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境七章(二之一)坐禪之義,心境之源。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六祖惠能曾言:「何名坐禪?此法門中,一切無礙,外於一切境界上念不起為坐,見本性不亂為禪。」

翻成白話文如下 :

六祖惠能說過:「什麼叫做坐禪呢?在這個法門裡,心不受任何事物所妨礙,面對外在的一切境界不生起執著與妄念,這就叫做『坐』。能夠看見自己的本性而不被擾亂,這就叫做『禪』。」

坐,不是僅僅形體端坐;禪,也非只是閉眼靜思。

raw-image
raw-image

它是對外境不起執著之心,任風吹動荷葉、雲影掠過山巒,內心卻如湖水般不生波瀾。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外離相,是禪的門徑;內不亂,是定的根本。如此,坐禪不再是靜坐的形象,而是隨處隨時的安住。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本篇中的圖像,是根據作者原創文字,對Windows Bing Image Creator AI生成圖案器下指令,以照相寫實主義風格搭配,共生成43張圖像,再繼續往下欣賞圖文前,推薦邊看圖文邊聆賞這曲佛教音樂欣賞~純音樂 02 好聽的音樂,靜心,放鬆,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8G3rlcRybc

禪與靜思,禪與修行

在山水之間,青翠的樹影與映水的蓮花相互輝映。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正如修行者在紅塵境界中不為塵擾;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荷葉承露珠而不溢,猶如行者心中安然承接萬事而不失衡。

raw-image
raw-image

靜思,不是逃避人世,而是在一呼一吸之間,看見念頭生滅的軌跡。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修行,不是苦守一方蒲團,而是在行、住、坐、臥之間,觀自在、照見心性。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山水流轉告訴我們,世事本無常;彩雲舒卷啟示我們,境界自來去。修行者學會的是,在萬變中守住那不變的一點——本心清明。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禪定與人生:漸悟與頓悟

漸悟如山水遠行,一步步踏過石橋、渡過清溪,方知峰頂之景;

raw-image
raw-image

頓悟如雲開月現,剎那間大地清朗、萬物顯露本來之面目。兩者看似不同,實則同歸一處,皆是由心而得。

raw-image
raw-image

當一個人外離相,不為繁華所惑;內不亂,不為風雨所驚,那便是在行禪、在坐禪、在定中。

raw-image
raw-image

人生如荷塘,春有嫩葉初展,夏有蓮花盛放,秋有殘荷枯香,冬有冰封靜水。無論四季如何流轉,若能安住當下,便是慧能所示之「一切無礙」。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註)

一、本文中引用的影片是佛教音樂欣賞~純音樂 02 好聽的音樂,靜心,放鬆,影片引用自佛教慧燈 Youtube頻道,版權歸屬於相關所屬音樂製作公司,本文引用純粹為推薦好音樂,無任何商業利益考量運用。

三、本篇中的圖像,是根據作者原創文字,對Windows Bing Image Creator AI生成圖案器下指令,以照相寫實主義風格搭配,共生成43張圖像,本文圖文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非商業使用,歡迎載明圖文出處與作者名稱後轉載,如需移作商業使用,請與本人連繫合作未經本人書面同意,不得任意下載、轉載、分享、塗改,盜用必究,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煙跟你聊聊
178會員
822內容數
透過跟你聊聊的方式,聊電影、聊戲劇、聊音樂、聊教育、聊網路觀察、聊小說、圖文與音樂劇場創作、聊藝術、聊愛情,藉由分享觀看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持續保持對各國民族、歷史、文化、語言、宗教、信仰、音樂、舞蹈與戲劇創作的開闊視野與敏銳度,並與世界各地讀者交流,豐富深刻彼此的生命意涵。
輕煙跟你聊聊的其他內容
2025/08/18
禪定心不亂,靜坐隨處安,青翠水映蓮,污泥塵不染。僧坐水中央,鶴在彩雲間,悠悠人間轉,世事空如棋。 僧在懸崖邊,荷花湖畔綻,葉落自飄零,相看兩空寂。僧心不執著,任風吹荷葉,雲影掠山巒,湖水生波瀾。 靜思呼吸間,念頭生滅跡,修行坐臥中,心性觀自在。
Thumbnail
2025/08/18
禪定心不亂,靜坐隨處安,青翠水映蓮,污泥塵不染。僧坐水中央,鶴在彩雲間,悠悠人間轉,世事空如棋。 僧在懸崖邊,荷花湖畔綻,葉落自飄零,相看兩空寂。僧心不執著,任風吹荷葉,雲影掠山巒,湖水生波瀾。 靜思呼吸間,念頭生滅跡,修行坐臥中,心性觀自在。
Thumbnail
2025/08/18
水映青蓮靜,雲開明月寬。世間如夢過,心住處皆安。荷落波聲淨,雲歸晚照閒。一心無所著,萬境自清安。 僧坐荷邊水,雲開月滿灣。世間皆似夢,心靜處常安。彩雲山影遠,荷映水波閒。一念塵中淨,無心處自安。 波動雲還靜,山深月自閒。世情隨水去,心若止流間。
Thumbnail
2025/08/18
水映青蓮靜,雲開明月寬。世間如夢過,心住處皆安。荷落波聲淨,雲歸晚照閒。一心無所著,萬境自清安。 僧坐荷邊水,雲開月滿灣。世間皆似夢,心靜處常安。彩雲山影遠,荷映水波閒。一念塵中淨,無心處自安。 波動雲還靜,山深月自閒。世情隨水去,心若止流間。
Thumbnail
2025/08/18
這篇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最近兩年中國風盛行下的創作《鴛鴦戲》,由家浚作詞,家浚和樂金震作曲,黃齡演唱,於2023年8月4日以單曲形式發行,黃齡 - 鴛鴦戲『待到春來又雪滿樓 不負天長不負地久』【動態歌詞】,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pGBWyqR6lc
Thumbnail
2025/08/18
這篇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最近兩年中國風盛行下的創作《鴛鴦戲》,由家浚作詞,家浚和樂金震作曲,黃齡演唱,於2023年8月4日以單曲形式發行,黃齡 - 鴛鴦戲『待到春來又雪滿樓 不負天長不負地久』【動態歌詞】,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pGBWyqR6lc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禪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這首詩深刻表達了禪宗關於覺性本質和解脫道的教導。 它強調放棄執著、成見和二元思維的重要性,以便體驗超越一切形式和區別的現實的真實本質。
Thumbnail
禪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這首詩深刻表達了禪宗關於覺性本質和解脫道的教導。 它強調放棄執著、成見和二元思維的重要性,以便體驗超越一切形式和區別的現實的真實本質。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有關禪修對世俗生活的好處、禪修在科學上的作用,以及一些建立理性或感性認知的可能方法。文章還會討論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關於禪修的問題,以及禪修對解決情緒問題和壓力的重要意義。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有關禪修對世俗生活的好處、禪修在科學上的作用,以及一些建立理性或感性認知的可能方法。文章還會討論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關於禪修的問題,以及禪修對解決情緒問題和壓力的重要意義。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巴利聖典提到五種出離,即出家、初禪、涅槃、觀智及一切善法。
Thumbnail
巴利聖典提到五種出離,即出家、初禪、涅槃、觀智及一切善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