未酬,小人與大宇宙間生命呼應,自唐宋以來就跌宕起落。
https://vocus.cc/article/63c259bdfd897800012d90ad
書名:《讀懂一本書》
可以利用自已已有的知識反芻,多向思維之內涵包括「事實」、「邏輯」、「批判」。換言之,讀一本書時可以想想作者核心概念是什麼?作者之論點「對嗎」?( 有沒有根據?有沒有道理?有什麼缺乏性?內容是否發散? 例如當您讀到一本書,書中所提的知識是我們不熟悉或不懂的,不可以先照章全收,去求證,多看正反意見等等….)
https://vocus.cc/article/63c7f1b7fd8978000137c4d3
書名:《以脆弱冶金》
本書中收錄楊佳嫻評論的43篇文章,大部份為新詩,但也有幾個是我比較熟悉的作家,像是張愛鈴、金庸。據本書說:有好多新銳作家都找她為新書作序。楊佳嫻說:她在少寫詩的這幾年間,似乎為趨緩趨靜,實為她背靠的牆突然擊破,露出多年前埋的黑貓-- 怎跑到愛倫坡的房間裡去了呢?不是的!從牆洞看出去,灰色晞溜溜的大風,捲起無數廢物與棄物。某些時刻,以為也將捲入成為廢物與棄物。然而,這些字,這些書,還是接住了楊佳嫻。
https://vocus.cc/article/683b13d9fd897800014d0d23
書名[天光雲彩共徘徊]
歐麗娟老師在這本書的序文中提到:古典文學看似與現在人生活無什麼關聯,也不能助人飛黃騰達,但是她堅決認為並非如此,世界文明之國家們都在強調文學教養,故能傳承也能談文說藝之風氣,當詩歌文學能進入人之內在後,會令人由內向外煥發出恢宏優雅之氣質。人心若沒有得到滿足,心靈是彷徨的、空虛的,而古人之智慧,人類之痛苦先人都已經歷過,藉文傳詠,我們都能慰藉疏理。
https://vocus.cc/article/6814338afd89780001d955d9
閱讀心得:林夕《給生命撐起一葉舟》
談生活的態度,在生命中的雜想,
如果人生像大海,生命像扁舟,那麼季們在人生之旅裡如何撐起這扁舟呢?」
「撐」代表著要探底,要支持著,也許必要時需頂著。在逆境時,更要撐著。林夕說:「生存只是活著」;活著是什麼呢?活著就是呼吸著,至少餓不死! 至於怎麼活著?就是過怎樣的生活! 「怎樣的」牽涉到有沒有能力去選擇?還是被選擇、被迫的因應呢?
https://vocus.cc/article/66fe1ca2fd89780001402fda
閱讀摘要: 【書名】嫉妒所未知的空白
悵然若失後想起了纏綿悱惻。我怎麼老是一直想著另一個女人馬上取代了我的位置。我無時無刻地聽見、我似乎望見那個女人,那情景肉慾滿溢、這過程會是高潮不斷。彷彿那些性愛本領一流、這個傲慢狂妄的女人啊,怎對著我耀武揚威?
https://vocus.cc/article/662b9838fd8978000118b529
閱讀心得:【書名】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這本書引申出作者分析台灣、美國兩個區域,在不同文化下,因思維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比較嚴肅的課題是比較二地間不同的教養思維,產生不同的教育模式。而作者簡媜在比較之下,讚揚美國模式,批評台灣的小學教育方式! 她的觀察是美國小學的教育模式是鼓勵在這階段多閱讀多思考而非出很多功課;多鼓勵小朋友給小朋友更多榮譽而非以分數來評估排名高低。在小學階段就開始把孩子們往全人養成方式舖路,小學生也有研討會,讓小朋友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
https://vocus.cc/article/662b9b63fd8978000118d754
書名:《四月裂帛-寫給幻滅》
也許不可執著的萬有,讓虛空遍滿琉璃珍珠。 就像你我, 苦都是自嚐,不曾相濡以沬。似近但又遙遠,既不知彼此之苦,遂不敢有所等待,就算幾次想要相忘於世,但總在山窮水盡之處又悄於相會,是一種不捨。
https://vocus.cc/article/661a223dfd897800017676fc
閱讀心得:【書名】:沒口之河
這本書談什麼? 談的是環境正義、原住民轉型正義、生態保育、文化傳承 等等,諸多要素匯聚在沒口河這裡。這些要素就如同沒口河的命運一樣被阻斷了,曾經被隱沒於地下,透過這些年來的原住民們、環保人士們的努力宣導下,終於浮出地表之上被重視被討論。
https://vocus.cc/article/66113432fd89780001fe46c1
閱讀心得:書名「我為你灑下月光」
「沈從文說: 美麗總是愁人的」,於是擁有了它,有了愁,也共有了負擔。是的! 承受吧?或許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當就承受了甜蜜與苦澀。書信,在本書中傳遞愛訊的線引,留著的物件,是有情的,也是無情的,是有意義的,也是無意義的,系乎一念之間!
https://vocus.cc/article/65f65f94fd897800017911e7
【書名】:年記-1969 流動的夢境
生命就一條長河,河上載著我們的個人記憶、或者共同悸動,有歡樂、有悲傷、或哭或笑、或莫名激動。更甚者,不知不覺就參與了巨輪般的結構轉變,再回首也許麻痺,也許有感,也許盪漾不已。這本書就借用老報紙,翻翻這些舊照片,領著大家穿越時代的入場卷濃縮了時間,彷彿是舊時代另類臉書(Facebook)般,見證了美好時代的文創產業好實力。
您若曾參與1969年這回憶,恐怕會激起陣陣漣漪;如果沒有這記憶,就把它當成不可思議的畫面。
https://vocus.cc/article/6447bfc4fd897800017473aa
閱讀心得 l【書名】:偽魚販指南
不要問我喜不喜歡賣魚? 我的人生決定了我的命運。賣魚郎就是我的身份,我要撐起一個家,沒有選擇性。我的人生彷彿是那條在砧板上那麼垂死的魚兒。
人生處處是競爭,君不見升學會考場內要拚的你死我活,白領階級在職場內也要拚的你死我活,只是表面上假惺惺地戴上面具演著溫良恭儉讓。在魚市場裡大剌剌地拍賣著魚貨,也就是硬碰硬地競標,就算老子我拿不到這批貨,也要你付出高昂代價,傷你半條命我也爽。
https://vocus.cc/article/6439539cfd89780001619377
閱讀心得 l 【書名】:天上有顆孤獨星,照亮世人獨行時
《我思索著她這幾句話:孤獨若如她所言不是「隱居者」,那麼就與我們形影不離,既然大家都會碰上,不如試著習慣與它和平共處,爾而享受那股孤獨。》
她又說孤獨往往是「在人群最喧鬧時驀然掩至」。個人解讀她這一句話,突然而來失望性、或者來自瞬間痛點被虐,這是不是一種人類享受內心深淵的反差剌激?
https://vocus.cc/article/63fb55bafd89780001e59d4f
閱讀心得:書名《當往事都成為美麗》
生命中有諸多顛倒癡迷,於層層剝開後,若深入本質,認清後發現,那人曾在燈火欄柵處。每個人都曾年輕,回頭看,是落葉還是情絲?是寫實還是幻景?片段記憶盡可追憶,追憶那似水年華。若頓悟,也曾以禪語論。正所謂「相遇太美,擦肩而過;回眸再望,都為緣」。人生起迭,盡是珍惜。
https://vocus.cc/article/68bbf13dfd89780001547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