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殺買、上漲賣」、「不管對或錯都預告在前」、「畫線給大盤走」、「我早就預告在前⋯⋯通通如我所料」、「連續 X 天大漲....會員們已經大賺 X%」、「會員權益才知道的飆股⋯⋯」—— 這些話,你是不是也在股市群組或Youtube裡聽過?今天就帶你拆解這些最常見的投顧話術,背後到底藏了什麼陷阱。
一、下殺買、上漲賣
在投資市場上,你可能常聽到一句話:「下殺買,上漲賣。」這句話看似合理,甚至符合許多投資人的直覺,但它卻常被投顧當作口號來吸引眼球。仔細拆解後,你會發現這句話其實更像是一種「心理話術」,而非真正的投資策略。
(一)拆解這句口號
- 表面上正確,實際上空洞
下跌時買進、上漲時賣出,這在邏輯上看似完美。但問題是:什麼時候算「下殺」?什麼時候算「上漲」? 都得事後檢視才知道,若要事後檢視才知道,又何必投顧隨意鼓吹呢? - 話術的模糊性
如果股票跌了,投顧會說:「這就是下殺,應該進場!」;如果股票繼續跌,他會再說:「這次才是真的下殺!」;永遠有解釋的空間,話術就不會錯。
(二)心理分析
- 迎合貪婪與恐懼
投資人天生害怕錯過機會,跌時想「撿便宜」,漲時怕「賺不到」;這句口號剛好同時滿足這兩種心理,讓人覺得「聽話就能避免錯過」。 - 降低思考成本
投資本來需要研究基本面、技術面、資金面,但這過程很複雜。投顧把一切濃縮成八個字,讓人以為投資「其實很簡單」,不必思考太多。尤其觀念好懂,讓你更容易相信他接下去所掰似是而非的邏輯,真真假假藏在裡面,讓人無從判斷真偽。 - 強化依賴感
當投資人照做卻失敗,投顧可以說:「是你沒跟對時機。」,責任轉嫁到投資人身上,投顧則保持「專業形象」;這時候茫然毫無頭緒的投資人更容易覺得「還是要跟著老師,才不會錯過」。
⚠️ 為什麼要小心這種口號?
它看似提供「投資智慧」,實際卻只是一種「話術」,因為並沒有一個可靠的判斷依據,就好像說「票多的贏,票少的輸」是一樣的。其真正的問題在於:投資的買賣點,需要根據明確的分析和紀律,而不是一句日後才能簡式的口號就能解決。投顧利用這種模糊的話語,製造「專業」的假象,最終目的是引導你付費加入會員。
二、不管對或錯都預告在前面
乍聽之下,這句話好像很有肩膀,代表他敢於承擔風險、事先揭露判斷,讓投資人覺得「這個老師很誠實」。但若我們仔細拆解,會發現這其實是一種巧妙的心理操弄。
(一)拆解這句口號
- 「預告」帶來的假象
敢預告的人,好像比只會事後分析的人更專業,讓人覺得他對市場非常有自信才敢做出預告;而且只要「有講過」,就等於事先交代過,事後錯了也能推說「市場難測」。 - 兩手準備的話術
對的時候,拿出來大肆宣傳,「果然被我說中」;錯的時候,淡化處理,或直接忽略,沒有太關注的投資人也不會一一檢驗,對於剛加入的投資人更是能夠唬得團團轉。
這種模式等於是「只放大對的、隱藏錯的」,長期下來自然讓人誤以為命中率很高。 - 誘導式的「選擇性記憶」
投顧話術設計的核心,就是利用人性只記得「對的部分」,他們刻意混合正確與錯誤的預測,因為大部分觀眾會自然忽略錯誤,只記住讓自己心安的「老師早就說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