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我覺得這也算是一種"智商稅"吧
剛進股市的時候我也是從 FB 看一堆 KOL 感覺多猛多猛, 每天看那些 KOL 自己的股票在漲的時候就一直吹, 被邀請上理財節目繼續吹, "你看 XX 我早就分析了, 在幾月幾號我就講了, 我一個月多少錢的訂閱專欄有更詳細的分析". 一開始覺得一定是我太菜才不能像他們一樣, 起漲點就買了, 崩了卻早就賣了, 下面大家都留言好厲害謝謝老師. 後來才想通自己掉入這種製造 FOMO 情緒的陷阱. 畢竟沒有情緒哪來的衝動消費、去訂購他們的付費專欄?
自己看咪大的文章一年了, 真心覺得獲益良多, 不是因為跟著買了三君子賺了多少錢, 是我終於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操作有一套邏輯, 也開始寫自己的交易日誌, 會去計算盈虧比和設定停損價. 然後我才比較有能力去過濾那些 "財經氣氛 KOL" 的粉專, 那些會影響情緒的和整天只有上漲會出來吹的, 全部停止追蹤. 自己的心情也平靜很多, 才能靜下心來思考如何交易.
他們賺不到我的錢, 但是永遠都會有新的一批韭菜如同當時的我一樣進去訂閱. 很殘酷, 但現實就是如此. 賺這些新鮮韭菜的智商稅才是他們的本業.
希望咪大不要被這些人影響, 繼續支持咪大的創作!